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曉紅
摘 ?要:小組合作學習作為新時期的一種有效教學方式,隨著教育改革的推進,在我國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在很大程度上也促進了我國小學生的數學思維發展,提高了數學課堂教學質量。但是縱觀現在的小學數學小組合作教學課堂,依舊存在很多問題。本文針對小學數學小組合作的提出了一些優化建議。
關鍵詞: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學習
一、合理分配學習小組
第一,教師需要加強對小學生的分析,結合小學生的數學學習情況和實際的性格特點,合理分配學習小組,保證每一個小組中都有學習能力相對較強的學生,也有學習能力相對較弱的學生,從而實現不同層次的學習之間的相互促進,共同進步;第二,教師還需要為每一個小組都制定合適的教學目標,當小組完成了教學目標時,則需要給予相應的獎勵;第三,教師應為每一個小組都安排一個組長,讓其監督本小組成員進行學習。
二、創設問題情境,明確合作學習的目的
在小學數學教學開展過程中,教師要想保證自主探究課堂的構建質量,就必須保證學生始終圍繞著教學主題開展數學知識的深入思考與分析。例如,在學習《多邊形的面積》一課時,這節課的主要內容就是讓學生掌握比較圖形面積大小的基本方法,體驗圖形形狀的變化與面積大小變化的關系。為了讓學生在自主探究過程中能夠緊緊圍繞著教學主題,教師在開展教學時就可以依據教學內容為學生創設相應的問題情境,讓學生通過合作學習來解決教師所布置的探究任務,以明確學生的自主探究目的,保證學生的自主探究質量。通過將問題情境與合作學習進行有效的融合,可以為學生營造一個濃厚的自主探究氛圍,明確學生的自主探究方向與目的,讓學生的自主探究過程能夠始終圍繞著教學主題,以達到進一步保證學生數學課堂自主探究質量的教學目的,提升小學數學自主探究課堂的構建質量。
三、為學生提供有效指導,提高合作探究意識
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主體是學生,所以教師要讓學生進行自主探究,提高學生的合作探究意識,但是并不意味著教師可以完全撒手不管,需要在學生思考和學習遇到瓶頸時進行恰當的引導。如果教師無法扮演好引導者的身份,有可能會讓學生徹底喪失學習欲望,打擊學生自信心,讓學生放棄思考和學習,不利于課堂教學效率。教師可以讓學生在遇到難題時讓學生集思廣益,和其他小組成員積極探討,逐步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讓學生勇于迎接困難,提高學習效率。
四、結語
教師在課堂教學時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不僅需要看到它為教學帶來的效果,也需要及時預測小組合作時出現的問題。對于在小組合作時出現的問題,教師需要采用科學合理的對策,讓小組合作學習中的問題得到有效解決,讓小組合作成為教師教學的新方法,讓師生之間得到進步與成長。
(責任編輯:鄒宇銘)
參考文獻:
[1] 肖古松. 小學數學合作學習的有效性分析[J]. 新課程(下),2013(06):59.
[2] 張忠棟.小學數學合作學習的有效性分析[J]. 好家長,2016(3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