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勝
摘要:在學校體育改革不斷深入的背景下,初中體育在學校教學中越來越重要。中長跑作為初中體育教學中的必修項目,也是我市多年來體育中考必考項目,中長跑對提升學生的身體機能,鍛煉學生的意志品質有著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初中體育中長跑的教學方式比較單一、乏味,而且都是以高負荷的運動量為主,容易引起學生的逆反心理,使得課堂教學效率不高。因此,提升課堂教學質量是當前中長跑教學亟須研究的方向。
關鍵詞:初中;體育;中長跑;節奏訓練
引言
自從體育被納入中考后,初中體育教師普遍開始重視對學生跑、跳、投三個基礎田徑項目的訓練。特別是對于中長跑項目,教師投入的精力比較大。主要原因是相比于立定跳遠、投擲類項目,中長跑成績的提升需要學生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對學生意志品質的要求比較高,且見效比較慢、成績容易下滑,需要長期堅持。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師生付出了大量努力后,中長跑教學的效果并不如預期。對此,筆者結合教學經驗,談談自己的看法并提出建議。
初中體育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忽略技能培養。其實體育教師都受過專業的訓練,對中長跑需要一些專項的技能支撐(比如,步幅、速率、姿態、呼吸等)是很清楚的。但在教學中,不少教師不太重視對學生進行技能訓練,大多只是簡單地提示學生相關技能。原因是,教師認為初中體育教學是非專業目標的,以達標為目的的話,即便沒有技能支撐,學生經過艱苦訓練也能達標,而且大多初中學生缺少專業體育的“天賦”,向他們傳授技能相對比較麻煩,所以還不如向“苦練”要成績。(二)、忽視心理品質。中長跑無論是考試、比賽還是日常訓練,都對學生的心理、意志品質有相當高的要求。這是與田賽項目有明顯區別的。但當下,認為不應該干預學生的心理、品質的體育教師不在少數。他們簡單地認為:學生參與這個項目,就應該有對應的品質和心理,而且新課程改革強調通過體育教學培養學生的素養,其中就包括心理和品質,那么正好可以利用苦練來培養學生的意志品質。這種思想似乎很有道理,但其實是不科學的。(三)、省略機能訓練在對運動機能的需求上,中長跑也與跳躍、投擲以及短跑有著明顯的區別。雖然這些項目都需要肌肉力量,但力量的類型不同,跳、投、短跑都是短肌肉纖維力量,而中長跑是長肌肉纖維力量。此外,中長跑對柔韌性有相當高的要求,這對步幅、動作舒展度有影響。還有,跳、投、短跑是無氧運動,而中長跑是有氧運動,對學生的呼吸系統也有較高要求。這些專業常識,教師并不是不知道,而是像對待技能的態度一樣,認為初中體育是非專業的,而直接省略對學生運動機能的訓練。
在初中體育教學中開展中長跑訓練的意義
2.1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
近年來,學生的身體健康成為學校和家長關注的重點。中長跑是體育教學中的基礎項目,也是很適合人體鍛煉的活動。在中長跑訓練中,學生的身體得到鍛煉,并且處于一個放松的狀態。人的身心是相連的,如果身體狀態處于比較輕松的狀態,那么心理狀態也會比較健康。在初中教育發展的過程中,學生已經具備獨立的思考能力,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影響著學習效果。因此,加強學生的中長跑訓練,不僅是為了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也是為了讓學生更好地學習。教育學家和心理學家做過研究探討,人在輕松的狀態下,學習的效果是最好的。加強初中生的體育訓練,能有效提高他們的學習效果。
2.2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文化是社會發展的基礎,科技是社會進步的力量。在社會發展中,專業人才并不稀奇,對社會影響最深的是綜合型人才。在教學過程中,學校片面地注重文化教學,并不利于教育可持續發展。在初中教學中開展體育教學,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在學習中的自主學習能力,對學生后期的發展也有著重要的影響。
初中體育教學中長跑訓練的策略
3.1融入學生訓練中,以身作則引導學生訓練
初中學生運動基礎普遍較弱,對一些跑步技巧的掌握也不熟練,需要教師通過演示的方式幫助其更好地掌握中長跑運動中控制節奏的方法。首先,教師可以挑選一些跑步節奏控制較好的學生領隊。其次,教師自己作為領頭羊參與到學生的中長跑訓練中。在跑步訓練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口令提醒學生均勻呼吸、控制跑步節奏和速度以及擺臂幅度,幫助學生更好地協調身體,使學生在教師的示范和帶領下逐漸熟悉呼吸、節奏控制。長此以往,即使沒有教師的演示和口號,學生也可以根據身體狀態調節跑步節奏,直至跑步順利完成。整個訓練過程不僅增強了師生之間的情感,還潛移默化培養了學生的毅力和耐力,為將來的健康發展打好基礎。
3.2培養意志品質
中長跑運動與意志品質是相互作用的關系。一方面,通過中長跑運動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意志品質,而反過來,中長跑需要意志品質的支撐,學生缺少意志品質的時候,訓練質量則得不到保證。因而,教師既要通過中長跑來培養學生的意志品質,又要為了中長跑的有效訓練而培養學生的意志品質。這樣一來,僅靠中長跑訓練是不能達到預期效果的。因此,建議教師從兩個方面著手。第一,利用中長跑訓練活動培養學生的意志品質。要注意的是,不能硬性要求學生堅持長期完成大運動量訓練來實現這個目的,而是要從運動心理學上考慮,采用波段式訓練方法,即每周安排學生進行一次超量訓練,例如,通常是對學生進行1000米到1500米的訓練,教師可以每周用一節課讓學生進行3000到5000米的練習。這種超量訓練要間隔地進行,一次超量訓練后,要給學生一周的恢復時間,這樣對學生進行意志品質的培養,效果要比持續大量訓練要好得多。而且下面所談及的身體機能訓練,也會用到這個方法,其還符合體能超量恢復原理。第二,榜樣、事跡激勵法。初中階段的學生開始出現追星現象,有崇拜偶像的心理,其中并不僅僅有影視明星,也有體育明星。利用初中學生這個特點,教師選擇一些他們喜歡的體育明星,不一定是田徑運動類的,可以是世界著名的足球、籃球運動員,我國在世界上占優勢地位運動項目的頂尖運動員。在教室內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這些運動員所取得的成績、比賽時的風采,然后向學生介紹這些運動員取得優異成績是由于他們付出超出常人的努力。用榜樣的感召力,激發學生的效仿心理,培養其意志品質發展。這種策略的教育效果也是非常明顯的,并不亞于操場上的超量運動訓練。
3.3訓練機能技巧
首先,針對中長跑運動的特征,對初中學生的相關身體機能進行專項訓練,主要關注三個內容:身體柔韌性訓練、肌肉力量訓練、心肺功能訓練。而在項目運動技巧方面,針對初中學生比較集中的問題,教師可重點關注跑步姿態(重心不穩,腰腹松垮,發力效率低,容易疲勞)、步幅步頻(起跑階段步幅小、頻率過快,體能分配不合理,沖刺階段體能下降、步幅步頻紊亂)、供氧(后半程,特別是達到極限閾值時,頭部歪斜、呼吸不暢、呼吸節奏過快、深度不夠造成供氧不足)等方面。對學生進行運動機能和運動技巧的專項訓練,可以使其快速提升成績并建立信心。其次,注重學生中長跑的“極點”,使學生了解中長跑的生理特點,增加學生戰勝困難的信心,在中長跑的過程中,出現身體不適應的生理現象,特別是“極點"現象往往使學生失去信心。教師應及時向學生講明出現“極點"現象的原因、時間及過程,了解中長跑的生理特點,這樣學生在了解了這是一種正?,F象,每個人都會產生時,就會減少以至消除學生對中長跑的畏懼心理,保持鍛煉的積極性。而且,機能訓練和技巧講授過程往往比跑圈訓練要輕松得多,多組織一些這樣的教學,還可起到調節學生訓練節奏、保護學生運動心理的作用。至于這些方面的具體方法,體育教師都比較熟悉,這里就不再贅述。
結束語
中長跑教學對學生發展身體素質有著重要的意義。教師在開展中長跑教學時要敢于創新,善于抓住中長跑的特點,精選教學內容,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通過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使學生擺脫對中長跑的恐懼,逐步提高學生的運動水平,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意志品質。
參考文獻
[1]鄭超.初中體育教學的中長跑訓練教學方法[J].教育界,2021(07):64-65.
[2]吳旭鋒.初中體育中長跑教學特點及訓練方法初探[J].當代體育科技,2020,10(25):61-62+65.
[3]王海寧.初中體育教學的中長跑訓練教學方法思考[J].田徑,2020(09):23-24.
[4]彭開琴.試論初中體育教學的中長跑訓練教學方法及其策略[A].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課堂教學教育改革專題研討會論文集[C].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2.
[5]鐘元海.初中體育教學的中長跑訓練教學方法及其策略分析[A].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教育科學研究所.2020年教育創新網絡研討會論文集[C].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教育科學研究所: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教育科學研究所,2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