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田云?何元?馬韜?張明
摘要:2020年脫貧攻堅任務如期完成,但離鄉村全面振興還有距離。鄉村振興,教育先行,著眼目前的農村教育工作,還存在較多待解決的問題。本文在鄉村振興的背景下,主要圍繞河北省農村教育進行研究,首先介紹了河北省農村教育的發展現狀,然后分析了其存在的問題:河北省農村師資力量薄弱、農村學校布局不合理、農村學校管理水平有待提升、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以及智能化教育水平有限等問題,這些問題對河北省農村教育的優化調整起到了明顯的抑制作用。針對如何優化河北省農村教育的結構,改善其結構,提出了相關建議,包括優化農村教師資源、優化農村學校布局、規范農村教育教學管理模式、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整合優質教育資源等方法建議,促進河北省農村教育教學發展質量的提升。從而進一步深化鄉村振興戰略,促進鄉村振興下農村教育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鄉村振興;河北省;農村教育
1前言
2020年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現行標準下9899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83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12.8萬個貧困村全部出列,區域性整體貧困得到解決,完成了消除絕對貧困的艱巨任務,但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農村教育的發展是不可或缺的重點部分。發展教育是國之大計,決定著國家的未來與民族的興旺,是建設現代化強國的重要基礎,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實現教育現代化的重點在于農村教育,由于農村地區地理位置、經濟以及自然條件等因素的限制,農村教育基礎設施以及教學質量等方面嚴重落后,是教育事業中最薄弱的環節,因此提高農村教育整體水平勢在必行。對此,該論文圍繞促進河北省農村教育的提升為主題進行研究撰寫。
2河北省農村教育的發展現狀
近年來,我國隨著經濟實力的增強,鄉村教育事業在黨和國家的重視下,已經實現了由提高教育普及程度向提升教育質量、發展優質教育發展階段的轉變[1],農村教育資源分布在地理上呈現出自東北向西南逐漸衰減的特征,不同農村地區的教育資源分布不均[2]。雖然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在鄉村振興戰略推動下有所提高,但由于河北省農村地理位置偏僻,教育基礎設施不完善、交通不便利等問題,無法滿足農村居民對優質教育資源的迫切要求,出現了農村的在校生、授課教師人數下降,這使得河北省農村教育發展的弱勢進一步顯現。
3河北省農村教育教學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3.1農村師資力量薄弱
河北省許多偏遠農村地區的學校,由于工資待遇比較差,福利待遇與經濟發達城市相比,有較大的差距,因此教師來源不足,并且優質農村教師的流失情況嚴重,師資數量和質量得不到保障,一個老師身兼多職,教授多門課程的現象常在,教師之間無法分享交流教學經驗;同時學科結構性短缺[3],部分偏遠農村由于經濟條件、師資力量的薄弱缺乏專業性,無法保證教學過程的順利進行,因此被迫放棄開設音、體、美、微機等課程,制約了學生素質教育的全面發展,限制了教學質量的提升。
3.2農村學校布局不合理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城鎮化水平的不斷提升,經濟條件優渥的家庭將孩子送到城鎮學校接受更高水平的教育,因此河北省農村在校生數量減少,優質生源降低,出現了微型班級、微型學校的現象,使辦學成本提高,公共教育資源嚴重浪費。
3.3農村學校管理水平有待提升
由于河北省農村學校的人才和專家資源匱乏,因此管理水平低下,無法合理利用國家給予的優質教育資源。例如圖書館因長期無法正常開放,起不到其應發揮的作用;當多媒體設施出現問題后,缺乏專業的維修人員,不能及時進行維修,最后只能閑置。
3.4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
河北省的農村學校相對城市學校來說,農村學校數量少、規模小、競爭力小。由于投入資金的不足,河北省農村學校的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教育場所、教學設備均無法滿足農村教育的多樣化需求,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河北省農村的教學質量的發展。
3.5智能化教育水平有限
現處于大智移信云物不斷推廣的時代,城市只能授課隨處可見。但河北省很多偏遠鄉村地區學校,還停留在傳統“三尺講臺”的教學模式上,教學管理基本依靠人工和經驗進行,電腦設備并未融入到教學中,無法與城市學校共享優質的信息化教育資源,使農村學生享受不到智能化教學的好處,與城市學生受教育水平拉大差距。
4河北省農村教育教學發展的對策建議
4.1優化農村教師資源
應持續推行“三支一扶”、“農村公費師范生專項計劃”、“特崗教師”等政策的實施,解決河北農村教師來源問題,保證師資數量與質量,緩解師資力量薄弱問題。同時,提高偏遠地區農村教師的工資與福利待遇,對其在五險一金方面、職稱晉升方面給予優惠政策,降低教師的的流失率。關于學科結構性短缺問題,注重對音體美專業以及微機課程等教師的專項培養,大力引進相關專業優質教育資源,緩解一師教多科的問題。從而提高教學質量,保障課程開設的全面性以及學生素質教育的全面發展。
4.2優化農村學校布局
合理調整河北省農村學校布局,優化教育資源避免浪費。進行因地制宜戰略,根據河北各地農村學校的不同情況,對學校進行合并重組,同時配備資深教師、多媒體等教學設施,遇到故障的教學設備,應及時進行維修保養,高效利用物質和人力資源,提高資源使用效率,最大限的整合優質教育資源,緩解教育資源被閑置浪費的問題。
4.3 規范農村教育教學管理模式
河北政府要維護農村學校的合法權益,逐步完善相關的管理對策,促進教育健康發展。農村學校應大力引進和創新農村學校一體化管理方式方法,促進校園正規化管理。鄉村振興是指農村需要全面現代化[5],因此需要培養和引進不同層次的人才,從工資待遇、職稱評審[6]、五險一金等方面來吸引人才。當管理人員面對農村管理問題時,能夠及時做到對癥下藥。應與城市學校管理人員舉辦管理經驗交流活動,提高農村學校管理人員的工作水品平,進而實現河北農村學校管理質量不斷提升。
4.4把握政策機遇,整合優質教育資源
改善河北省農村學校的基礎設施建設,重視教學點設備配備、學生身心健康、校園衛生問題。教育局應設立教研團隊和經費審計小組,助推農村學校輸入優質師資。政府應出臺相關優惠政策,加大教育經費投入,改善農村學校教學條件,同時監督基礎設施建設經費的使用現象,保證學校的正常運轉。學校利用經費可建設圖書室、計算機房等,完善河北省情況,做好經費保障,避免出現教育資金被占用、貪污對人、財、物等資源的浪費等農村地區的辦學條件。
4.5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
將河北農村教育教學與物聯網、智能化、信息化、數字化、云計算相結合,讓河北農村教育教學緊跟時代潮流,使學生學會利用物聯網、云計算等平臺,與城市學生共享大數據時代的教育資源。建設智能課堂,為師生提供遠程在線教育資源。同時要加強引進和培養教育技術人才,來指導河北農村學校教育教學的智能化課堂的普及與應用,助推河北農村教育的發展。
5結 ?論
綜合來看,優質的農村教育將促進讓學生成長,使優秀的農村文化得以傳承與創新,社會得以穩定,助推鄉村振興。本文以河北省農村教育教學為研究對象。探討出河北省鄉村振興戰略實現農村的全面現代化,依賴于產業振興同時,文化教育振興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河北農村文化傳統與其他地區的文化一樣,優缺并存,不除糟粕,不取精華,鄉村振興難以實現。實現鄉村基礎教育振興,必須完善農村教育教學的基礎設施建設、師資力量、管理水平等方面,大力提倡農村學校開展文化教育創新活動,推動河北省農村現代化和城鎮化的進步,積極有效的推動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為促進河北省農村教育教學的發展提供了有效的參考。
參考文獻:
[1] 劉學東,黃正平.新時代我國教育現代化建設的困境與突破——首屆“南京·長江教育論壇”綜述[J].江蘇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9, 35(01):48-51.
[2] 趙林,吳殿廷,王志慧,曲魯平,于偉.中國農村基礎教育資源配置的時空格局與影響因素[J].經濟地理,2018,38(11):39-49.
[3] 蘇鵬舉,張斌,王海福.新時期我國農村師資流動及流失問題研究[J]. 黑龍江教師發展學院學報,2020,39(01):29-33.
[4] 任曉玲,嚴仲連.誰更愿意到農村幼兒園任教——基于1264名高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調查[J].現代教育管理,2019(5):101-106.
[5] 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0年) [EB/OL].http://www.gov.cn/zhengce/2018-09/26/content_5325534.htm.
[6] 閔正明.鄉村教育振興戰略下農村小規模學校教師生存狀況調查研究[D].黃岡:黃岡師范學院,2019:50-55.
[7] 張曦,劉艷春,高優優.教育公益發展農村學前教 育的新思路——基于貴州省希望童園項目的個案分析 [J].湖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9,39(4): 134-139.
作者簡介:梅田云(1996—)女,漢族,河北邢臺人,河北科技師范學院碩士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農村發展(06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