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改政策的實施,對高中思想政治課做出了指示,要求教學方法應積極創新,讓學生在良好的學習環境中學習,培養自身的合作探究習慣與自主學習能力,使學生的成績有所進步并提高學習積極性。教師要嚴格執行新教學目標,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努力拉進和學生的距離,使師生間的互動更加多元化。
關鍵詞: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情境創設;有效性
一、 引言
新課改中明確提出,高中思想政治課要摒棄以往的教學模式,即由教師一味講解,學生課堂參與度低的狀況,逐漸向以學生為本轉化,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情感認知能力與價值取向。
在近幾年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筆者意識到創設情境的必要性,情境教學已經成了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是教學能夠順利實施的前提條件。
二、 教學情境對高中政治課的意義
(一)嚴格執行新課改的要求
隨著高考改革的深入執行,越來越多的家長和學生對政治教學引起重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既要注重對學生顯性學習的培養,又要努力響應新課程改革的理念,積極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情境以及多元化的課堂。其中,新課改對教師也做出了相應要求,比如杜絕教師的課堂“主宰”地位,以主導者的身份展開教學。在此期間,需要教師充分發揮主導者的作用,將課本內容了解透徹,并為學生創設積極的學習氛圍,使學生更好地投入到學習的狀態中。新課改明確提出學生在課堂的主體地位,高中生是獨立且具有差異性的個體,教師應由塑造學生向培養學生的教學方向轉變,并著重培養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師和學生在教學情境中可以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在溝通的過程中更融洽,從而拉近彼此的距離,同時還令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有效地提高。新課改理念提出“為學而教”的思想,能夠令教學效率獲得很大的提高。
(二)具有十分特殊的教學應用價值
高中階段對學生而言十分關鍵,因而構建高效課堂是很有必要的,高中生由于年齡趨于成熟,所以教師應對學生的政治核心素養加大培養力度。同時要為學生提供和理論相關的實踐活動,強化學生對真實情境的印象,同時還應積極拓展學生的知識視野。
良好的競爭使人進步,在學習中也不例外,教師要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另外,小組合作也可以有效提高學生團結協作的意識,比如學生在組間辯論的過程中,能夠具備競爭觀念并體會到集體的力量以及掌握和別人合作的技巧。
三、 高中政治教學在應用情境模式時要注意的問題
(一)情境的創設應當有針對性
學生在各方面的表現是有所差異的,高中政治教師在創設教學情境時,應結合學生的理解能力和不同特征,為每名學生制訂專屬的教學情境。教師在教學情境中如果能夠提出新穎的問題,可以激發學生對政治學的熱情,從被動學習向主動學習過渡。
傳統的教學模式致使學生積累了很多學習問題,這是因為課堂時間全部被教師占據,問題沒有被及時處理,隨著教學情境的應用,可以減少這些情況的發生,并在此過程中,令學生養成勇于質疑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情境的創設應當有創新性
創設情境的意義在于為學生營造自由的學習空間,使學生能夠打開自己的思維,形成自己獨特的見解。而傳統教學模式環境比較閉塞,學生只是一味地聽講,沒有機會表達自己的觀點,同時失去了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創設合理的教學情境能夠調整學生的學習狀態,使其對學科知識進行深入的探究。舉例來說,教師在講解思想政治課的時候,關于《貨幣貿易》的知識,可以組織學生通過小組的模式進行表演,完整的表現出貨幣的流轉過程。
(三)注重學生的參與性
從綜合方面考慮,由教師統一掌管學生的學習動態是很有難度的,每個班級的學生數目眾多,學生如若具備自主學習能力,會令教師的教學任務進展得更為順利,可以大大提高學習效率,為了實現這一點,首先應將課堂主體地位歸還給學生。教師除了有傳道授業的使命,還肩負著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責任。在應用情境模式過程中,需要師生進行合作,這樣才可以使教學質量得到真正的提高。因此,教師在講授知識的同時,還要保證學生的課堂參與度。
四、 高中政治教學中的情境創設舉措
(一)情境創設要貼近學生實際
創設教學情境應科學合理,比如應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不違背課程的標準、不脫離現實生活、不偏離課堂主題等。筆者在高一年級講述《民主決策》時,先引入了一件和學生現實生活很貼近的一個事件,即學校舉辦了為期三天的運動會,并取得了圓滿的成功,但在設計閉幕會的方式上引起了師生的很大反響,運動會舉辦的時間和考試時間很近,學生正處于復習的階段,而學校要求教師和學生以盛裝出行。
針對學生而言,對盛裝出行的閉幕會方式是十分感興趣的,而教師更多地考慮到學生的考試成績。這個事件很具爭議性,學生對此很感興趣,并能自主展開討論,此時筆者提出了以下幾個問題:
1. 你覺得學校的決定合理嗎?
2. 你認可學校的這個決定嗎?
3. 你認為學校應以什么方式做出決定?
當學生總結完畢后,教師給予最終評斷,同時帶出下面課程。此環節可以促進學生對課堂產生興趣,還可以提高學生思維力,長此以往,能夠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情境創設要實現師生互動
教師的教學情緒對學生聽講有很大的影響,經過研究證明,教師講課越激情,學生學習興趣越高。如若不然,則會降低學生學習積極性,影響教學效果。教學目標則會成為一紙空談。思想政治課教學從某種角度而言可以增進師生的情感,促進師生的交流和溝通。所以教師在教學時,要多和學生進行互動,適時提出問題讓學生進行思考并回答,以此促進學生的語言表達力。除此之外,教師要定期組織實踐活動,積極拓展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這樣可以快速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興趣;還可以有效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力,同時教師還要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筆者在高二年級講述《繼承傳統文化的正確態度》一課時,將學生分成兩組進行辯論。結合傳統文化的意義,設定正方觀點為
“傳統文化是一筆寶貴的財富”,反方觀點為“傳統文化跟不上時代的潮流,更像一種包袱”。由于是課前制定的任務,學生們已經準備好了相應的資料,在辯論前先和同組學生展開討論和交流,筆者選擇一方和其一隊。在激烈的辯論后,大家一致得出結論:傳統文化到底是一筆財富還是一個包袱,需要站在綜合的立場去衡量。批判繼承,將傳統文化古為今用。
(三)情境創設要形式多樣化
學習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為了達成教學目標,教師要為學生創設輕松的教學情境,使學生能夠獲得自主學習能力,教學情境要避免單一化,否則會影響預期的效果。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運用多元化的形式激發學生的熱情,使學生保持高漲的學習熱情,在這種狀態下,才能使學習效率獲得大幅度的提升。
例如筆者為學生講解《世界是永恒發展的》文章時,為了讓學生知道自然界一直在不斷發展著,筆者又為學生帶來了《億年的演化》,學生可以認識到自然界的演化過程,進而了解自然的神秘和偉大。為了證明人的認知能力也處于不斷發展的狀態,筆者帶來了《刮目相看》視頻,使學生學習基礎知識的同時,還可以了解世界的永恒發展。
人的認識也在不斷地發展。豐富的情境教學活躍了課堂的氛圍,使學生在歡快的課堂上對知識進行深刻地理解,避免了學生始終圍繞教師展開學習的狀態,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同時讓學生在參與過程中提高自身的自主探究能力和思考能力。
(四)展開政治短劇的表演性教學
為了讓學生對教學內容感興趣,教師在政治短劇的教學中,可以讓學生結合實際生活、語言引導、角色扮演等方式進行表演。這樣可以有效降低學生對政治理論性強的印象,使學生能夠進行深入的學習。表演性教學能夠將學科的人文性色彩得到充分地發揮,讓教學不僅看得見,更能感受到。除此之外,表演性教學還可增強學生團結合作的意識,還能提高學生的上課效率。
(五)充分運用信息化教學的便利
社會進步的很快,科技的發展速度十分迅猛,在這個形勢下,大眾的生活受到了影響,變得更為便利。大眾的工作以及交流方式也在發生積極的改變,為政治情境教學創設了積極的條件。短劇表演、語言構建和微課教學相比明顯不占優勢,微課信息量豐富且更加便捷,為了學生能夠積極利用課下的時間去學習,教師要注重創設教學情境,讓情境變得更加直觀,更容易理解、更加生動。然而教師需要注意的是,避免學生對微課教學過于依賴,否則會影響課堂教學效果,這樣就顯得主次顛倒了。
比如教師在講解《公司的經營》一課時,高中生對教材內容的理解存在難度,因為其缺乏公司經營的實際經驗,大部分知識只能通過教師傳遞給學生,這種刻板的方法容易令學生產生知識混淆的狀況。這時需要教師運用信息化教學情境,為學生播放相關的短視頻,以便清晰認識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區別和特點,教師可以展開教學拓展,為后期的課程做鋪墊,使學生對經濟知識體系形成初步的認知。
筆者在講授《我國外交政策的目標和宗旨》一課時,可以通過情境教學對時事新聞進行回顧,令學生了解到決定國際關系的根本要素為多極化的發展趨勢和國家利益。學生通過學習外交政策以及解讀時事新聞,可以更好地掌握理論知識,并通過深刻的體驗認清我國當前的形勢以及所處的世界地位,從而對和平外交政策能夠進行深入的了解。
五、 結語
總而言之,教學是否高效、成功和學生的參與程度有很大關系,中學生學習熱情是否高漲,對教學效果有很大影響。因此,隨著新課改的引入,教師要積極轉換教學思維,努力提升教學素養,并在日常工作中多實踐、多探索,不斷創新和發展,在實踐的過程中尋求高效的教學策略,使情境教學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幫助學生提供綜合素養,并為祖國的繁榮昌盛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趙小芳.基于時事熱點的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情境創設策略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9.
[2]陸琴華.“合作學習法”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的實踐[J].政治課教學,2004(9).
[3]葉子,龐麗娟.師生互動的本質與特征[J].教育研究,2001(4).
作者簡介:鄂紅柳,甘肅省慶陽市,甘肅省慶陽市環縣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