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學生英語成績兩極分化的現象依然存在,這主要與學生自身存在的差異有關。其中,小組合作學習是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一種創新教學方式,與以往單一的“滿堂灌”教學方式不同,能夠有效促進學生之間的合作與互動,從而實現學生之間的共同發展,進而縮小學生間的成績分化現象。因此,文章將結合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實際情況,具體談一談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施策略。
關鍵詞:初中英語;小組合作;方式;探究
一、 引言
根據《英語新課程標準》的有關要求,教師要懂得讓學生在合作學習中展開知識的探究,以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主動學習、自主發展的意識。因此,在當下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提倡學生之間展開小組合作學習具有一定的意義,不僅轉變了傳統灌輸式教學的不足,也促使學生互相幫助、互相進步,這對提升英語課堂教學的效果也起到積極的作用。
二、 初中英語課堂實施小組合作學習應注意的事項
(一)注意學生獨立與合作學習間的關系
小組合作學習應用于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之中,可以轉變傳統單一的英語授課模式,使得英語課堂氣氛變得越發的活躍。可是,教師也要注意到學生獨立學習與合作學習之間的關系,充分尊重學生的獨立學習、給予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因為每位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學習基礎和能力存在差異,所以他們也需要一定的獨立思考、探究時間,以對課程知識所有了解和認知,從而滿足他們自身的學習好奇心和求知欲。當他們經歷過獨立學習與思考之后,才能會形成屬于自身的學習想法,這樣他們才能更好地與合作組員進行學習想法的交流和討論,從而各抒己見、共同處理和解決課程問題,進而避免小組合作學習時只探討表面問題的現象。
(二)注意小組合作學習中的弱勢學習群體
在初中英語課堂小組合作學習中,有一部分學生的英語學習基礎與學習能力相較于組內其他同學要弱,他們的主動學習意識也比較弱,習慣依賴別人而不會去主動思考問題,從而在小組合作學習中處于弱勢的學習位置。如若教師只顧說明、安排小組合作學習任務,而忽略了合作學習中一些基礎不好的學生,將會影響到合作學習的效率和質量。因此,教師仍要注意小組合作學習中的弱勢學習群體,注意在合作學習中多采用輪流發言的方式,引導這部分群體學生參與課程知識的思考、探究,使得組內每位學生都參與到合作學習,進而使每個成員都有所收獲、提升。
三、 初中英語課堂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施策略
(一)處理好學生之間的分組問題,以確保合作分組的合理性
初中英語課堂小組合作學習的成功離不開合理的學生分組,教師必須先處理好班級學生之間的合作分組問題,才能有效促進學生之間的合作與互動,從而共同探究英語課程問題。因此,教師要結合班級學生的學習基礎、能力以及英語學科的特點,運用以優帶差的方式,將學生進行適當地組合,使得學生可以互相幫助、互相合作。在此過程中,教師需要做好班級學生的學情調查,以充分了解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從而科學地對學生學習能力進行分層。然后,以合作任務為中心且盡可能滿足學生的個人興趣,引導優等生與其他中等生、學困生進行合作,從而讓學生在合作中互相分享學習想法、互相攻克不同的學習難題。
(二)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要積極發揮自身的促進與幫助作用
雖然初中生已有自身的學習想法,但是也需要教師給予正確的引導,才能快速地發現問題的本質,從而尋找到解決問題的正確路徑。因此,在初中英語課堂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要懂得發揮自身的促進與幫助作用,給予學生正確的學習建議,幫助學生尋找問題的解決突破口,這樣小組合作學習才能有效推展下去。比方說,在分析某個初中英語語法知識點、又或者是探討英語課文的核心思想與內容時,教師要時刻觀察小組內學習成員的活動情況,并且適時做出分析,以給予他們一些合作學習的意見,從而促使學生進一步地探究知識。同時,當合作組員出現學習思維阻礙問題時,教師也可以迅速幫助學生理清問題,提供一些必要的提示性信息,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突破自我、不斷創新學習思維。
(三)確立小組合作學習評價機制,以引導學生發掘合作學習的不足
初中英語課堂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方式,主要是為了讓學生積極參與英語課堂知識的學習,并且讓學生在合作互助中實現共同的進步,以縮小英語課堂教學中學生兩極分化的學習現象。那么教師除了做好合理分組、合作促進者和幫助者的角色以外,還要確立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評價機制,對學生的整體合作學習情況進行科學的評價,使得學生認識到還有哪些方面需要改進和完善,進而提升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質量。比方說,教師可以從學生小組合作學習任務的達成情況、學生的合作參與態度、參與意識等方面進行評價。
四、 初中英語課堂小組合作學習的案例分析
(一)合理分組
在單元話題內容教學之前,必須處理好學生的分組問題。其中,根據“Topic 1 Are you going to play basketball?”的教學目標,對學生進行簡單的提問與測試,從而大致了解學生處于哪一學習層次,進而為合作分組做好準備。“Topic 1 Are you going to play basketball?”教學目標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 Learn some new words and phrases:almost, against, term, cheer, cheer... on, team, win, row, quite, bit, quite a bit/a lot, join, club, skate, volleyball, tennis, table tennis.
2. Learn some useful sentences:
(1)I saw you play basketball almost every day during the summer holidays.
(2)Would you like to come and cheer us on?
3. Learn the future tense with be going to:
(1)We are going to have a basketball game against Class Three on Sunday.
(2)Are you going to join the school rowing club?
4. Talk about sports and games.
基于上述教學目標,教師可以展開如下的提問,以從學生的回答中了解他們對話題內容的理解程度,具體如下:
T:Welcome to class! Did you enjoy yourselves during your summer holidays? Did you do sports during your summer holidays
?
S1:...
S2:...
T:We all know doing sports is good for our health. Now let's review some sports and learn some new ones. Look at the picture. Do you know what they are doing? S1, please.
S1:They are playing basketball.
T:Do you like playing basketball?
S1:...
S2:...
通過上述的師生對話,了解到一些學生英語表達能力比較好,但也有一些學生不太主動回答問題,甚至害怕回答問題,顯得比較膽怯。那么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表現,將英語基礎較好并愛表現的學生與一些基礎差的學生組合為一組,其中也可以適當加入一些中等水平的學生,共同組成人數在4-5名左右的合作小組,以共同展開后續英語課程話題的探討。
(二)合作指導
在分組之后,教師可以繼續呈現出合作的話題,并且給予學生獨立的思考時間,再引導學生展開組合的討論,從而讓學生一步步走進英語課堂。比方說,利用plan to do sth.,導入“be going to+do”結構:
T:Do you want to play volleyball tomorrow afternoon?
S:Yes, I do.
T:When we plan to do something, we can say we are going to do something. Then please tell me what you plan to do tomorrow afternoon.
這時學生可以根據教師提供的話題,運用be going to結構的一般疑問句式,先進行自我的思考,然后再進行組內的合作交流,從而理解和熟悉be going to結構句式。此外,教師也要時刻關注每個小組中學習基礎較差的學生。當他們不想交流時,教師則可以適當鼓勵小組內基礎好的學生,讓他們主動與處于弱勢的學生展開交流,一步步引導弱勢學生參與到話題的交流,促使他們走出學習的困境,從而真正享受到合作學習的快樂。
五、 結語
綜上所述,小組合作學習作為一種創新的教學方法,對提升課堂教學的氣氛、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都起到積極的作用。因此,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小組合作學習方式,對課堂教學進行優化和改進,以促使學生在合理的分組中,共同探究英語知識、共同完成英語課程學習目標。
參考文獻:
[1]張金蓮.初中英語課堂中合作學習模式的研究[J].新課程,2016,2(31):35.
[2]李慶宇.開展初中英語合作學習模式探討[J].考試周刊,2018,30(12):116.
[3]李月滿.初中英語合作學習模式分析及優化策略[J].科技展望,2017,35(6):78.
[4]侯悅.初中英語合作學習模式之初探[J].明日,2018,5(8):139.
作者簡介:石雙喜,福建省漳州市,漳州市平和縣育才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