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秋雪
摘 ?要:隨著教育改革和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學生的成績不再是評價學生優劣的唯一標準,綜合能力和核心素養成為重要指標。閱讀是學生獲取知識和信息的有效途徑,寫作是表達所思所想的重要手段,學生通過閱讀和寫作進行信息和情感的輸入和輸出,二者相互依存。小學語文課堂是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寫作能力的重要場所,語文教師應該將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進行有機結合。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讀寫結合;策略
一、通過閱讀積累寫作素材
中國近代教育學家葉圣陶曾說:“閱讀是吸收,寫作是傾吐,傾吐能否合于法度,顯然與吸收有著密切的關系。”因為小學生的年齡尚小,缺乏一定的生活經歷和情感體驗,在進行寫作時經常出現不知道寫什么、內容空洞無物的問題,甚至對寫作產生了懼怕的心理。即使學生具備不錯的寫作技巧,如果沒有豐富的作文素材,也會引起寫不出文章的問題。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該采取多種手段豐富學生的閱讀量,教會學生在閱讀文章中找尋寫作素材。教師可以立足于教材內容,為學生整合與課文內容和結構相似的文章,也可以從作者入手,搜集作者的其他文學作品,使學生通過閱讀可以全面地了解這位作者的生活經歷和生活背景。也可以根據學生的語文基礎和閱讀能力,為學生推薦一些具有可讀性的文章,通過大量的閱讀,文章中出現的故事都會成為學生寫作時的素材。
語文教師在進行人教版六年級下冊《魯濱遜漂流記》一課的教學時,可以向學生推薦《魯濱遜漂流記》這本外國名著,鼓勵學生在課后自行購買并且閱讀,通過閱讀這本著作,學生可以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
二、通過閱讀學習寫作技巧
不論是教材中的閱讀文章還是教師精心篩選的文章,都是具有閱讀價值的。優秀的文章除了有大量的好句好段之外,其中的寫作手法和寫作結構也對學生的寫作極具借鑒意義。小學語文教師在鼓勵學生積累好詞好句的同時,應該教會學生學習文章的表達手法、人物和環境的描寫技巧、文章的布局結構等等,不斷完善其寫作能力和寫作技巧。小學語文教材中有很多描寫人物性格特點的文章,教師可以在帶領學生學習這些文章之后,開展有關人物形象描寫的寫作訓練。語文教材中的文體是豐富多樣的,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現代詩歌、古詩等形式的文章進行仿寫訓練。也可以采用繪本教學,語文教材中有許多結合文章內容的配圖,可以鼓勵學生進行看圖寫作或者看圖說故事的練習。
三、結語
綜上所述,閱讀和寫作是語文教學的兩大重要板塊,閱讀是吸收,寫作是傾吐,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寫作是閱讀的一種具體表現形式。小學六年級是培養學生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關鍵時期,小學語文教師應明確二者的關系,并進行有機結合,鼓勵學生通過閱讀積累寫作素材、學習表達手法、文章布局等等;通過寫作檢驗閱讀成果,從而達到寫作水平和閱讀水平協同提高的教學效果。
(責任編輯:莫唯然)
參考文獻:
[1]魯媛菊.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指導策略[J]. 小學生作文輔導(讀寫雙贏),2020(03):1.
[2]王麗金. 讀寫結合,提高小學語文寫作與閱讀教學的質量[J]. 教師,2020(04):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