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鴻
【摘要】全方位育人是新時期思政課程建設的重要方向。長期以來,大中小學思政課程流于形式、實效性不強的現實問題一直困擾著各級教育者和管理者。如何打破思政教育“孤島”困境格局,提升思政教育實效性,已經成為大中小學思政課程建設中的熱點議題。福建省在落實思政教育工作的過程中,全面統籌大中小學德育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福建思政教育者必須深刻把握新時期思政課程建設的重要性,切實從教育體系、隊伍建設、改革創新層面推進思政課程建設的內涵式發展,同時,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思政教育的重要論述為基本遵循,切實發揮我黨在思政課建設中的領導作用。
【關鍵詞】思政課程;體系;隊伍建設;改革創新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圍繞辦好思政課這一重要問題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為加強新時代思政課建設明確了道路和方向。我們要切實在學懂弄通做實上下功夫,把思政課作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高質量推進思政課建設。本文以福建為例,探討福建大中小學思政課建設的有效路徑。
一、聚焦高質量,切實推進思政課建設持續健康發展
福建大中小學思政課建設有著良好基礎。下一步,必須立足新起點,堅持守正創新,堅持綜合施策、精準施策、創新施策、持續施策,大力抓重點、補短板、煅長板、強弱項,不斷提升思政課建設實效性。
(一)完善教育體系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大中小學循序漸進、螺旋上升地開設思想政治理論課非常必要。”在課程學科設置上,要明確大中小學不同階段的思政課程教育目標,優化課程設置,修訂專業教材,完善教學設計。要將思政教育貫穿于學生培養全程,推動“思政課程”向“課程思政”的全方位立體化育人體系轉型。要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重視哲學社會科學學科建設和教材建設。要實施思政課建設體系創新計劃,打造一批思政課程精品。在教學重點內容上,要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積極引導廣大師生厘清重大政治和理論問題,深刻認識到中國共產黨的時代先進性、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科學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不斷堅定“四個自信”。用好《習近平在福建》等系列采訪實錄等鮮活教材,開展“追尋習近平總書記成長足跡”等實踐教學活動,充分展示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時的科學理念、重要部署、寶貴經驗和優良作風,引導廣大師生不斷增強政治認同、理論認同、情感認同。
(二)加強隊伍建設
教師是思政課建設的核心環節。教師的綜合素養、教學水平直接關系著思政課的質量。一要突出職責要求。嚴把政治關、師德關、業務關,堅持讓“有信仰的人講信仰”,明確任職條件及權利義務與責任,推動思政課教師自覺以“政治要強、情懷要深、思維要新、視野要廣、自律要嚴、人格要正”為標準,始終在思想與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教育教學實際中踐行“四個意識”“四個自信”“兩個維護”。二要突出配強配優。目前福建省思政課教師隊伍配備還有較大缺口。嚴格落實思政課教師崗位設置,綜合采用招聘、特聘、引進、轉崗、轉任等方式,盡早補齊思政課專職教師數量缺口,確保2022年年底前全省高校專職教師配備到位。支持思政課教師隊伍后備人才培養,鼓勵高校設置思政相關專業,擴大招生規模。完善省市校三級培訓體系,拓寬培訓渠道,創新培訓方式,推動隊伍輪訓,支持社會實踐研修,鼓勵教師到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基層等開展實踐鍛煉,解決由于培訓不足而導致思政課教師融合力不強的問題。
(三)推進改革創新
一是突出教學導向。將理論課程教學作為思政課教師的首要任務,注重對思政課程教學質量的把控、注重對青年教師的教學方法指導、注重思政理論與學生生活實踐的聯系,成立課程創新小組、教學督導小組,創新教學方式,監督授課過程,依照教師職務職稱設立不同教學目標,科學分配教學內容。在學校建立思政教育專項基金,支持重點項目發展,對重大理論成果進行特殊獎勵,不斷提升思政課程的教學水平與學生工作的管理水平。在職務評聘當中,要緊緊抓住考核評價這個指揮棒,堅決克服唯文憑、唯論文、唯帽子等問題,引導思政課教師把主要精力放在一線教學上。二是突出遵循規律。嚴格把握意識形態發展規律、思政工作規律、人才培養規律,關注教育教學實踐中的新動態和新進展,進一步推進理念思路、內容形式、方式手段創新。授課中,要凸顯學生主體地位,從學生真實思想需求出發,把講故事與講道理、講事實與講原因、教師講與學生講結合起來,推廣專題式、互動式、體驗式、在線式等教學,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直達學生內心。以學生成長成才規律為遵循,在思政教育中滿足學生個體的發展要求,用真實的案例、生動的事跡感染學生,讓馬克思主義理論更接地氣,讓思政教育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突出聚合力,切實強化黨對思政課建設的領導
各級黨委必須高度重視思政課建設,將其納入教育事業總體發展規劃,納入意識形態工作重要內容,切實把各項工作舉措抓緊抓實抓細抓到位。
(一)強化組織保障
思政課建設不只是學校或教育主管部門的事,必須著力構建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有關部門各負其責、全社會協同配合的工作格局。要在工作格局、發展規劃、隊伍建設、支持保障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優先保障、重點建設,抓住制約思政課建設的突出問題,打通工作“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要把思政課建設納入高校思政工作督導考核,把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政工作納入高校巡視、“雙一流”建設等評估范圍,作為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工作考核的重要內容。各地黨政領導和廣大黨員領導干部要發揮“頭雁效應”,帶頭到學校上思政課,宣傳黨的重大理論、方針、政策,真正以“關鍵少數”帶動“絕大多數”。
(二)強化學校責任
一是重視思政工作,學校領導要發揮模范帶頭作用,深入課堂一線,與思政課教師保持溝通,為思政課建設出謀劃策。二是完善思政課教學保障機制,關注思政課教師成長,創造良好的教學環境,打破思政教育“孤島”困境格局。三是強化師德師風建設,切實融入人才引進、課題申報、職稱評審、導師遴選等環節,嚴明課堂教學管理和教學秩序。對思政課教師在政治立場、師德師風等方面存在明顯問題的,嚴格實行“一票否決”。
參考文獻:
[1]吳宏政,徐中慧.論大中小學思政課教師隊伍一體化建設[J].現代教育管理,2020(07):15-21.
[2]習近平.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N].人民日報,2019-03-19(001).
[3]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講話金句[J].黎明職業大學學報,2019(02):1-2.
[4]王敏,王濱.熱觀察與冷思考:新時期推進“課程思政”改革的必然選擇[J].教育探索,2019(01):102-107.
[5]曹東勃.“關鍵在黨”命題的提出及其延展[J].思想理論教育,2018(04):43-48.
[6]楊守金,夏家春.“課程思政”建設的幾個關鍵問題[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9,35(05):98-101.
(作者單位:西南政法大學國際法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