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嘉佳
【摘要】《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借助讀物中的圖畫閱讀;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5萬字。”繪本圖文并茂,是低年段學生最喜愛的閱讀讀物。鑒于此,本文主要對繪本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實踐進行了探究,總結繪本教學策略,以期提高教師繪本教學能力,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繪本;小學低段;教學策略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強調: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閱讀是快速培養學生理解能力、思維能力、表達能力最有效的途徑。強化語文教學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新課程改革的重要要求之一,而繪本用于教學輔助可以幫助教師達到這一目的。那如何進行繪本教學呢?
一、因材施教,選恰當繪本
近年來,繪本作為一種課外閱讀資源,受到越來越多的老師、家長和孩子認可,慢慢成為了兒童課外閱讀的重要資源之一。市面上優秀的繪本很多,老師想利用繪本輔助教學,首先就是要選擇合適的繪本。選擇的依據有:
(一)根據孩子的認知特點選擇
不同階段、不同年齡的學生具有不同的特點,教師首先應當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和智力發展情況來選擇合適的繪本。小學低年段學生,他們的生活經驗有限,語言能力有限,認知水平也不高,因此要挑選圖案清晰、人物形象有趣的圖書,以激發學生的繪本閱讀興趣。除了老師自己挑選,還可以組織學生自主挑選繪本,讓孩子自由選擇自己喜愛的繪本圖書。
(二)根據科目特點選擇
不同的科目有不同的特點,對繪本也有不同的需求。語文需要利用繪本進行識字、閱讀、寫話教學,還需要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數學需要有利于思維能力、空間幾何能力等能力訓練的繪本;科學需要有利于培養觀察能力、動手能力以及能夠增長科學知識、激發對科學的興趣的繪本;英語則主要需要簡單的英語故事、能夠增長英語國家文化相關知識的繪本;道德與法治則需要能夠增長政治、歷史、地理相關知識以及有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的繪本。
(三)根據教學目標選擇
在教學活動中,教學目標是一切行動的指南針,因此還應該立足教學內容,根據教學目標來選擇相應恰當的繪本。例如,想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就需要選擇適合學生表演的、有想象空間的繪本,啟發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理解、想象、求異和創造的能力。而想要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則要尋找意境美、形象美、語言美、繪畫美的繪本。想給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就需要選擇反映美好思想和情操的繪本,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熏陶。
二、緊扣目標,多方式閱讀
選擇恰當的繪本之后,就要根據相應的教學目標選擇恰當的教學方式了。利用繪本教學的方式應該盡量多樣化,主要有以下幾種方法。
(一)應用音樂游戲,營造良好氛圍
音樂的旋律能夠使學生更加沉浸在繪本營造的情境當中,尤其是根據故事情節的變化,音樂可以為學生提供一個更加有趣、真實的情境,從而更加投入進去。而游戲和音樂結合起來,孩子會更深入地感受到繪本的藝術魅力。例如,在看圖寫話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將繪本圖片進行展示,結合其主題適當播放符合其氛圍的純音樂,讓學生進行多感官體驗,使學生可以有充足的靈感,為其寫話做好充足的準備。
(二)利用自主合作,構建開放課堂
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溝通表達等能力。在繪本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需要給學生分組,完成相同或不同的學習任務。教師也可以參與到學生的閱讀過程之中,以一名“參與者”的身份加入到各個學生小組的繪本閱讀過程,提出閱讀建議,解決閱讀問題,促使各小組學生在師生平等的繪本小組閱讀氛圍中,提升閱讀質量,形成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有效教學模式。然后在繪本閱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討論與分享閱讀收獲,完成教學任務。
(三)捕捉學生興趣,打造趣味課堂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學低年段學生的注意力有限,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特點精心設計課堂,努力打造趣味課堂。例如,很多繪本都有飽滿的人物形象,而小學低年段學生處于愛模仿、善于模仿且熱愛表現的年紀,因此教師可以組織兒童根據繪本故事中的內容進行角色表演。如在《猜猜我有多愛你》中,家庭是孩子相對熟悉的場景,老師扮演媽媽,學生扮演小兔子等。
(四)聯系生活實際,創造實用課堂
我們的教學目標都是為了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而脫離了實際生活,素養難以真正養成,因此我們的教學一定要和學生的生活實際緊密聯系,創造實用課堂。與孩子的實際生活相聯系,孩子才能在其中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例如,把自己的物品擺放整齊是一二年級學生,尤其一年級學生生活中十分重要的技能和習慣,相關繪本有不少。教師可以帶領全班閱讀了繪本《整理小組》,讓學生在有趣的繪本故事中明白整理物品的重要性之后,教會學生一些基本的整理方法,然后即刻讓學生在課堂上實踐整理自己的物品。
三、多元評價,師生共參與
評價教學目標的達成效果可以為接下來的教學提供重要參考和指導,具有重要意義。以往傳統的評價方式是教師評價學生,但其實在評價過程中教師和班級全體學生都為評價主體,除了教師評價學生,還可以有學生自評、生生互評、小組評價等多元評價方式。此外,也可以將家長納入評價主體中,構建家校合作體系,讓家長可以看到學生的進步,給予其充分的認可,共同培育學生走向更好。
四、拓展資源,多渠道整合
很多時候教師需要家長的幫助,因為教育不只是教師的任務,家庭教育、家長的參與也十分重要。很多時候還需要學校甚至社會的一些資源支持,因此教師要努力拓展多渠道資源,把家長、學校、社會資源都統籌起來,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達成教育目標。
在教學過程中也需要家長的支持與參與,如課后的閱讀與實踐任務,尤其是需要長期堅持,需要家長持續的督促與反饋才能有更加持久的效果。我們還可以組織親子繪本共讀活動。親子繪本共讀可以增進學生與父母的感情,培養融洽的親子關系。
【參考文獻】
[1]閆學.繪本課程這樣做[M].中國人民出版社,2017,9.
[2]增田梨花.繪本的魔力——走進兒童的心理世界 [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8,4.
[3]何捷.繪本的魔力(讓兒童愛上寫作) [3-6歲][M].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8,3.
[4]周兢.給0-3歲孩子的60本圖畫書[M].海天出版社.2016,3.
[5]周兢.給3-6歲孩子的60本圖畫書[M].海天出版社.2017,12.
(責任編輯:周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