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將體驗式教學與小學數學課堂相融合,可以在培養學生學習意識的同時,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文章以小學數學教學現狀為切入點,深入分析教學背景下,體驗式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望為業內人士提供幫助。
關鍵詞:創新;體驗式教學法;小學數學教學;應用
一、 引言
與傳統數學教學模式相比,體驗式教學效率更高,在開展體驗式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融合學生實際情況擬定科學合理的教學活動,確保學生可以更快地適應教學內容,以此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二、 分析小學數學教學現狀
從老師的角度進行分析。首先,體驗式教學與數學教材當中的內容不相符合,教師只是為了體現體驗式教學而進行教學,沒有將書中的知識和其有效地結合,使得在課堂活動當中不能夠熟練地使用相關的數學知識。其次,老師沒有對體驗式教學進行深入的了解就使用該方式,沒有在一定程度上掌握其意義和使用方式,從而為實際的運用帶來了一定的負面影響。再者老師在進行課堂活動的過程當中,沒有從學生的角度進行考慮,沒有為學生分析使用這樣的方式是否適合他們,從而讓他們難以接受這樣的授課方式。最后,老師在體驗式教學的過程當中沒有把握住課堂活動的主體,難以提升其學習的積極性。
從學生的角度進行分析。一是體驗式教學能夠讓學生有實踐的機會,讓他們體會數學課堂的樂趣,處在一個比較輕松愉悅的氛圍當中學習。二是體驗式教學能夠將實際生活當中例子運用到數學教學當中,讓他們能夠在生活當中培養自身的數學意識,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提升他們的數學學習興趣,激發他們學習的愿望。雖然體驗式教學的形式較多,但是在實際運用方面還存在著許多的問題。首先學生對比較陌生的教學模式還難以接受,因此在使用時難以進行良好運用;其次有關體驗式教學的活動一般都是在老師強制安排下才得以進行且完成,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缺乏一定的積極性。
三、 體驗式教學的特點
(一)學生為課堂核心
仔細觀察傳統小學數學教學模式不難發現,部分課堂由教師主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只能被動地接受傳授的知識,課堂缺乏趣味性和互動性,久而久之,學生便會對數學失去興趣。而體驗式教學將學生放在課堂主體位置,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師生交流、活動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
(二)實踐性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體驗式教學法可以大幅度提高小學數學教學工作的效率。它可以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將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從實踐中體悟數學的魅力。因此,在數學教學中要合理使用體驗式教學法,從而提高數學教學水平。
(三)親歷性
體驗式教學把學生作為學習主體,通過引導地方式讓學生體驗在學習過程中發生的一切,從而領悟到知識的真諦。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盡可能地營造和諧的氣氛,創造各種條件,讓學生充分地參與、交流、幫助、討論;要讓學生充分體驗對未知探索的過程,讓學生感知發現知識的過程。
四、 體驗式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創建良好學習氛圍、開展實踐教學活動、創設游戲體驗課程是小學階段開展體驗式教學的主要方式,也是響應國家政策的重要途徑。
(一)營造教學氛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教學氛圍的好壞影響著教師的教學質量和效率。故此,在開展小學階段數學教學時,教師要把教學內容與學生實際狀況相結合,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探究數學奧秘,激發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追求。體驗式教學與傳統教學方式不同,傳統教學方式大多是借助大量習題訓練或是理論背誦的方式鞏固學生所學知識,久而久之,學生便會產生“抵觸心理”。而體驗式教學法與之不同,它是一種實施價值極高的教學方式。在開展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生動有趣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探索欲。在開展小學階段數學教學時,教師還可以將日常生活情境搬到課堂之中,并以此為基礎改進創新教學方式,優化教學內容,以此來培養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運用數學知識的能力。為了實現這一教學目標,教師應充分分析班級中每位學生的實際情況,將教學目標與學生日常生活相融合,讓學生在生活中感知數學,并學會借助數學知識完成生活化問題,以此來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成就感,提高學生數學應用意識。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二年級上冊《100以內的加法》時,教師可以結合生活中的實際案例,為學生創設學習情景:風和日麗的周末,小麗和姐姐一起去文具超市買東西,姐姐買了15元的練習冊和10元的寫字筆,在挑選完畢后她們一同去收銀臺結賬。在順利展示預設情景后,教師可以對學生提問:在剛剛的情景中,都有哪些重要信息?學生:姐姐買了15元的練習冊和10元的寫字筆。教師:對的,由此可以看出,日常生活與數學知識息息相關,那有沒有哪位同學可以依據情景內容,創設數學問題呢?學生:姐姐此次購物共消費多少元?兩種學習用品哪個更貴?通過簡單對話,教師便可以引出本節課的重點“100以內的加法”。借助該種教學方式不僅可以吸引學生注意力與求知欲,也可以有效提升教學效率。又如,在學習百分數知識時,教師也可以通過該種方式讓學生了解百分率的基本概念及具體應用。在開展數學教學時,教師可以結合實際教學情況,主動分析生活中與百分數相關的內容,將百分數納入教學實踐,幫助學生在實踐中感受百分數。為實現這一目標,教師在教學中可舉出生活中百分數的例子,例如學生出勤率、小麥的出粉率、植樹成活率等,讓學生在生活中掌握百分之百運用。
(二)開展實踐教學提高學生動手能力
在開展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還可以為學生創辦實踐操作活動,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活動之中,通過這種體驗方式增補學生學習經驗,讓學生在操作實踐中,領悟數學知識的奧秘。在開展動手操作實踐活動時,教師應著重分析班級學生動手能力,依據學生實際狀況制定與教學內容相符的實踐活動,提升小學數學教學工作效果。為了增添教學活動的樂趣,教師可以在班級中組織學習小組,通過合作交流的方式,提升學生實踐動手能力。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長方體和正方體》時,教師便可以通過小組探究的方式展開教學。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可以依據均分法將班級學生分為幾個小組,之后借助多媒體課件向學生展示長方體展開圖,讓學生初步了解長方體。在結束這一環節后,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有沒有哪位同學可以依據課件內容,制作一個長方體呢?在得到肯定答復之后,教師可以規定小組學生在一定時間內制作出正確長方體,讓學生在制作過程中了解課堂知識。當結束制作之后,教師可以主動引導學生對正方體制作方法進行研究,通過實踐操作的方式提升學生動手與探索能力,讓學生在這一過程中,感受到數學課堂的樂趣,以此提升數學教學效率和質量。又如,在學習二年級上冊《角的初步認識》時,也可以通過動手操作的方式,深化學生對該知識的理解。以學習小組為單位,鼓勵學生利用身邊的學習用具制作一個角(筆、尺子均可)。在實踐操作過程中,學生隨意發散自己思維,拼成了各種大小的角。之后,筆者又提議小組成員比一比各個角的大小,并分析是否可以改變角的大小。通過這種方式不僅可以提升學生參與度和積極性,也能提高學生動手能力,讓學生在實踐過程中了解關于角的知識;再如,在學習軸對稱圖形時,教師也可以通過該種方式讓學生初步認識軸對稱的特征。在開始之前,教師可以借助教學課件向學生展示生活中的軸對稱事物(風箏、天安門圖),之后引出軸對稱的具體含義。在介紹完畢之后,教師可以向學生分發準備好的工具(彩紙),并鼓勵學生試著疊一疊軸對稱圖形,在學生合作完成疊一疊后,教師可以讓學生自主展示自己的作品,由教師點評圖形是否與軸對稱概念相符。在結束上述活動后,教師便可以引導學生認識對稱圖形的對稱軸。教師:將你們手中的圖形打開,發現了什么呢?(紙中有一條折痕)這條折痕就是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通過實踐操作的方式開展數學教學,不僅能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還能有效提升教學質量和效率。
(三)借助游戲體驗模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小學階段的學生具有較強的好奇心與參與意識,且對游戲有著極強的興趣,教師在開展日常教學時,可以利用學生這一特性,將新課導入與游戲相結合,以此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例如,在學習人教版二年級《混合運算》時,教師便可以通過“角色模擬”的游戲方式,為學生搭建生活化的購物場景,在這一活動中,教師可以鼓勵小組學生分別扮演商人和顧客,通過模擬購物、模擬結賬付款的方式讓學生認識混合運算。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學設備為學生創設“連連看”教學活動,利用多媒體屏幕為學生展示多種蔬菜、水果,并對其進行編號,與此同時也要標準其價格和數量,在這之后隨機給出計算公式,讓學生依據公式對課件中的時蔬進行連線。如,菠菜共2公斤,每公斤價格為6元;車厘子3公斤,每公斤價格20元;梨子5公斤,每公斤價格10元……教師給出的計算式為3×20+5×10,學生就需要將車厘子和梨子連線。通過這種方式不僅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還可以讓學生初步認識混合運算;在學習《找規律》課程時,教師也可以借助游戲方式,讓學生認識“重復”。如“擊掌擊掌拍肩”游戲。游戲開始前教師可以詢問學生:同學們,你們喜歡玩游戲嗎?在得到肯定答復之后,教師可以繼續說:那接下來我們一起來做游戲,游戲地名字叫作“動作接龍”,由老師先做,會的小朋友可以和老師一起哦(即擊掌-擊掌-拍肩)。在結束動作游戲后,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有沒有同學發現動作中的秘密了呢?在結束擊掌動作之后,我們做了什么呢?之后呢?在學生回答問題之后,教師便可以引出“重復”的概念。
五、 結語
綜上所述,體驗式教學法與傳統教學法具有較大差異,其以學生為出發點,通過體驗的方式為學生整理創建知識構架,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動手技能,這完全符合當下新課標理念。故此,在開展小學階段數學教學時教師應多多采用體驗式教學,通過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愿望,讓學生在探究活動中增加自身體驗感,只有這樣才能有效提升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和質量,推動學生的成長。
參考文獻:
[1]王玉珍.體驗式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實踐探究[J].學周刊,2021(27):55-56.
[2]張娟,陳曉群.體驗式教學方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A].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21年課堂教學教育改革專題研討會論文集[C].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21:2.
[3]冷效紅.新課程下小學二年級數學體驗式教學策略[A].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教育科學研究所.2021年教育創新網絡研討會論文集(三)[C].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教育科學研究所: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教育科學研究所,2021:2.
[4]仲飛.體驗式教學法在中職數學教學中的運用分析[A].福建省商貿協會.華南教育信息化研究經驗交流會2021論文匯編(三)[C].福建省商貿協會:福建省商貿協會,2021:4.
[5]劉群.體驗式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探究[A].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基于核心素養的課堂教學改革”研討會論文集[C].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2.
作者簡介:
談文杰,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甘肅省甘南州舟曲縣東山鎮井坪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