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婷
摘 ?要:新課程教學理念明確指出,培養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是學科教學的最終目標,這就要求小學數學老師將解決問題教學方法引入課堂教學中,想方設法提高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教學的效率。問題解決是指學生利用所學知識對生活中問題解決的一種能力,包含對數學知識的整合和發現、探索實際生活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傳統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大部分老師都將時間與精力放到了對理論知識的講解以及學生做題能力的訓練中,讓學生認為數學就是一門解決數學題的學科,缺乏將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得到意識,難以達成對學生知識應用能力的培養。
關鍵詞: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教學效率
一、改變教學素材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中,老師僅圍繞教材中的素材展開教學,其中有些素材與時代脫節,無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優質的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教學,不僅體現在數學題目中句子的優美中,更體現在教學素材內容吸引學生注意力方面。通過對緊跟時代和學生實際生活素材的導入,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對問題進行思考和探究。
比如小麗去水果超市買水果,她計劃買一斤蘋果、一個西瓜與一個菠蘿。一斤蘋果的價錢為4元;西瓜每斤的價錢是3元,每個西瓜的重量是5斤,菠蘿的價錢是5元體格,小麗總共要帶多少錢?生活教學素材的選擇,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對問題進行更有效地理解、思考,為其順利解決問題奠定基礎。
二、發揮學生合作學習優勢,探尋問題解決方法
每一位學生都是獨特的個體,每個人身上都會有一些閃光點。學生在面對同一問題的過程中,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角度會有不同,將合作探究模式引入教學中,能夠讓學生通過發揮各自的優勢,促使學生合作效果的提升。因此,在具體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敢于放手,向學生布置合作學習的問題,讓學生在小組中通過分工合作的方式,有效解決問題,從而提升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
比如在《租車》教學中,教師可展示一道這樣的題目:本班在本周末組織全班38名學生春游,選擇大巴和面包車兩種出游方式,其中大巴能夠乘15人,租金為170元,面包車能夠乘8人,租金是110元,如何租車最劃算?在提出問題之后,學生們對自己不同的觀點進行了表達,為了找出最劃算的方式,老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的方式合作討論,讓學生在思維碰撞中對問題進行解決,提高學生合作能力。
三、利用生活實例,讓學生對問題進行解決
問題解決教學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將掌握的解決問題方法,用于對生活問題的解決之中,促使學生的實踐應用。而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中,由于老師總是以題型訓練提高學生的數學分數,使學生對解決問題的價值不了解,解決問題能力的提升效果不理想。因此,在今后解決問題的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設計一些生活性的問題,促使學生有效解決問題。
(責任編輯:鄒宇銘)
參考文獻:
[1] 莫麗萍. 淺析小學數學“解決問題的策略”板塊的教學[J]. 安徽教育科研,2021(25):43-44.
[2] 李杰. 探究提高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教學效率的方法[J]. 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1(04):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