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小龍
【摘? ?要】? 筆者最近在思考一個問題:到底什么樣的教學才算優秀教學?一提到某個學科的學習,學生總是緊皺眉頭,這樣的教育質量會好嗎?筆者希望一提到某個學科的學習,學生都能夠展露笑臉。為此,本文探討了新課程背景下高中政治課的教學新策略。
【關鍵詞】? 高中政治;教學質量;教學篇章
高中政治教學應當達到三個目標:“創新”“自主”“有效”。任何事物的發展都在不斷追求創新,教學也是如此;自主是新課程提出的新要求,是教育提出的新目標;有效是教學一直推崇的最高標準。
一、創新教學,展現活力
創新需要表現“新”,也要基于“創”。就是說創新應當以課程教學為基礎,而不是一味地推陳出新,否定原有的教學方式,這是創新的基礎和要求。教學的創新不斷朝著開放化的方向發展,可以培養出思維開放、靈活的學生。
高中政治課程主要發揮德育功能,注重培養學生的三觀。三觀正確的學生的人際關系會更廣,會更順利地處理社會中遇到的各種麻煩,從而提高生活品質。高中政治不僅向學生傳授知識,還給學生傳授經驗和方法。以人教版高中政治《新時代的勞動者》這一課的教學為例:這一節課上,學生將了解勞動的含義和意義,樹立正確的就業觀,掌握解決就業問題的措施,還能夠培養勞動者的權益意識。由于學生的生活經歷不足,教師在課堂上的教會受到一定的限制。比如,學生沒有辦法真正理解就業壓力,任憑教師講得天花亂墜,學生也只是有著淺顯的概念認識。勞動是勞動者的腦力和體力的支出,是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創造活動。勞動者分工不同,但地位平等,都應該得到承認和尊重。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利用周末時間,從事有關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兼職,感受二者工作的不同和相同。學生會發現體力勞動者非常辛苦,和腦力勞動者一樣都付出了自己的汗水,理應得到相同的尊重。
二、自主參與,表現個性
政治教師都在想方設法調動學生的熱情。精彩課堂的構建不能只依托于教師情感的輸出,學生的情感也要有相應的輸出。二者之間有情感的交流,課堂才會越來越精彩,才算真正掀開了高中政治教學的新篇章。
相比被動參與,自主參與的教學效果會更好。在自主參與中,學生的思維得到了活化,情緒變得更加歡快,心境變得更加平穩。教師不妨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一些學生比較感興趣的內容,學生觀看完后,自然會有想法要表達。然后,教師伺機在互動交流中引導到課程的學習上,過渡自然。以人教版高中政治《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的教學為例。這節課主要向學生傳授祖國文化的基本特征,了解祖國文化的地位,正確處理祖國文化和其他文化之間的關系。教材標明,史學典籍是中華文化一脈相承的重要見證。教師在互聯網上搜索漢字演變的視頻。通過觀看視頻,學生了解漢字發展的五個階段,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視頻給學生帶來了強烈的視覺沖擊,紛紛感嘆,中國文化真的是源遠流長!漢字作為語言交流的重要載體,不僅承載了中華文化,還承載了人們的情感,可以看作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標志。漢字流傳至今,雖然在不斷變化,但從未停止、中斷,源遠流長的特點大概就由此而來吧。這種教學效果是單憑說教難以達到的。
三、有效教學,提高效率
從學生學習和發展的角度來看,有效的活動才能提高教學效率,是學生維持較長時間、較高效率、較高興奮度的學習活動。教師以課程教學為基礎、以學生的發展為目標構建的學習活動,可以給學生提供更為廣闊的舞臺。以人教版高中政治《企業和勞動者》這一節的教學為例。學生了解了公司的類型、企業經營成功的主要因素、企業的經營原則等之后,教師設置了一個表演的活動,把學生分成三個小組,三個小組需要根據教師設定的情景,創編一個話劇來表現本節課的知識。第1個小組的角色設定為粽子公司。該公司的產品質量多次被顧客投訴,顧客反映粽子里有變質肉類,生意一落千丈。第2個小組的角色設定為家具公司。市場復雜多變,公司經營沒有規劃,被動應對,走一步看一步。第3個小組的角色設定也是家具公司。該公司偏重紅木和雕工,制作樣式傳統單一,有經驗的師傅緊缺。小組成員可以自行設定角色,但得圍繞著一個背景開始相關的表演。小組表演完畢后,教師會給出評價,看看哪個小組的解決方法更切合實際,更有效,從而看出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課下,學生認真地探討,對角色的設定、臺詞的創作都有著自己的看法,實際呈現出來的效果令人滿意。教師驚奇地發現,這一節課的作業完成得也非常好,學生的完成率很高,出錯率很低。
高中政治教學不應當只體現出教育性,還應該表現出生動性、趣味性。知識經濟時代對人才素質的培養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培養知識型、開放型、實踐型等多樣人才,教育就應該朝著這樣的目標努力。
【參考文獻】
[1]張鞠敏.開啟理性人生新篇章——高中思想政治課程培育學生理性精神之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外語學法教法研究,2018(01).
[2]余紹會.高中思想政治課培養學生理性精神的策略分析[J].考試周刊,2018(70).
[3]周朝民.培養學生核心素養 激發學生生命活力——高中思想政治課培養學生理性精神的策略探究[J].新課程下,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