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發容
摘要:在課程改革環境下,小學體育與健康教學有了新的發展要求。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激發學生的體育運動積極性,培養學生終身運動意識。
關鍵詞:小學體育課;教學方法;創新策略;
引言
新時代我國提高了對小學體育教學的重視程度,對于小學體育課程的標準越來越高,要求也越來越多,希望能夠對提升體育教學質量產生積極影響,進一步促進體育事業的發展。目前我國體育教育的發展現狀是很多學校基于學生學業壓力比較大,取消了體育學科的設置,讓學生全身心投入學習中,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學生的放松時間,導致很多學生缺乏體育鍛煉,身體抵抗力低下,不利于學生良好學習狀態的保持。
一、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
在小學體育與健康教學中,良好的教學氛圍營造是至關重要的。在此過程中,教師需要選擇科學、合適的教學方式,使師生關系更加和諧融洽,鼓勵學生與教師積極交流互動。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更多地創造與學生交流的機會,更多地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以及學習狀況,針對學生存在的問題給予適當的點撥和引導,讓每一個學生都有所收獲,使每一個學生都更加信賴體育教師,并積極參與體育教學活動。
二、游戲教學法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創新教學方法,教學方法要多樣化、多元化,采用多種教學方式相結合的原則進行教學。愛玩是學生的天性,因此,教師可以采用游戲教學模式,增加課堂的娛樂性,使學生樂于上體育課,不僅可以完成教學任務,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在日常的體育教學中,我十分重視游戲化的教學模式。從實際情況來看,體育游戲無疑是小學生非常喜歡的一種內容。以“足球”運動中的“腳內側傳球”動作為例,對于學生來說,單一的傳球練習無疑是比較枯燥的。因此,我利用課堂游戲組織了教學活動。具體來講,我首先組織學生在操場中央圍成了一個大圈,并在圈中任意放置了一些障礙物。然后,由任意一名學生用腳內側傳球的方式發球。接到球的學生需要用同樣的方式繼續將球傳出。在傳球過程中,要做到傳球動作標準,并且傳出的球不能碰到障礙物,否則即被淘汰。最終,通過這種寓教于樂的學習方式,不但鞏固了學生的所學,而且使學生產生了主動參與足球運動的意愿。
三、個性化的教學模式
在新時期,以往十分單一的小學體育教學模式已然無法適應學生的實際需求了。為此,小學體育教師也應及時調整教學思路,與時俱進,跟隨時代與素質教育發展的步伐和要求,不斷地進行教學模式的創新,豐富當前的教學內容,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和需求,充分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并設計多元化的教學模式,幫助學生從多個角度深入了解和感受體育運動的重要性,同時,也從不同的體育運動和訓練項目中發現自己的不足。另外,體育教師還可以充分結合小學生的性格特點,定期舉辦各種形式的體育活動或體育競賽等等,給予學生一個表現自己的舞臺和機會,還可以恰當地增設一些與民族特色相結合的傳統體育活動項目,如扔沙包、滾鐵環等,讓學生逐漸從各種形式新穎的活動中認識到進行體育鍛煉的必要性,通過實踐的方式切實實現體育教學的目標。
四、小組練習,培養團隊意識
體育老師可以在完成技能教學之后,即對學生進行小組劃分,進而引導學生進行小組練習。在進行小組劃分時,要保證小組成員之間的差異性,唯此才能保證小組練習教學作用效果的發揮。其次,在完成小組劃分之后,要對各學生小組提出練習要求,比如對不同跑步技能的掌握程度等,以幫助學生小組明確自身鍛煉和練習的方向。在各組完成練習之后,體育老師便可以以組為單位,對不同小組以及組內學生進行考核,此時考核的重點不僅是學生對于體育技能的掌握,同時還包括學生小組內對技能掌握的人數,即小組內對跑步技能掌握人數越多,則說明該小組內團隊意識越強。
五、培養學生良好的運動習慣
小學體育教學的重要作用是幫助小學生鍛煉身體,提高身體素質,培養其自我鍛煉的意識。目前大部分學校的體育課程是一周一節課,一節課40分鐘的結構安排,這40分鐘時間如果利用不當,學生的鍛煉時間非常有限,則無法充分發揮體育課的作用。為此要想體育課的作用充分發揮,真正促進學生整體身體素質的提高,需要讓學生養成日常鍛煉的好習慣,利用好課下的時間。可以適當使用一些健身軟件,教師在上面預留出鍛煉任務,組織學生每天在微信群里打卡。寒暑假期間,由于缺乏良好的時間規劃,很多學生在這一兩個月作息嚴重失調。體育鍛煉的缺乏,再加上不健康的飲食習慣,會導致這段時間學生的身體素質直線下降,體育教師需要承擔起監督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職責。
六、完善教學評價,強化教學效果
一般來說,我在多元化評價中會重點關注以下幾項內容:第一,多元化評價主體。除了由教師點評總結之外,我還會組織學生進行自我反思和相互評價,以此來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第二,多元化評價內容。除了學生的學習結果之外,我還會充分關注學生的學習態度、合作意識等方面的表現。第三,多元化評價手段。教學評價主要有形成性評價、總結性評價、診斷性評價等多種方式。而在不同的教學環節,我會選擇性地使用不同的評價手段。
結束語
總而言之,增強小學生的身體素質,促進其全面發展,是當前小學體育教學中最為重要的教學任務和教學目標,因此,教師應該對體育教學方式進行合理的創新,調動學生對于體育鍛煉的興趣和熱情,采取靈活的教學組織形式,與多元化的教學模式等,完善學生對于體育運動的認識和理解,提升小學體育課程教學的質量和效率,促進我國體育教育事業的長足發展。
參考文獻
[1]陳沂.小學體育課教學內容創新與體育技能的培養[J].考試與評價,2020(12):51-52.
[2]陳玉霞.淺談小學體育課教學模式[J].中國校外教育,2020(12):11.
[3]張得全.小學體育課教學有效性的提升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20,6(02):1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