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祥彬
很多時候,由于學生不認可,班規形同虛設。什么樣的班規能真正走入學生內心,發揮效用呢?
我剛擔任初三(3)班班主任時發現,這個班級是重新編班而來,學生紀律散漫。有些學生對違反紀律不以為然:“那些規章制度就是為了管我們的,不讓我們干這干那,我們憑什么要聽呀!”
我認為,班級是學生的,只有讓學生做班級的主人,才能激發他們積極向上的力量。于是我告訴學生:“班規你們自己說了算!”學生先是疑惑地看著我,繼而立刻興奮起來,紛紛提出了自己的見解。
我趁熱打鐵,宣布成立班規制定委員會,由學生牽頭制定班規。在接下來的幾次班會上,班規制定委員會確定了班規的基本內容,并在實施過程中不斷完善,一個月后,班規基本成型。
接下來,我們召開師生聯席會,班長向所有任課老師解讀新班規,并征求意見。學生代表向全體師生表態:“全班同學一定會遵守這些規定,一起努力,為班爭光。”最后,我表揚了全班同學積極獻策獻力的班級主人翁精神。學生也熱烈呼應:“老師請放心,我們班一定會成為一個優秀的班集體!”
為了激發學生參與管理的積極性,我組織了班委競聘活動,鼓勵學生自主競選。班委會成立后,師生共同商討班級各項事務,建立起三級管理制度:小組—班委會—班級。
班委會成員建議班級成員記住班規,有學生認為太難了。我說:“那么復雜的歌詞你們都能記住,這些規定又算什么呢?”文藝委員響應道:“要不我們把班規編成歌吧!”學生的熱情非常高,很快確定《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的曲調為班歌的旋律。
在“唱響國歌紅歌會”活動中,全班一致同意把班歌獻給全校師生:“三班學生人人要牢記,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第一不許逃學和曠課,保證出勤順利畢業;第二嚴禁頂撞和對抗,服從管理尊敬師長;第三不許欺負同學們,相親相愛共同進步……”
初三下學期初,小安同學隨便取外號,取笑他人。小安所在小組首先幫助他進行檢討反思。組長小晨問:“三大紀律八項注意,你還記得嗎?”小安低著頭:“記得,都會背呢。”小晨說:“那好,第三條是什么你說說。”小安說:“第三條是不許欺負同學們,相親相愛共同進步。”組員小于說:“三大紀律是我們班的底線,誰都不能違反。我們是一個組的,都得接受班規懲罰。”小安有點不好意思地說:“我知道錯了,連累到大家,對不起。”
之后,班委會召開了專門會議,組長小晨進行了說明,并進行了自我檢討。班委會一致通過了對小晨所在小組的處理決定,并提交班主任進行審批。晚班會上,我對小安進行了批評教育,全班投票同意班委會的處理決定。小安做自我檢查,并向同學道歉,小安所在小組為班集體做三件好事,并主動承擔一周的值日工作。小安在本小組和全班同學的監督下,虛心接受了班級的處理,并積極參加體育節活動,為班級爭光。
從那以后,班上再也沒有出現過欺凌行為,班規一直為學生們所認可和遵守,偶爾有學生違反了,也能及時改正。在班委會的帶領下,班級形成了優良班風,學生學習勁頭足,享受在校生活的每一天。
擇機引導,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自主制定規則,即便有學生故意找碴,我也可以回一句:這不是你們自己制定的班規嗎?由此可見,民主制定的班規擁有崇高的權威性。在教育教學中,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又是自我教育、自主管理的主體。班主任應當為其搭建平臺,信任學生,讓班級成為師生共同成長的樂園。
(作者單位:中國農業大學附屬中學)
責任編輯:黃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