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音樂凝結著人們美好的情感,可以呈現出豐富多彩的藝術表現形式。作為一種十分著名的現代音樂表演方式,鋼琴演奏不僅需要演奏者熟練掌握鋼琴演奏的技巧,更需要演奏者展現出獨特的觸鍵技巧和音色效果。正確觸摸琴鍵,靈活運用技巧,才能讓鋼琴呈現出最佳音色效果。
關鍵詞:鋼琴演奏;觸鍵技巧;音色效果;
引言:
鋼琴演奏不僅可以準確詮釋音樂,還能讓演奏者掌握更多的演奏技巧,進而讓鋼琴演奏表現出更好的效果。且在鋼琴演奏過程中,觸摸琴鍵技巧深深影響著鋼琴演奏的效果,好的技巧讓鋼琴演奏的音效達到最佳。因此,鋼琴演奏人員需要不斷提升演奏水平、提升心理素質,才能讓我國的音樂事業得到迅速發展。
一、鋼琴演奏中觸鍵技巧分析
人們的生活離不開音樂藝術的熏陶。沒有藝術,人們的生活將會變得索然無味、黯淡無光。在演奏鋼琴過程中,鋼琴演奏可以給人們帶來良好的音樂,但鋼琴的演奏技巧可以間接決定鋼琴音色的效果。社會的發展影響著人們的審美情趣,同樣也在影響著人們的創新力。而在這基礎上,鋼琴演奏方法隨著時代也在進行著不斷的變換,演奏人員的演奏風格更是向著多樣性進行發展。當前鋼琴演奏方法變化多樣,壓力觸鍵也各式各樣,不過整體上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一)高抬指彈法
鋼琴演奏不同的曲目,演奏觸鍵指法也會不同。抒情類的鋼琴曲觸鍵,往往習慣運用高抬指法。要想學會這種鋼琴指法,演奏者還需在高彈指練習過程中盡量放松下來,避免出現僵硬、緊張、變形等情況。保持放松的狀態可以避免演奏的效果差強人意的情況出現。在演奏過程中,鋼琴演奏者最好可以端正坐姿,手臂下滑,這樣讓手指的配合可以更加協調,配合越協調,使用高彈指法也就更順利,彈奏出來的曲目自然也更流暢。
(二)不拾指彈法
演奏者除了一些基本的高彈指法外,還需具備在鋼琴演奏中表現出的最佳演繹效果的能力。只是不論是初學者還是鋼琴演奏者,都盡量保持輕松自然,才能讓不彈指法演奏起來更加的輕松自然。在運用節奏對比相對輕松愉快的曲目后,不抬彈指法也可以充分發揮鋼琴本身的魅力,讓鋼琴音效呈現出不同的轉換效果。不過在確保手指重力的情況下,手指力度的穩定性也需及時轉換,才能得到更好的促進作用。
二、提升鋼琴演奏中音色效果的方式
(一)提升演奏者的心理素質
在實際演奏鋼琴過程中,演奏者要用自己高超的技巧呈現出自己內心的情感世界。一般心境淡薄的人,琴音呈現出來的世界也同樣流而不俗;反之喜好追名逐利的人,彈出來的也多是俗氣之音。正因如此,演奏者應盡量在演奏時保持輕松愉快的心情,盡量讓自己的演奏更加完美。在學習演奏過程中,可以盡量選擇一些經典的鋼琴曲子作為學習案例,在模仿的基礎上進行創新和實踐。比如在欣賞貝多芬《命運交響曲》的時候,可知其中所包含的藝術價值。通過聆聽這知名樂曲,理解作品中所包含的內涵情感,體會經典音樂作品的魅力。而演奏者對音樂的內涵理解的更高,對樂曲中的內涵自然也挖掘的越多,演奏出來的音色才會更加動聽。
(二)提升演奏者的個人素質
演奏者的個人素質會決定演奏音樂的表達方式,更會影響到鋼琴演奏的音色效果。且演奏者個人的演奏技巧、肢體語言等,都包含演奏過程中的換氣、對比效果等。整個演奏流程中,演奏者必須要具備最完整的演奏意識,這樣才能讓曲目變得更流暢。且演奏者在演奏曲目之前,要深刻理解曲目中所表達的深刻情感。只有真正理解曲目的深刻情感,再經過不斷的練習,才能大幅度提升鋼琴技能,對鋼琴演奏的音色掌控也將會變得更好。
(三)踏板對音色效果的影響
鋼琴中一般都會有兩個踏板。左側的踏板可以讓音聲更柔和,右側的踏板則可以延長原本的音調。因此,在整個演奏鋼琴中,演奏者要懂得利用踏板彈奏出和諧的樂曲。也忌諱在演奏過程中出現音律不協調、音色不連續等各種情況的發生。音色不連續的情況發生在演奏期間,無疑會讓原本完美的演奏效果大大折扣。再者,每一位演奏者的風格都是不同的,因此對踏板的運用能力自然會有所不同。在開始演奏之前,演奏人員先將曲目的內涵進行深入挖掘。等將曲目情感領悟清楚,細節掌握好,并將曲目的風格和特點總結概括出來后,演奏者再開始嘗試演奏。只有做好這些準備,演奏者才能確定自己的演奏風格,明白自己所演奏曲目所表達的深刻情感,進而提升自己的演奏效果。當然,除了看透曲目外,演奏者的心情也同樣會決定演奏的效果。
三、結束語
鋼琴曲是深受人們喜愛的西方樂之一。在無數樂器當中,表現力最強的還是鋼琴。在很多場合,鋼琴演奏都成為人們常選樂器。不過要想學好鋼琴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畢竟不同的觸鍵,會演出不一樣的音色效果,表現出不一樣的曲目風格。因此,投入演奏者自己的情感,提升自身的心理素質,才能在觀眾面前展現出最佳演示效果。
參考文獻
[1] 王雯;鋼琴演奏中的觸鍵技巧對音色效果的影響[J];戲劇之家;2018(18).
[2]喬文;試析鋼琴演奏中的觸鍵技巧與音色效果[J];戲劇之家;2019(05):67.
作者簡介:王薈慧 女 漢族 1994年11月出生,碩士研究生學歷,鋼琴表演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