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曉
長期以來,中小學班主任責任重、工作量大、事情雜、成就感低等問題十分突出,很多教師將班主任崗位視為“燙手山芋”,一些學校出現“班主任荒”的現象,為班主任“減負、加薪、劃責”的呼聲日隆。中小學班主任除了與其他科任教師一樣要承擔正常的教學任務,還要負責日常班務、學生德育、學生安全等方方面面的工作,要協調與教務、后勤、團委、家長等校內外各方的關系。可以說,學校教育教學的“千頭萬緒”都要通過班主任這根線串聯起來。班主任每天忙得團團轉,如果再遇到突發事件或臨時的工作安排更是分身乏術。中小學校領導要明確班主任工作的職責和邊界,規范班主任工作流程,組織班主任研討班級管理工作,合理安排班主任的工作量,盡可能減少班主任的工作負擔,帶動班主任不斷更新班級管理理念,提高班級管理水平,讓班主任獲得職業成就感和幸福感。
首先,明確班主任工作的職責和邊界,給班主任“松綁”。班主任管理工作上的“無限責任制”讓班主任身心俱疲。在學校管理層層壓實的要求下,班主任成為班級的“保姆”,事無巨細都要過問,繁瑣的班級管理事務像一張巨網困住了班主任。為此,中小學校要明確班主任的崗位職責和工作邊界,列出哪些事務是班主任需要處理的,哪些事務應該分解給其他職能部門。如針對防疫、安全教育、法制教育、校服征訂、報刊征訂這些工作職責,學校可成立由年輕教師和學生組成的學生工作服務部,由學生工作服務部完成傳遞信息等工作。學校職能部門要增強服務意識,少讓班主任跑腿、操心。
其次,規范班主任工作流程,提高班主任工作效益。班主任工作量大而繁瑣,如果班主任對班級管理工作缺乏規劃與預設,而采取“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的無序工作方式,肯定會感到措手不及和壓力沉重。學校有必要對班主任的具體工作內容進行分類,找到共性問題和解決方法,讓班級管理工作井然有序地進行。南寧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鄧云斌、李紅曾提出用工作流程圖呈現常規班級管理工作的內容,并為此設計了班主任工作概覽流程圖、學生突發傷害事件應急處理流程圖等(詳見本刊2020年第5期),學校可借鑒此方法,建立本校班主任工作流程圖,幫助班主任形成系統的工作思維,有條不紊地完成班級管理工作。南寧市鳳翔路小學將班主任工作中的常見問題進行了分類,將常見問題分成班級常規管理、行為習慣養成、問題學生教育、班級突發事件處理、家校合作溝通、班級特色呈現6個方面,并針對這些問題組織班主任討論交流、總結經驗(詳見本刊2021年37期),他們還對班級工作進行了系統化和分類化處理,讓班級管理更為清晰、科學、高效。
再次,減少班主任的教學工作量,給班主任充分的班級管理時間。2009年《中小學班主任工作規定》中指出:“教師擔任班主任期間應將班主任工作作為主業。”“班主任工作量按當地教師標準課時工作量的一半計入教師基本工作量。各地要合理安排班主任的課時工作量,確保班主任做好班級管理工作。”一些學校在執行此文件時存在一定的偏差,并未因為教師擔任班主任而相應地減少其教學工作量。中小學校應切實根據文件的要求,將班主任管理工作按當地教師標準課時工作量的一半計入教師基本工作量,減少班主任的教學任務。
最后,引導班主任更新管理觀念,學會自我“減負”。有些班主任看上去忙忙碌碌卻收效甚微,有的班主任看起來工作不太費力卻取得良好的工作成效。科學有效的管理方法是班級管理工作的“金鑰匙”,學校要開展系統、有針對性的班主任培訓,幫助班主任更新管理觀念,學會自我“減負”。一是讓班主任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選拔有能力的班干部,培養具有管理意識和管理水平的班干部群體,形成層次分明的立體型班級管理結構,善于“管放結合”,從而培養學生的獨立自主意識,減少班主任的工作量。二是讓班主任意識到要發揮科任教師的作用,與科任教師組成班級管理團隊,與科任教師一起完成某些事務性工作,從而相應地減少自身的工作量,也在觀念碰撞中生成管理智慧。三是讓班主任重視家校合作,調動家長參與管理的積極性,將原本屬于家庭教育的責任交還給家長。四是引導班主任學會自己排解精神壓力,避免全程監控學生。只要班集體走向正軌,學生學習自律性不斷提高,班主任就無需時刻緊繃神經。
此外,中小學校可定期對班主任進行心理疏導培訓,減輕班主任的思想壓力;允許班主任在某些時段不坐班,增加班主任的閑暇時間,讓班主任有時間對班級管理方法策略進行深度思考;加強對班主任的表彰,健全班主任榮譽制度;開展班主任節等活動,提升班主任的幸福感。中小學校要在各方面為班主任開展班級管理工作提供保障,多為班主任著想,推動班主任追求自己的專業發展,成為學生管理、班級管理的行家里手,更好地做學生的引路人。
(責編 楊 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