趙長明
摘要:近年來區塊鏈技術掀起了一波發展浪潮,在金融領域的應用和普及推廣也成為大家熱議的話題。金融服務是區塊鏈技術的應用領域,合理將區塊鏈技術應用于金融行業預計可以很大程度上解決支付、資產管理、證券等多個細分領域的痛點問題。文章聚焦于區塊鏈金融,針對其發展特點分析其發展的風險和實際問題,并基于此,為未來的發展提出建議。
關鍵詞:區塊鏈金融;風險;監管
區塊鏈技術在近年來掀起了一波波的發展浪潮,在金融領域的應用和普及推廣也成為大家熱議的話題。作為一種分布式賬本數據庫,區塊鏈具有諸多優勢,如可信性、去中心化、可信性、匿名性、不可修改性等,也因此在業界具有廣泛的發展前景,其中金融便是其重要的技術應用領域。
本文試從區塊鏈技術本身和金融領域的發展作為切入點,分析其發展現狀,并就此剖析其本身發展存在的問題,進一步提出解決措施和建議。
一、區塊鏈金融的發展現狀
區塊鏈技術是由多方共同記錄和維護的一個分布式數據庫,它通過哈希索引形成一種鏈狀結構,具有高度的可信性和不可更改性,技術涉及數學、計算機學、密碼學等諸多學科領域。近年來,區塊鏈技術興起引發了一場新型的技術探討,未來有望廣泛應用于金融、物流供應、數字貨幣、公共服務等領域,在世界范圍內掀起了一波波浪潮,但因其高風險和不確定性也經歷了幾次起落,受到了一些國家官方的嚴格管控和限制。
區塊鏈的發展歷程已經由來已久,它最初起源于比特幣,是比特幣的重要支撐技術,2008年11月,最初的研究比特幣文獻《比特幣: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發表,自此掀起第一波技術浪潮,這篇文章介紹了基于區塊鏈等諸多技術的電子現金系統理念,也標志著比特幣的誕生。2009年年初第一個序號為“0”的創世區塊誕生,繼而又了誕生的新的區塊,組成了區塊鏈,標志著區塊鏈的誕生。作為一種分布式數據儲存數據庫,區塊鏈技術具有加密算法和點對點傳輸的特點,使得它在誕生之初便具有顯著優勢,它的“去中心化”使得技術本身具有高度的可信度、匿名性。這些都促進了區塊鏈技術的普及和推廣。
區塊鏈金融是區塊鏈技術在金融領域的應用,從狹義來看,區塊鏈金融特指區塊鏈技術對于國際匯兌、證券交易、金融中介等細分金融領域的技術應用;從廣義來看,區塊鏈金融容納了諸多與經濟金融生活密切相關的領域,其中最為大家廣泛關注的便是數字貨幣。以數字貨幣為例,主流貨幣仍然是大家熟悉的比特幣,但是其他數字貨幣也在近年來不斷涌現;數字貨幣除了貨幣的本身應用之外,還有其諸多衍生功能,如以太坊等底層應用開發平臺。區塊鏈金融目前在技術和應用方面由于其技術的不確定性和高風險仍然沒有得到廣泛的使用和普及,技術周期仍然處于早期的研發和試水階段。以保險行業為例,區塊鏈技術在保險企業對于聯盟意義如何定義和劃分方面存在著發展阻礙;與此同時,區塊鏈技術成本高、風險大且難以被宏觀監管,因此在金融行業鋪展開來存在著較大的障礙。
我國在區塊鏈迅速發展的情況下,也在積極推動區塊鏈金融的研究、標準制定和產業發展。2015年12月,工信部發布了《中國區塊鏈技術和應用發展白皮書》,總結了區塊鏈國內外發展的現狀和趨勢,是一部關于區塊鏈技術發展總領性的文件;2016年12月,區塊鏈被寫入我國的“十三五”規劃;2017年5月,工信部發布了《區塊鏈參考框架》為行業發展提供了政策指導;2019年1月10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布《區塊鏈信息服務管理規定》,自2019年2月15日起施行。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它在金融領域方面,它對于減少機構間對賬成本及爭議解決的成本具有廣泛前景,有助于提高支付業務的處理效率;同時,區塊鏈技術也可以使金融機構能更好處理以往因成本過高而被視為不現實的小額跨境支付,有助于實現普惠金融。
二、區塊鏈金融發展存在的問題
區塊鏈行業如今正處于從1.0向2.0的過渡階段,在1.0發展階段中,區塊鏈技術仍處于探索階段,大型的金融應用尚未出現,技術處于摸索期;在2.0發展階段中,區塊鏈技術將超越技術本身為金融行業和市場主體帶來巨大變革,也有望出現顛覆性的業務和企業,新型“加密數字貨幣+智能合約”的模式下將推動區塊鏈在股票、抵押、財產等方面的廣泛應用。
(一)區塊鏈技術帶來的風險和挑戰
1. 應用風險
任何一項新技術的出現都會對社會各個維度帶來沖擊和變革,因此對待新的技術官方往往采取相對保守謹慎的宏觀審慎原則,盡管一些承認數字貨幣的國家和地區已經楚天了相關的監管政策和標準,但是具體的監管效果仍然具有不確定性。同時,金融行業也具有高風險的特點,市場主體參差不齊,其中不乏投機套利者,將區塊鏈技術應用于金融領域的同時勢必會帶來新的風險。
2. 經濟風險
近年來,許多國家和地區收緊對區塊鏈技術的推廣大多是考慮了區塊鏈帶來了實際上的經濟波動,如傳銷幣等經濟金融欺詐行為屢屢發生。但與此同時,對于區塊鏈的監管相對較為滯后,并沒有具體的實施經驗,大多停留在宏觀框架之上,很難及時有效對市場操縱、非法集資、虛擬貨幣洗錢等進行監管。同時,很多投資者缺乏理性的認識很容易在數字貨幣交易方面產生群體性的經濟不良事件。
3. 技術風險
在技術層面,區塊鏈本身也是一把“雙刃劍”。區塊鏈自身仍然在技術方面具有區塊截流、51%供給等實現風險,同時,在交易時被盜取密鑰的風險仍存在。盡管具有去中心化的特點,但是這并不能從根本上克服技術設置的不誠信問題。其具有發展前景的“智能合約”也需要克服與現有法律系統的對接和協調問題,才能獲得正式的合法性地位。
(二)區塊鏈面臨的問題
1. 監管盲區,與中央宏觀調控存在沖突
區塊鏈技術部依賴于第三方管理機構,通過分布式的核算和存儲實現自身的信息驗證和傳遞管理。但中央銀行在需要在中心化的集中管理之下進行賬戶安排和業務部署,這和區塊鏈的去中心化特性相沖突。因此,一旦區塊鏈技術應用于傳統的支付系統,很難實現有效的監管從而形成監管的盲區。
2. 成本高昂,且性能空間有限
在區塊鏈金融的技術推廣中,目前覺得交易行為只能通過排隊進行序列處理,所有交易結果和支付記錄都要同步到全網節點,嚴重影響了系統處理性能,與此同時,隨著交易次數的增加,節點的不斷增加,數據的同步和驗證都會增加處理的時間成本和金融成本,因此會很大程度上限制技術的性能空間的發揮。
3. 安全性低,不確定性強,不可逆防護
區塊鏈仍處于早期階段,技術并未進入成熟期,在安全方面可能存在未知漏洞,加劇了技術應用的不確定性;與傳統技術相比,區塊鏈無法進行人工的撤銷和取消等安全補救措施,在防護上具有不可逆性。更重要的是,國際對于區塊鏈并沒有具有法律效力的統一認可的標準體系,區塊鏈普遍采用國際通用的密碼算法、虛擬機、智能合約等核心構件,這些構件并非完全自主可控,增加了受攻擊的風險。
除了以上所述的硬性技術問題和風險,公眾對于區塊鏈金融技術也存在諸多認識的盲區和誤解,分化成“過度期望”和“一概否定”的不同代表群體,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和推廣。一方面,區塊鏈技術并非是萬能的,它的應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其他技術的發展,如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技術儲存等,因此這些技術的發展榮衰也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區塊鏈技術的發展前景;另一方面,區塊鏈技術也并非像很多反對人士認為的一樣,即“犯罪的天堂”,盡管由諸多灰色地帶存在利用數字貨幣洗錢、犯罪等行為,但區塊鏈技術本身仍然具有先天優勢和廣闊的發展前景。
三、促進區塊鏈金融發展的建議
區塊鏈技術發展至今,也歷經了幾次重要突破,當今的世界正值區塊鏈的應用爆發期。我國和國際諸多國家正在制定促進和合理管控區塊鏈技術合理發展的政策方案,在國際之間,一個共同的協議和通用標準正在協商和制定之中;在國內監管機構方面,機遇和風險并駕齊驅,區塊鏈也在發展過程中更加注重其合規性。未來,區塊鏈將在眾多行業得到應用,新的業務模式也會不斷涌現。為了更好地進行其監管,以下有幾點發展建議。
嚴格打擊虛假的概念炒作行為、合理監管電子加密貨幣的應用。近年來,我國出現了層出不窮的區塊鏈概念,其中魚龍混雜不乏欺詐現象,我國應對涉及相關業務的專門公司或者公司的相關部門進行核實、澄清和風險監管,對于涉及欺詐行為的炒作公司進行問詢甚至停牌核查;同時,督導公司對于區塊鏈進行合理的風險提示,禁止誤導投資者,采取嚴厲的懲治措施對其進行風險管控;與此同時,嚴格監管個人和金融業機構從事代幣發行等活動,核查、清退比特幣等非法交易場所,降低數字貨幣的市場風險。
推動區塊鏈金融監管系統化、整體性,我國對于區塊鏈的監管措置仍然是局部性、暫時性的,亟待形成整體系統的監管體系。在標準制定方面,應在自身的標準基礎上進一步推動國際交流合作,學習先進的經驗教訓,在接軌過程中加強打擊國際違法交易行為;在當前的分業監管格局下,對傳統的監管盲區進行整合,促進權責的有效執行;在法律立法和研究方面,推動監管制度的創新嘗試,對于新形勢、新局面、新技術加強研究治理,切實管理盲點區。
合理推動技術和模式創新。技術仍然是區塊鏈金融最核心的生命力,在把好管控的嚴關之后要加強其技術創新,推進共識機制、密碼學算法、跨鏈技術、隱私保護等核心關鍵技術的研發與應用;同時也要加強其模式創新,推動區塊鏈技術相關企業和企業業務部門與商業銀行、相關企業等開展合作,創新區塊鏈金融服務模式。
進行人才儲備,挖掘優秀人才。區塊鏈技術的開發離不開優秀的專業人士,與此同時,它涉及學科領域眾多,跨越理論和實踐兩界,對人才提出了進一步的高要求。我國在區塊鏈細分和相關研究領域人才仍較為緊缺,且這部分人才目前大多就職于各類提供區塊鏈技術服務的第三方機構。應合理引導企業和官方機構培養儲備該方面的專業技術人才、有機融合學界和產業界,同時培養營銷、信貸、風險等方面的專家型人才,并著重培養既懂業務又懂技術的復合型人才,以打造技術和人才方面的核心競爭力。
參考文獻:
[1]郭菊娥,陳辰.區塊鏈技術驅動供應鏈金融發展創新研究[J].西安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40(03):46-54.
[2]何蒲,于戈,張巖峰,鮑玉斌.區塊鏈技術與應用前瞻綜述[J].計算機科學,2017,44(04):1-7+15.
[3]沈鑫,裴慶祺,劉雪峰.區塊鏈技術綜述[J].網絡與信息安全學報,2016,2(11):11-20.
[4]袁勇,王飛躍.區塊鏈技術發展現狀與展望[J].自動化學報,2016,42(04):481-494.
*基金項目:陜西省教育廳2018年度專項科學研究計劃“虛擬現實技術在犯罪現場重現中的應用研究”(編號:18JK0961);陜西省職業技術教育學會課題“‘一帶一路背景下陜西警察職業教育的科學發展和品牌戰略研究”(編號:SZJYB19-171);陜西省法學會2019年法學研究課題“法治現代化視野下的校園社區警務制度探索”(編號:SXFXH201932)。
(作者單位:陜西警官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