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琦
摘要:古詩詞、散文及小說是經典誦讀的重要資源之一,在誦讀的過程中,小學生可以從中認識古代詩詞的多種含義,同時也可以由此來了解文中所處時代背景及作者的情感與意圖。從而對學生的思想品行及對詩詞的美感具有良好的提高,同時,經典誦讀的內容不僅承載了中華民族的文化歷史,還是記錄著中華文明的成長歷程,在經典誦讀過程中,學生可以充分領略到中華文明的魅力,培養學生強大的民族自豪感,讓唯美的中華文明不斷的傳承下去。
關鍵字:經典誦讀;小學語文;實施
前言:在當前快速發展的社會中,一些所謂的“快餐文化”迅速崛起,利用娛樂與時尚通過信息化的網絡迅速普及,由于“快餐文化”的簡明易懂,并充滿了輕松娛樂的氣息,深受民眾的喜愛。但受其影響,經典著作的學習受到了極大的沖擊,由于古文本身學習難度較高,其中所包含的內容極具繁復性,使得大部分學生在學習時針對一句話都要絞盡腦汁的去分析、拆解,極其嚴重的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興致。但由于經典古文對語文啟蒙的過程具有重要的意義,是打造小學生系統學習模式與增強閱讀水平的重要途徑,因此,經典誦讀在小學階段的實施是極具重要意義的。
一、經典誦讀在小學語文中實施的重要意義
小學階段是為小學生奠定基礎,打造小學生學習能力的階段,在這個階段中,小學生的好奇心較為旺盛,對于學習也處于一種積極的態度,是對學生智力啟蒙與開發的重要時期。同時對于一些是非分辨的能力也較低,易于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響,無法養成良好學習習慣。而經典著作中富含豐富情感、道德、習慣、正能量及語文知識,可以有效的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與堅定的品性,極大的培養學生良好的人生觀及價值觀,幫助學生養成端正的品行與健康的思想。
二、經典誦讀在小學語文中的實施策略
(一)以情境導入引導學生展開經典誦讀
經典著作的誦讀內容大多都以古文的形式來書寫的,這對于小學生的理解能力來說具有一定的困難。小學生在閱讀時,由于對其內容理解不充分,對其內容的斷句、詞組方式都極為陌生,極為容易走向錯誤的方向理解。由于不能夠深入的理解內容,小學生在誦讀之時,經常會以“一個字一個字的往外蹦”的方式來進行誦讀,這種誦讀效果極為低下,甚至小學生知識將字連起來念出來而已,并不理解其中含義。為此,在誦讀時,教師要讓小學生在一定程度上理解誦讀內容。
例如:教師在實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的教學時,為了使小學生能夠對古詩中的含義具有一定程度上的理解,教師在讓小學生在展開誦讀之時,首先為小學生淺顯的講解一下,隨后利用多媒體或演繹的方式營造詩中所描繪的情境,讓小學生在所營造出來的情景中進行誦讀,使其身處其中感受詩中所描繪的情感、環境等諸多內涵。隨后教師在進行深入的講解與教學,這樣可以讓學生更為透徹的理解誦讀內容,提高經典著作的學習效果。通過情境的幫助,讓小學生在誦讀的過程中以更好的狀態來展開[1]。
(二)實施合作學習,反復研究誦讀或傾聽經典古文
中國的大部分經典著作都具有一定的韻律,其中以古詩詞為最,更有甚者被稱為詩歌,因此,多數的古代著作在誦讀時都朗朗上口,具有獨特的韻味。情感是誦讀中的重要內涵,可以說是誦讀的靈魂所在,沒有情感的誦讀只能說是“讀字”。為此,在組織小學生展開誦讀時,教師要組織小學生反復的展開誦讀,不僅可以充分的學習其中所包含的知識,同時,根據其中知識可以優化誦讀效果,加深其中的情感內涵。
例如:教師在實施《送元二使安西》的教學時,為了讓小學生在誦讀之時對其內容賦予更高情感內涵,教師組織小學生展開合作學習,讓小學生以四至五人為單位組成學習小組,在合作學習時,每個組員輪換誦讀,當一個組員完成誦讀時,其他組員為其指出其中問題。同時,通過該組員的誦讀完善自身的誦讀效果,經過不斷的推敲,小學生對于誦讀會更加的得心應手。通過反復的誦讀與傾聽,對于小學生的誦讀效果具有良好的提升[2]。
(三)書寫讀后總結,增強經典誦讀內容的理解與記憶
人的記憶會經過時間的推移,其內容也會不斷的更新迭代,在誦讀的過程中小學生固然可以獲得其中所富含的各種知識與內涵的理解,但若不進行鞏固強化,這些通過誦讀所獲得的知識會被新學習的內容所代替,致使其將之前通過誦讀所獲得的知識“拋到腦后”,進而無法記起,白白浪費了努力的過程。為此,教師要在小學生完成對經典著作的學習和誦讀時,要及時的對小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強化。
例如:教師在實施《長相思》的教學時,為了讓小學生更好的記憶誦讀內容與學習成果,教師要利用書寫讀后感或筆記的方式來強化小學生對于學習成果的強化,使其將誦讀內容和其中具有的含義牢牢的記錄在心中,避免其由于時間的推移或知識的更新迭代而忘記所學成果。要讓小學生在只看誦讀內容就可以將其中所富含的釋義寫出來,使其高度的理解誦讀內容,使其不容易忘記。通過強化記憶,可以有效增強小學生的誦讀成果[3]。
結語:綜上所述,經典誦讀具有一定的重要意義,其誦讀成果不容忽視,小學語文教師在實施靜定著作的過程中,要利用一切能夠利用的方式,讓小學生對誦讀內容具有一定的理解,便于其能夠順利的完成誦讀。而在其能夠順利的完成誦讀后,要積極的督促其進行反復誦讀,提高誦讀效果,讓小學生充分其中的豐富知識。最后利用書寫筆記或讀后感的方式來強化小學生的記憶,固化學習成果。
參考文獻:
[1]曾鳳林.傳誦經典 ?感悟人文――小學語文教學中的誦讀經典教學分析[J].名師在線,2021(25):14-15.
[2]黃婕.探析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經典誦讀活動的策略[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1(08):75-76.
[3]張光華.有效利用經典誦讀提升小學生語文素養實踐研究[J].學周刊,2021(24):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