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青青
世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每一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無可替代的。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獨特的性格,作為一名教師,要了解和理解自己的孩子,才能夠更好地教育孩子。不同的性格存在不同的差異,但絕對沒有好壞之分,雖然外向型性格的孩子相對更受歡迎,內(nèi)向型的孩子也擁有自己獨特的長處和優(yōu)勢。孩子不同的性格代表了不同的氣質(zhì),必須針對孩子不同的特點因材施教,才能把孩子真正培養(yǎng)成自信優(yōu)秀的人才。尊重孩子就要尊重孩子的個體差異,尊重孩子自己的發(fā)展水平。在進入幼兒園的實際工作中,我深深體會到:尊重幼兒,對幼兒進行賞識教育,是促使孩子性格開明、形成自信、走向成功的一個持續(xù)、漸進的過程,同時也表現(xiàn)出一定的階段性特征。
在我們所帶的班級中肯定有部分幼兒特別的乖巧、招人喜歡;也有部分幼兒性格強、攻擊行為嚴(yán)重,愛惹事生非,特別讓人頭疼。可我們該如何對待幼兒的能力差異,尤其是部分能力相對較弱的孩子呢?教師不能聽之任之、袖手旁觀,而應(yīng)該清楚每個幼兒自己原有的水平,全面了解他們的差異。而我們班就有這么一位讓人頭疼的喜歡“逃班”的孩子木木。
片段一:
這一天在上集體活動的時候,小朋友們?nèi)褙炞ⅲ牭檬终J真,課堂氛圍十分融洽。可就是越融洽的時候,我們班的木木可就坐不住了,下位轉(zhuǎn)轉(zhuǎn)走走,玩玩這個玩具,看看那個東西,就是坐不下來,這可讓我急壞了,又不能不停地點名提醒他,不然破壞了課堂的氛圍;也不能不管不顧他,放任他在課堂上隨意亂動影響到其他小朋友上了的注意力。這時到了提問的環(huán)節(jié),我提出了一個問題,這時很多小朋友都舉起了小手,木木一邊舉手一邊走到了我面前,而我面對這樣的破壞課堂秩序的行為,進行了批評,并請他回座位,然后繼續(xù)請下一個小朋友回答問題。木木當(dāng)時就不樂意了,小手一指,“我不喜歡你了,我要離班出走!”說著就打開了教室門跑了出去!這是木木的第一次“逃班出走”!
片段分析:
在日常的生活活動當(dāng)中,因班級幼兒人數(shù)較多,老師平均給到每個孩子的關(guān)注都是差不多的!而木木在家里是獨生子女,是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圍在中心的焦點,面對這樣的差異木木一時之間難以理解,所以他似乎是想在課堂上引起我的注意,讓我時刻點到他的名字,希望老師能多多關(guān)注到他。
措施與反思:
其實這樣的孩子剛開始只是想要獲得老師的關(guān)注,但總是因為他太過調(diào)皮,而覺得不喜歡。其實后面可以從其他方面入手,對他多進行一定的觀察,相信通過足夠的耐心觀察,一定會發(fā)現(xiàn)他的閃光點,從而去喜歡去欣賞他的好。并在學(xué)習(xí)方面,給予他足夠的關(guān)注及機會,或許他可能會好一些。
片段二:
又到了娃娃家的角色游戲時間啦,像往常一樣,小朋友們自由搭配為一家去進行游戲,今天的木木格外的積極,想要去玩娃娃家,他找到了班上一個男孩子——懿懿一起去玩娃娃家,但是這時懿懿說:“我不想和木木一家,我想和XXX一家。”木木臉上有了些不開心的痕跡,他又去找遲遲,想要問問他愿不愿意一起玩娃娃家。沒想到遲遲也不愿意,拒絕了他。結(jié)果他自己一個人在一旁玩了起來。不一會兒,告狀的聲音此起彼伏,“老師。木木推翻了我們家的圍墻!”“老師,木木在踢我們的寶寶!”“老師,木木搶我們的玩具!”看到木木,頭疼的我只好將他安排圖書角去閱讀書籍,但是他卻不愿意,小手一抱,嘴巴一撅,“哼,我不要跟你們一起玩了,我要離班出走!”說完拔腿就跑了。這是他的第二次離班出走了!
片段分析:
幼兒最擅長的就是模仿,她們喜歡學(xué)習(xí)別人,特別是大人、老師的話。因此,作為一名年輕教師,面對這樣喜歡“逃班”調(diào)皮的木木,是非常頭疼的,而且老師表情以及一些行為或話語,小朋友們都能感覺得到,因此,因為老師都不自覺地忽略他,那么很多小朋友也不愿意與其一起玩耍、游戲。所以小宇才會不斷地去這家看一看,那家逛一逛,弄翻小朋友的娃娃、打翻小朋友的玩具,為的就是影響其他小朋友正常游戲的秩序,引起小朋友和老師的注意。
措施與反思:
面對這樣的情況,作為老師要謹(jǐn)言慎行,即使內(nèi)心再不喜歡,也不能表現(xiàn)出來,對待每一個孩子都一視同仁,鼓勵其他幼兒同木木一起玩,這樣就可以避免木木的破壞他人游戲的行為。面對游戲中木木的一些不好或不正確的行為及時進行介入,進行相應(yīng)的教育。
片段三:
這天天氣晴朗,小朋友們都在樓下操場上進行晨間鍛煉,木木依舊是滿場跑,亂玩亂扔。不一會兒時間到了,該上樓進行集體活動啦。我準(zhǔn)備開始收拾地上的晨間器械,木木跑到我的面前,準(zhǔn)備開始幫我收東西,一開始我還不愿意,叫他趕緊去排隊,但是他似乎不理會,還在幫我收拾東西,后來索性請他幫助老師一起來收拾東西。收到一半“老師,有人摔倒啦!”我趕忙放下手中的東西,就到摔倒的小朋友身邊檢查有沒有哪里受傷,等回過頭來,發(fā)現(xiàn)那些晨間鍛煉的器械,都不在操場上了,轉(zhuǎn)頭一看,木木把那些東西都放進了架子里。我走過去問木木:“為什么你收完了東西,不跟曹老師去排隊呢?”木木一臉堅定:“因為你還沒過來啊!我得等你呀!”突然就被這個男孩子暖到了。這才發(fā)現(xiàn),其實他每天都很愿意幫老師做事,而且總能把事情做得好好的。我一直覺得他很調(diào)皮,什么事情他都做不好,因為他只會搞破壞,突然我覺得我們班的木木長大了。
片段分析:
這一次的事情讓人溫暖,這就是木木的閃光點,他并非是做事做不好,只是有時候單純的為了引起老師和同學(xué)的注意。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性格,不同的性格有不同的表現(xiàn),但并不能一桿而論,每個孩子都有他難能可貴的一面。
評析與反思:
因此,要想做一位好老師,在幼兒個體存在差異時,要時刻關(guān)注他們。首先,要了解差異、關(guān)注差異。在幼兒做的正確的事情時要及時進行鼓勵、表揚,去增強他的自信心。教師要善于理解幼兒的各種情緒、情感的需要,不能對自已不喜歡的幼兒產(chǎn)生偏見,要相信幼兒有自我判斷、做出選擇的能力,善于對幼兒做出的積極行為及時予以肯定和做出反應(yīng)。可見要使每個幼兒都富有個性地發(fā)展,就必須實施個別化教育,個別化教育是實現(xiàn)個性化發(fā)展的必由之路。
每一位幼兒教師,應(yīng)該學(xué)會接納的幼兒的差異性,獨特性,創(chuàng)造性,多提供參與的機會和條件,給幼兒選擇的自由,讓每一個幼兒都具有表現(xiàn)的勇氣,在充分展示和表現(xiàn)自己的才能中獲得滿足感和成就感。讓我們站在孩子的角度上。遵循幼兒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尊重孩子注重個別差異,因人施教,使幼兒在原有基礎(chǔ)上得到提高,促進幼兒的身心和發(fā)展。這是我從木木身上學(xué)到的,這改變了我一些原有的想法,更認識到了人真的不可“貌”相,不能因為他大部分的表現(xiàn)來判斷這個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