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中國基礎教育工作中,經常存在重知識技能而忽視情感體驗的問題,對于學生的優秀與否,大都是將成績作為唯一的評價標準。而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實施,這一做法的弊端正在不斷凸顯出來,尤其是與學生身心健康發展需求相悖,因此需要切實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素材與課堂教學的融合,將學生英語學習熱情激發的同時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尤其是要意識到身心雙重健康才是真正意義的健康。
關鍵詞:初中英語教學;心理健康教育;滲透
一、 引言
心理健康程度是現代人才評判的核心指標。英語心理健康教育需要以教育學理論和心理學理論為引領,結合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規律,在課堂教學中,有目的、有計劃地在教學內容中滲透心理學科知識和心理調節技術,從而更好地幫助學生在學習、生活和人際關系處理中遇到的心理困惑和心理問題得到及時的調節。
二、 英語心理健康教育思路分析
在文章研究過程中,為了確定英語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思路,首先對大量文獻進行了研究,發現很多都是以理論分析為主,且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范圍和內容界定較為模糊,在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時,只是提出要挖掘文本中的素材與心理健康教育相結合,很少探討如何挖掘文本,挖掘哪些文本對學生的哪些心理健康教育帶來的影響是什么、不同教學內容在心理健康教育內容選擇方面也不全面。例如,2018年,黃國霞在《英語廣場》中發表的《在英語課堂上灌輸心理健康教育的優化策略》一文中,第一部分主要是對中學生特點進行了梳理,論述了英語課程特點和滲透的要義,在第二部分分析了灌輸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在第三部分對具體的策略進行了梳理,但是只是簡單地進行理論描述,并沒有給出具體的方案和實踐性較強的案例,屬于宏觀視角的研究,但是對一線的教學指導和幫助的意義不大。因此,本研究以前人研究為基礎,以新課改理念為指導,分別選取學習興趣和學習動力以及自信、意志力、合作精神三個維度展開分析,將強化情感教學目標設計作為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尤其是通過積極的情感教育,使得整個課堂教學得到順利實施,有效協調積極情感因素,以達到改進學生學習態度的目的,最終以良好的情感教育滲透達到心理健康教育滲透的效果。這是因為,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十分廣泛,而學生心理問題的出現,主要是因為積極心理教育工作不到位所導致,所以文章認為,需要從上述三個維度來豐富心理健康教育的內涵。
三、 英語心理健康教育滲透的新對策探究
(一)基于學習興趣維度論述滲透的對策
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心理健康教育的關系是:良好的心理狀態是確保良好學習興趣得以保持的關鍵,所以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進行英語教學設計中,應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采取科學的教學模式,在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促進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但是必須以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導向。
例如,針對七年級的新生,在學習牛津英語滬教版七年級上冊Making friends時,此時的學生處于個人意識萌發的階段,在群體意識上也在不斷強化,青春欲望在不斷萌發,而心中還有著旺盛的童心,厭學情緒也容易滋生,尤其是在自我管理中變得日益困難。英語教師需要切實掌握學生的這些特點,并且對每堂課都要精心設計,以學生學習興趣這一維度為導向,通過本單元的交友主題,在學生教育中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友善”觀,由于本單元的教材設計路線是:預備→閱讀與聽→語法→口語寫作→學習技能→文化角。在預備階段,為導入新課,采取自主學習的模式,要求學生通過自主學習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并給學生提出下列問題,要求學生自主思考:How to make friends?Can you tell me something according to the text?這一問題的設計,是為強化與學生的互動,對學生如何交友、交友的態度是什么進行總結,再結合“友善”觀,引導學生思考和分析何為生態友善、社會友善、公民友善,從而在預備環節引入本課的主題“交友”。而進入“閱讀與聽”環節后,進入心理健康教育知識滲透的核心階段,這一階段要求學生通過閱讀和聽,感受別人的如何交友的,尤其是感受外國人是如何用英語來交友,再與自身的交友方式進行比較,讓學生找到自身在交友中的不足,并引導學生如何正確交友,采用英語開展交友游戲,采取分角色的方式開展交友游戲,在強化學生興趣的同時,還能幫助學生意識到初中生與小學生的區別,從而對自身的“友善”觀進行微調,在健全學生交友心理的同時,促進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此外,通過學習了解中西方的文化差異,在學生心中樹立良好的尊重文化差異的心態,并從中潛移默化地開展意識形態教育,在學習英語知識、技能的同時實現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潤物無聲,最終達到激發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目的。
(二)以激發學習動機為核心,在英語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學生只有保持積極健康向上的心理,才能將學生學習動機有效地激發出來。學習動機不僅能促進學生良好意識形態的形成,而且也是學生學習動力不竭的源泉。因此在滲透心理健康教育中,需要引導學生對自身的學習動機要明確,并采取科學的方式,不斷深入來激發學習動機,而且樹立正確的學習動機是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必須注意的問題。因為學生在學習中若對自身的學習動機過于重視,往往會形成不良的心理反應,比如在學習英語時情緒緊張,在回答問題時情緒失落,這樣就容易產生較大壓力,容易形成焦慮、壓抑和孤獨的不健康心理。因此,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時,應切實注意對學生自尊心的保護和自信心的激發,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比如在學習牛津英語滬教版八年級上冊Computers時,筆者首先要求學生寫出自己玩電腦的動機,為什么父母又不允許玩電腦的原因,分析自己和父母的動機,而且學生要發表自己的意見和看法,再由全班學生討論玩電腦的好處和壞處。其次,提示學生思考:學習是初中生要做的事情嗎?為什么要學習?學生可以自由發言,并談論自身對學校的規章制度和班紀班規的看法,也可以提出建設性的意見。這樣不僅能引導學生明確自己的學習動機,而且還能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法制”觀培養進行有機地結合,再聯合所要學習的內容,強化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比如,學生有玩電腦的自由,與父母、老師、同學之間的關系平等,教師、父母在對待自己的愛好時要秉承公正態度,而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需要具有良好的法制觀念,既要遵守班紀班規,又要遵守學校和社會的各種規章制度,再通過對課堂中的一般現在時這一語法知識點,將學生玩電腦、學習的過程,用英語表達出來,再對一般現在時這一基礎知識點掌握的同時,還要掌握其特殊的表達方式,比如一般現在時的特殊疑問句是疑問詞開頭有哪些?學生通過對特殊疑問句的句型掌握和理解,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一般現在時會發生這么多變化,再引申到學生學習的動機上來,學習動機的變化有哪些心理過程,思考為什么會有這些變化。
在整個教學中,教師還要結合學生的心理健康特點,分析學生的學習能力,給學生提出的英語問題要契合學生的英語能力,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這樣才能保護學生心理,并從中滲透有關“自由、平等、公正、法制”觀,讓學生更好地理解父母、教師的動機,進而對自身的學習動機進行調整,從愛玩手機、愛玩電腦中所表現的不良行為習慣中解脫,正確看待各種事物,正確對待學習,以積極健康的學習動機,學習更多的英語知識。
(三)以自信、意志力、合作精神的培養為導向,切實強化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
這一維度包含的三個方面的內容均屬于情感態度范疇,對于促進積極心理教育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初中英語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滲透時,應切實注重學生自信、意志力、合作精神的培養。以九年級學生為例,其心理特點是:在思維能力方面得到空前提升,但是理想壓力方面也變得不斷加大,而理想熱情方面會大打折扣,在青春欲望上變得更加叛逆,厭學情緒存在進一步激化的趨勢,在自我管理中容易出現兩極分化。所以針對九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在初中英語心理健康教育滲透時,需要切實注重學生自信、意志力、合作精神的培養。例如在教學“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時,為幫助學生掌握主要人物的性格特點,需要引導學生在學前利用導學案來分析和研究作品的風格、主要內容,再對湯姆·索亞、哈克貝利·費恩、西德、印第安·喬的人物性格特點進行分析,分析各自的心理變化情況。但是學生在這一環節中,需要采取小組合作的方式來解決這些問題,確保小組分工的科學性,對小組成員也要優化,確保每個成員在各自的小組內能發揮自己應有的作用,從而更好地將學生的自信心激發,增強學生的自信心。而在小組遇到困難時,通過小組之間的合作,共同解決困難的過程,不僅有助于學生意志力的保持,而且還能強化學生的團結協作精神,再結合課本中蘊含的心理健康教育素材,比如湯姆·索亞的性格特點是不僅聰明活潑,而且富有正義感,與印第安·喬所表現出的陰險狡詐的性格特點,延伸到對人物的心理特點分析,同時還能結合人物的心理變化來反思和聯系自身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是否有著不良的心理特點,采取故事化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時,還要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滲透進行有機結合起來,再結合具體的人物性格特點與自身的性格特點來對照,從內心上引領學生以積極健康的心理參與英語知識的學習,從行動上斧正不良因素對學生的心理健康帶來的影響,確保學生的興趣、情感、學習動機、意志力等得到正確導向,實現英語學習效果最優化。
四、 結語
綜上所述,在現代教育教學事業快速發展的今天,不僅要注重學生文化知識的學習,而且還要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在初中英語教育教學工作中,以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效,著力實現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同時達到潤物細無聲,引領初中生以積極健康的心理狀態參與英語知識的學習。
參考文獻:
[1]黃國霞.在英語課堂上灌輸心理健康教育的優化策略[J].英語廣場,2018(11):142-143.
[2]陸艷潔.淺談如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12):236.
[3]蒲星宇.初中英語課堂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12):186.
作者簡介:董鳳菊,江蘇省徐州市,徐州市大屯礦區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