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東昀
這是一名教師滿含委屈的傾訴:“我從來不跟人爭名奪利,工作有需要我就服從安排,就算短時間接替班主任的工作,也比好多正式班主任教師到得早、走得晚、盯得緊。評優的時候,組里推選了我,到學校被否了;優秀教師評選,組里選了我,到上面還是被否了。那些評上了的,工作上也沒比我主動多少,這是怎么評的呢?”說著,這位教師的眼淚流了下來。“我不是跟學校要這些榮譽,我也不會因為沒有得到這些榮譽就不好好工作了。該怎么干工作我還會像原來一樣干的。”這段傾訴的背后,有許多值得思考的問題。
學校德育工作要規范管理、情感關懷、文化引領、智慧工作、立德樹人。首先,作為管理工作者,我們要反思評優評先制度是否科學合理,是否真正起到了獎勵優秀、激勵進步的作用。其次,我們要了解教師的真實需要,他們在乎的可能不是榮譽,而是對自己努力工作的一種認可。最后,我們需對教師進行綜合考量,這位踏踏實實工作的教師是否在評選條件的某些方面落后于其他教師,比如主要精力都用在管理班級事務上,在總結工作、積累經驗和公開課等方面成績不夠;而如她所說的那些工作“沒主動多少”的教師,在協調班級管理和個人發展之間的平衡上也一定是有可取之處的。和只會埋頭苦干的教師相比,眼光長遠的教師解決問題時有更加靈活的處理技巧,往往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為一個被信任的管理者,必須與教師真誠地溝通,鼓勵教師進行自我提升。作為教師,要有抬頭看路、溝通協作、持續學習的能力。為幫助這位教師重新認識工作,我們安排她在全校階段性工作總結大會上做了關于“奉獻”的展示發言,隨著大家對她了解的深入,她的工作態度變得積極,心情變得輕松,也多了與同事交流的自信。
提升班主任的管理能力和工作水平,讓班主任在工作中獲得效能感,已經成為學校評價、激勵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課題。班主任在學校工作中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客觀上形成了學生、家長、社會對班主任工作更多的關注和期待以及更高的要求。在引導班主任智慧工作、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方面,我們通過微培訓做了很多有意義的嘗試。以關于溝通的培訓為例:“為什么這件事我在班上反復強調了那么多遍,學生就是不認真聽,不按要求做?”這是困擾很多班主任的難題。在培訓中,幾個小游戲引發了教師的思考,在“按照指令畫圖”的游戲中,教師們利用紙筆聽指令作畫,結果顯示,聽到指令后有提問和交流的畫圖效果優于只聽指令不提問、不交流的畫圖效果;在“七嘴八舌”環節,教師通過換位思考把討論引向深入,反思自己和學生溝通過程中產生的問題,進而改進管理、調整工作。像這樣的微培訓形式還有很多:通過工作中的學生教育案例分享、生活小訣竅分享、教師減壓訣竅分享等,幫助班主任從幕后走到臺前,進行自我效能感的提升;通過觀看視頻和一些體驗式活動,啟發班主任思考,優化自己的教育方法等。活動結束后,我們給參與活動展示的教師頒發榮譽證書,獲得教師們的積極響應。
從實踐情況看,這種給予充分信任并賦予榮譽的做法,既可以滿足班主任被群體認可的心理需求,又能讓他們獲得帶有尊重感的情感性激勵。教師希望通過個人的努力達到一種需求滿足,這種滿足更多地體現在精神的激勵,這就是組織支持中的尊重支持在發揮作用。
對這個“不是為了榮譽”的教師,我們或許可以這樣理解,她是為了獲得工作的效能感和對自我付出的認同感而爭取榮譽。像這樣的教師,我們在理解尊重的同時,一定要讓他們知道,時代在變、學生在變、知識在更新,教育教學工作的方式也要變,而且要自己主動去變。用自己的辛勤勞動去收獲職業幸福感,離擁有職業的崇高感和榮耀感也就不遠了。
(作者單位:中國農業大學附屬中學)
責任編輯:曹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