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新時期對口支援推動湖北三峽庫區高質量發展對策研究

2021-02-22 22:36:56許傳華童藤羅鵬陳義國
湖北經濟學院學報 2021年5期
關鍵詞:高質量發展

許傳華 童藤 羅鵬 陳義國

摘? 要:通過實地走訪調研湖北三峽庫區對口支援實施的現狀、成效及存在的問題,提出新時期對口支援高質量發展應以規劃制度為引領,以創新發展為動力,以協調發展為基礎,以綠色發展為前提,以開放發展為導向,以共享發展為目標,開創湖北三峽庫區對口支援新局面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三峽庫區;對口支援;高質量發展;湖北

一、引言及文獻綜述

對口支援產生于社會主義中國的偉大實踐,是在中國特定政治生態中孕育、發展和不斷完善的一項具有中國特色的政策模式,對于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破解不平衡不充分難題具有重要作用。自1992年黨中央、國務院做出開展全國對口支援三峽庫區的重大決策以來,各對口支援省市積極響應號召,傾情援助、無私奉獻,在移民安置、生態環境保護、產業發展等各個方面給予大力支持,為湖北三峽庫區移民安穩致富發揮了積極的作用。2014年國務院《全國對口支援三峽庫區合作規劃(2014-2020年)》出臺后,對口支援進入新時期,各支援省市抓機遇、換思路、變做法,在產業發展、脫貧攻堅、民生保障、生態治理等方面全面發力,為湖北三峽庫區高質量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新時期,中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對口支援如何在湖北三峽庫區綠色發展、鄉村振興等方面進一步發揮作用,如何進一步深化落實湖北三峽庫區綠色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所謂“對口支援”,通常泛指國家為支持某一區域或某一行業,在“全國一盤棋”的思路下,由中央或上級統籌安排、有針對性地對其進行支持、幫扶、互助協作[1]。經過長期的實踐和探索,對口支援模式已發展成為邊疆地區對口支援、災害損失嚴重地區對口支援和重大工程對口支援三種形式[2]。在重大工程對口支援中,自1992年來越來越多企業參與到對口支援三峽庫區工程中,涉及范圍最廣、影響程度最深[3]。

隨著對口支援的持續深入以及國家創新驅動發展的要求,學者們從不同角度圍繞對口支援的動因、效應及對策模式進行了探討。

從對口支援的動因來看,國家從戰略到戰術為對口支援的開展提出了明確可行的目標及要求,要求對邊疆地區、貧困地區、生態保護區實行差別化的區域政策[4],各級對口支援政府基于區域嵌入[5]、提升產業發展規模效應[6]、集聚創新優勢資源[7]、推動區域可持續發展[8]、優化轉移支付[9]以及創新對口支援機制[10]為受援區提供了資金、物資和人力支援。基于產業轉移及合作而形成的對口支援關系則有利于促進受援地區產業發展,增強內生動力和造血功能,完成“輸血”向“造血”轉變[11],同時也能促進支援方產業結構升級。通過直接投資、技術轉移、合作等形式建立特色產業鏈、鞏固優勢產業,有助于實現援受雙方共贏[12]。除此之外,援受雙方協同發展,采取不同區域或行業之間結對形成支援關系,則使雙方區位或行業的優勢得到有效發揮[13],能使區域協調發展更具針對性和時效性,充分釋放對口幫扶的政策紅利,繼續縮小區域之間的發展差距[14]。

在對口支援的效應研究方面,學者們主要從對口支援政策的經濟增長效應和產業結構優化效應[15]、對口支援的資源配置效應[16]以及對口支援政策的生態環境效應[17]展開研究,提出對口支援應淘汰犧牲大規模人力、財力、物力的粗放型對口支援模式,從而提升對口支援的資源配置效率。

針對對口支援的對策與模式研究,學者們提出應堅持科學分類、緊扣目標、分類施策、分類治理的原則,形成有機銜接的工作績效考核指標體系和具有中國特色的對口支援理論體系[18];提出在打造新時代幫扶協作模式中,可通過互聯網技術作為支撐,大力推進“互聯網+對口支援”,推動對口支援由“粗放型”向“精準型”轉變[19]。

綜上所述,雖然現有文獻從對口支援的動因、效應及對策模式方面展開了較為豐富的研究,但缺乏區域性的個案調查研究,較少有文獻對湖北三峽庫區對口支援展開研究。另外,多數分析采用理論闡述的方法,缺乏具體的數據支撐。基于此,本文以湖北三峽庫區為研究對象,對其對口支援的實施現狀進行了調研梳理,在此基礎上,對湖北三峽庫區在新時期取得的成效及面臨的新難題進行了闡述,并通過走訪調研及專家論證的方式提出加強湖北三峽庫區對口支援的對策建議,以期為湖北三峽庫區的長遠及高質量發展作出理論和實際貢獻。

二、三峽庫區對口支援的發展歷程

根據對口支援形勢及三峽庫區社會經濟發展實際,圍繞“優勢互補、互惠互利、長期合作、共同發展”的總體原則,三峽庫區對口支援的發展歷程大致可以劃分為四個階段:

(一)推動三峽庫區移民搬遷安置階段(1992-1994年)

1992年國務院下發《關于開展對三峽工程庫區移民工作對口支援的通知》(國辦發〔1992〕14號),以此政策為指引,正式啟動對口支援三峽庫區移民工作。國家各部委、有關省市和省內單位到三峽庫區進行考察,洽談對口支援意向,并召開經驗交流會議,就各地區、各部門開展對三峽庫區移民工作對口支援的經驗進行總結。1994年4月,國務院辦公廳轉發《關于深入開展對口支援三峽工程庫區移民工作意見報告的通知》(國辦發〔1994〕58號)進一步明確了對口支援方式和對口支援目標任務,中央部委和單位負責制定對口支援規劃,為三峽庫區的移民安置、基礎設施改善、優勢資源開發、經濟社會發展創造條件。此階段,對口支援重點工作包括幫助移民如期搬遷、支持基礎設施的復建、提高基本公共服務水平,推動三峽庫區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二)支持三峽庫區社會經濟發展階段(1995-2007年)

隨著1994年12月三峽工程的正式開工,對口支援的重要性更加凸顯。1994年國務院辦公廳轉發《關于深入開展對口支援三峽工程庫區移民工作意見報告的通知》(國辦發〔1994〕58號),文件提出“突出重點,以點帶面,各有側重,多方參加,扎實推進”的對口支援方針。1994-1997年,通過制定對口支援規劃,國務院部委在各自職權范圍內給予三峽庫區社會經濟發展的政策支持,對口支援的重點是通過政府主導,對移民搬遷工程以及行政機關、基礎設施、社會事業建設開展全方位的無償支援,保證大江截留前一期移民搬遷的順利進行。1998年1月,國務院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召開,會議要求繼續做好對口支援,確保完成二期移民搬遷任務。1998-2007年,各對口支援省市遵循“互惠互利、優勢互補、各方支援、共同發展”的原則,采用拓展市場、興辦項目、交流技術、培養人才、勞務輸出、資金幫扶等多種途徑,為移民提供就業崗位,發展三峽庫區優勢產業,增加移民收入,實現移民安穩致富。

(三)促進三峽庫區經濟深化發展階段(2008-2013年)

2008年國務院發布《關于全國對口支援三峽庫區移民工作五年(2008-2012)規劃綱要》,提出對口支援要突出以人為本,重點解決人力資源開發、社會事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優勢產業培育和生態環境保護等影響三峽庫區發展的根本性問題。國務院相關部門、有關省市和有關單位在政策文件的指導下,繼續深化對口支援,幫助三峽庫區改善和改造基礎設施,發展文化、教育、衛生等公益性事業,重點培育發展特色優勢產業種植、養殖及旅游等,相應帶動其購銷、運輸、包裝、加工等相關產業發展,推動三峽庫區農業資源一體化開發和特色優勢農業的發展。

(四)推動三峽庫區綠色高質量發展階段(2014年至今)

以國務院2014年8月頒發的《全國對口支援三峽庫區合作規劃(2014-2020年)》文件為標志,對口支援重點轉向幫助三峽庫區綠色發展、公共服務能力建設,支持基礎教育、精準扶貧和鄉村振興。這一時期的對口支援強調幫助三峽庫區產業結構升級,培育綠色旅游等特色產業,尤其食品加工、紡織服裝和建材等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形成了以“技術+資本+市場”為支撐,以市場為導向,以產業為依托,以政策為支撐的綠色產業合作機制,援受雙方在資本、技術、信息、生產、銷售等方面的合作與服務,使三峽庫區社會經濟進入綠色高質量發展。

三、湖北三峽庫區對口支援的實施現狀

湖北三峽庫區由興山縣、恩施自治州巴東縣、秭歸縣和宜昌市夷陵區(原宜昌縣)組成。四縣區人民生活水平偏低,經濟發展緩慢,屬于“邊、窮、遠”山區。對口支援省市根據1994年國務院《關于深入開展對口支援三峽工程庫區移民工作意見報告的通知》(國辦發〔1994〕58號)的政策精神,在公益事業、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發展等方面給予受援縣區全方位的支撐扶持,促進三峽移民搬遷安置和三峽庫區經濟社會發展。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對口支援,建立了由國家部委、相關省市、企事業單位和其他社會力量組成的湖北三峽庫區對口支援工作體系。援受雙方在國家“開發性移民”理念的指導下,建立了對口支援長效工作機制,利用無償援助、經濟合作等形式,推動了湖北三峽庫區經濟社會發展,在實踐上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國家出臺的政策支持

自1992年黨中央、國務院做出開展全國對口支援三峽庫區移民工作的重大決策以來,國家對于支援三峽庫區移民工作出臺了一系列鼓勵和優惠政策(見表1),國家各部委從部門實際工作出發也相應地制定了對口支援三峽庫區移民工作的政策措施,通過規劃引導、政策扶持、項目資金傾斜等方式,重點支持三峽庫區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發展、生態環境治理、社會公益事業建設。按照“優勢互補、各方支援、互惠互利、共同發展”的要求,1992-2019年,湖北三峽庫區和移民安置區共落實對口支援資金1464.8億元,其中,經濟合作和支持項目3560項,資金1432.2億元;社會公益類項目2801項,無償援助資金32.6億元。

(二)各省市采取的經濟協作

1992年以來,在國務院三峽辦的統一組織和部署下,各省市采取結對方式對口支援湖北三峽庫區。北京市對口支援巴東縣,上海市、黑龍江省、青島市對口支援夷陵區,湖南省、大連市對口支援興山縣,江蘇省、武漢市對口支援秭歸縣。各省市在對口支援過程中采取了行之有效的做法(見表2),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為后續對口支援的持續進行提供了有益的借鑒。

(三)湖北省內進行的政策協調

1994年,湖北省人民政府出臺了《關于全省開展對口支援三峽工程移民工作的意見》,拉開了全省對口支援三峽移民工作的序幕。在湖北省委、省政府正確領導下,全省上下多層次、多渠道、寬領域地開展對口支援,有力地促進了湖北三峽庫區經濟社會發展。

1. 加大扶持政策力度

湖北省有關部門每年安排一定額度資金專項用于對湖北三峽庫區的扶持;在制定和實施湖北省有關政策和各專項規劃時,加大政策傾斜力度;在分配相關資金時,充分考慮受援區的扶持政策因素,給予傾斜支持。綜合考慮《三峽后續工作規劃》《武陵山片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規劃(2011-2020年)》與“一元多層次”等發展戰略的有機結合,形成國家和省級扶持政策在三峽庫區的疊加效應。

2. 提供良好的內外部環境

湖北省委、省政府著力加強移民水、電、路、氣等基礎設施建設,解決好教育、衛生、文化、體育和社會保障等公共服務,做好移民技能培訓和移民就業工作,各級黨委、政府也將支援服務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為湖北三峽庫區企業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內外部環境。

3. 搭建多樣化合作交流平臺

湖北省委、省政府積極協調移民安置區參加國務院三峽辦和中央統戰部在重慶、南京和太原等地聯合舉辦的項目推介和招商引資重大活動,搭建交流互助平臺,為移民安置區引進了一大批優勢特色產業,有效促進了湖北三峽庫區產業升級發展。搭建對口支援平臺,加強高層互訪,堅持大員上陣、主動上門,與支援方建立了多層次、多領域、多渠道的有效交流機制。湖北省內各支援單位逐步創新對口支援方式,建立以項目合作為紐帶的支援模式,提升對口支援效應。

(四)受援縣區開展的對接落實

對口支援省市通過結對幫扶,在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發展、公益事業深化等方面對湖北三峽庫區給予了全面支持,為湖北三峽庫區發展帶來強大動力。自開展全國對口支援三峽庫區建設以來,受援三峽庫區高度重視,積極行動,全力做好受援工作,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 建立了良好受援工作機制

湖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湖北三峽庫區受援工作,成立對口支援機構,積極爭取國家和支援地區的援助。三峽庫區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也高度重視受援工作,制定和出臺一系列政策和規定,確保受援工作順利開展。

2. 分年度組織落實受援工作

為確保對口支援年度項目資金任務和簽約項目的落實落地,湖北三峽庫區四縣區制定科學規劃,明確了目標、任務和重點支援領域。同時,始終把促進湖北三峽庫區經濟社會發展、改善人民生活作為目標,對其企業發展、產業發展、環境生態發展等進行合理規劃,對其就業、生產、生活進行全盤考慮,統籌兼顧、全面協調發展。

四、湖北三峽庫區對口支援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問題

1992年至今對口支援從無到有,從單一的資金援助到產業共建、經濟合作、人力資源開發、干部交流等多形式支援,對口支援推動了湖北三峽庫區經濟發展,加深了雙方的情誼,近年來更是展現出互利共贏的良好局面。

(一)湖北三峽庫區對口支援取得的成效

對口支援促進了湖北三峽庫區經濟快速發展,在促進湖北三峽庫區移民搬遷、經濟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等方面取得以下成效:

1. 經濟發展質量持續提升

在對口支援工作推動下,湖北三峽庫區四縣區經濟結構明顯優化,優勢產業逐步形成,發展速度位居全省各縣(市)前列。湖北三峽庫區四縣區的國內生產總值從1992年的19.17億元增加到2019年的933.55億元,年均增長14.89%(見圖1)①,并且形成了以柑橘、茶業、高山蔬菜、中藥材等為主的特色農業,以食品加工、紡織服裝、精細化工、電子信息為支柱產業的工業體系,以綠色旅游為主的第三產業。

對口支援以來,湖北三峽庫區現代農業、新興工業和現代服務業快速發展,農民、城鎮居民收入持續增加。湖北三峽庫區四縣區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分別從1999年的2664元、1625元、2021元、1526元分別增加到2019年的22149元、11596元、13625元、11400元,年均增幅分別為11.17%、10.32%、10.01%、10.58%。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別從1999年的5450元、5398元、4614元、5396元增加到2019年的40322元、30517元、31611元、30100元,年均增幅分別為10.52%、9.05%、10.1%、8.97%(見圖2)。

2. 移民搬遷安置圓滿完成

截至2019年6月底,湖北三峽庫區先后完成遷建3座縣城、12個集鎮、272家工礦企業,復建房屋面積762.7萬平方米,搬遷安置移民21.6萬人。整個移民搬遷期間,夷陵區累計完成壩區搬遷移民1.2萬人,安置移民1.19萬人;秭歸縣累計完成搬遷移民9.69萬人,外遷安置2.2萬人;興山縣累計完成搬遷安置0.4萬人,外遷安置0.24萬人,其余安置1.28萬人;巴東縣累計完成搬遷安置4.6萬人。

3. 基礎設施建設成就顯著

通過對口支援工作的開展,湖北三峽庫區投資增速成果顯現,有力地強化了基礎設施建設,為湖北三峽庫區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1997-2019年,湖北三峽庫區四縣區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6124.71億元,其中2000-2019年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如圖3所示,大大提升了公路、港口、橋梁、農田灌溉、防洪、居民飲水、污水處理、網絡基站、電力生產輸送等基礎設施水平,為湖北三峽庫區長遠發展奠定了基礎。

4. 公共服務功能大幅提升

人才與智力的扶持是對口支援的一種新形式,是一種創新的經驗。通過希望工程、移民培訓、干部交流、技術指導、勞務合作、進廠安置等多種形式的對口支援,極大地提高了移民的文化素質和科技素質,豐富了移民的文化生活。通過對口支援,湖北三峽庫區興建了一批希望小學、醫院、福利院、文化中心、科技培訓中心等,社會公益事業發展邁上了一個新臺階[20]。

(二)湖北三峽庫區對口支援的現存問題

在黨中央、國務院的統一部署下,堅持規劃引領,不斷創新工作內容和形式,對口支援取得了實質性的成效。但隨著綠色發展、公共服務能力建設、鄉村振興、長江經濟帶建設、一帶一路等重大國家戰略的實施,新時期湖北三峽庫區社會經濟發展和對口支援也面臨著新問題、新挑戰。

1. 對三峽庫區對口支援的認識需要鞏固

對口支援工作開展的早期階段,各支援省市懷著高度的政治責任感,無私奉獻,不求回報,為三峽庫區社會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但隨著國務院《全國對口支援三峽庫區合作規劃(2014-2020年)》實施的結束,部分對口支援地區和單位認為三峽庫區移民任務順利完成,移民安穩致富成效初顯,三峽庫區基礎設施復建基本到位,在對口支援的認識和力度方面都有所減弱,表現為援受雙方互聯互通頻率有所降低、對口支援資金難以到位、對口支援項目難以落地等現象。特別是當前三峽庫區面臨著綠色高質量發展的新任務,作為長江經濟帶的重要生態屏障,湖北三峽庫區的生態治理和綠色發展將惠及全民,部分支援省市對新時期對口支援意義的理解不夠深刻,認識不夠全面,造成對口支援促進湖北三峽庫區綠色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效果難以更好地發揮。

2. 三峽庫區移民就業創業的幫扶效果需要提升

湖北三峽庫區移民就業創業的配套措施不夠完善、落實不到位,幫扶效果不穩定。一是相較對資金援助和項目合作的高度重視,援受雙方領導對移民就業創業重視不夠,缺乏領導督辦和常態推進的工作機制;二是針對移民就業的技能培訓亟待升級,缺乏升級技能培訓、持續性培訓、特色培訓、高技能復合型人才培訓等;三是缺乏對移民創業的政策支持、技術支持和金融支持的宣傳和落實;四是目前開展的普惠性創業培訓效果和轉化率不高,培訓內容和創業需求不匹配,實踐性的培訓較少、針對性還不夠強,鎮村兩級缺乏后續的跟蹤服務。

3. 三峽庫區社會經濟內生增長動力培育有待加強

對口支援的早期工作重心在于幫助三峽庫區移民安穩致富,推動三峽庫區社會經濟發展。隨著三峽庫區建設進入新常態階段,對口支援應該從“輸血”轉為“造血”,從促進三峽庫區經濟增長轉換為推動高質量發展,通過增強三峽庫區創新能力和優化產業結構,培育三峽庫區社會經濟內生增長動力。當前對口支援培育湖北三峽庫區內生增長動力的工作開展不足,主要表現在:在技術創新方面,對口支援在加強傳統產業轉型、新興產業人才培養方面的工作較弱,引導雙方高校、科研院所協同開展技術研發與應用的重視度不夠;在三峽庫區項目引進方面,對口支援以鼓勵發達地區企業到三峽庫區開廠招工為主,以解決就業、促短期發展為主要目的,造成企業研發設計、品牌營銷等高附加值業務鏈在發達地區,產品制造、加工組裝等低附加值業務鏈在三峽庫區,不利于三峽庫區內生增長動力的培育。

4. 三峽庫區存在的民生短板需要補齊

近幾年來,湖北三峽庫區城鎮移民小區綜合幫扶、農村移民精準幫扶取得了巨大成績,小區的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和環境得到較大改善,小區居住和生活環境得到極大改善,受到移民群眾的歡迎和擁護,但是移民小區與美麗家園建設還有一定差距,如移民就業創業能力弱、收入偏低問題依然存在,交通、教育、醫療等方面的民生短板還不少,需要多方關心支持,補齊基礎設施建設、公共衛生服務、教育、醫療、養老服務等各種短板。

五、新時期促進湖北三峽庫區對口支援高質量發展的對策建議

新時期對口支援應站在一個更高的起點上,把握好長江經濟帶建設、碳中和規劃、湖北自貿區發展和湖北省鄉村振興戰略規劃等發展機遇,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為理念,以區域協作、互助共贏為動力,積極構建對口支援長效機制,更好地發揮對口支援推動湖北三峽庫區高質量發展的積極作用。

(一)以規劃制度為引領,深入推進對口支援合作

對口支援合作規劃是引領全國對口支援三峽庫區工作有序開展的前提,新時期國務院有關部門應加強規劃引領,強調制度及機制建設,繼續深化對口支援合作;應研究制定促進移民安穩致富、加強三峽庫區生態環境建設與保護、有效防治地質災害、提高綜合管理能力、進一步拓展三峽工程綜合收益等的政策規劃措施,加大對口支援力度,立足保持對口支援關系不變、政策不改、力度不減。

對口支援的援受雙方地方政府在對口支援中應進一步完善對口支援機制建設,延續以往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不斷完善和規范省級統籌、部門協作、地市落實、社會參與的對口支援的編制實施和評估調整機制;要扎實開展三峽庫區對口支援工作,保證各項工作部署落實和取得實效,確保項目資金安全和質量安全;要加強項目資金績效管理,科學開展績效綜合考核評價,分年度、分階段形成規劃實施的監測評估成果報告,實事求是總結成效,真實客觀反映問題,切實提高資金使用效率;要加強對口支援項目的監督檢查,依托技術支撐單位,組織開展督導、檢查、巡查、暗訪、現場抽查等,保證各項工作部署落實和取得實效。

(二)以創新發展為動力,加快湖北三峽庫區產業轉型升級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全面塑造發展新優勢”。政府部門需不斷探索創新對口支援的政策、思路、模式,在政策上鼓勵金融機構靈活運用貨幣利率杠桿,引導金融機構將資金引向湖北三峽庫區產業轉型升級發展;在思路上積思廣益,科學引導援受雙方共建共享;在模式上探索創新“政企產教”相結合的特色對口支援模式,推進對口支援的全方位發展。

一方面,支援省市應發揮稟賦優勢,探索協作創新模式,發揮支援省市資源優勢,探索建立遠程教育、遠程醫療、遠程技術等優質資源共享模式,進一步深化對口支援合作;發揮湖北三峽庫區生態稟賦優勢,延伸上下游產業鏈,發展循環產業,增加產業附加值。另一方面,湖北三峽庫區應以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利用投資、價格、金融、稅收、招商引資、技術創新等方面的優惠政策,加大對綠色及龍頭產業的支持,增強產業投資主體的積極性;按照“優勢互補、合作雙贏、綠色發展”的原則,深化援受雙方的產業合作開發。

(三)以協調發展為基礎,促進湖北三峽庫區區域均衡發展

協調發展是對口支援的基礎。2018年1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出臺《關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的意見》,并強調“繼續開展對口支援三峽庫區,提升基本公共服務供給能力,加快移民安穩致富,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在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中,政府應發揮好帶頭作用,優化區域互助機制,充分利用湖北三峽庫區山水相連、地理相似、基礎相近的有利條件,實現統籌規劃和協同發展,加強支援方交流合作,為企業技術交流提供條件,實現對口支援地區之間資本、人才、技術、產品等要素的跨區域流動。

支援方應以協調發展為基礎,推進湖北三峽庫區新型城鎮化建設,促進其均衡發展。以綜合交通網絡和信息網絡為依托,優化城鎮空間布局和城鎮規模結構,科學規劃建設城鎮群帶,逐步形成集聚效率高、對周邊地區輻射帶動能力強、城鎮層次等級結構完善、功能互補性強、地域分布合理的城鎮體系。湖北三峽庫區則應把握機遇,推進城鄉產業一體化;統籌產業發展和城鄉建設,推動工業園區與城市同時規劃、同步建設、同城管理,以城聚產、以產興城[21]。

(四)以綠色發展為前提,推進湖北三峽庫區生態環境修復

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下,將“綠色”與“新興”相互融合,湖北三峽庫區內的健康文化產業、信息技術產業、節能環保產業有望成為新時期主導產業。政府需加大財力投入,引入第三方綠色評估機構,就湖北三峽庫區的實際情況組織相關部門共同商討,建立綠色項目、企業目錄庫,并盡快建立“綠色信貸行業、企業和項目清單”[22],確定湖北三峽庫區綠色項目及綠色企業標準,推動其綠色可持續發展。

支援方可結合湖北三峽庫區資源優勢,從新興綠色產業的技術創新、制度支持、市場培育等三個方面進行扶持。技術創新方面,可以推動發達地區高校、科研院所積極參與綠色技術開發,培育綠色技術轉讓中介機構;制度支持方面,可以協助湖北三峽庫區制定合理的產業政策和發展規劃,引導綠色技術開發和制定綠色技術標準;市場培育方面,可以協助地方政府通過推進示范工程項目等方式,促進新興綠色產業的市場應用。此外,應以綠色金融促進生態保護,借鑒全國及對口支援省市的成功經驗,依托湖北三峽庫區社會經濟、資源環境開發新型綠色金融產品,率先推廣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綠色股權等較為成熟的綠色金融產品的開發設計以及實際應用,爭取形成可以在整個三峽庫區成功復制和推廣的綠色金融產品發展模式,最終實現三峽庫區生態保護與綠色發展。

(五)以開放發展為導向,積極拓展湖北三峽庫區發展空間

以開放發展為導向,就是要解決湖北三峽庫區發展的內外聯動問題。新時期湖北三峽庫區內的經濟體系和規則正在發生重大調整,走出去、引進來亟待拓展廣度、挖掘深度、強化力度。政府應積極拓展湖北三峽庫區發展空間,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完善并投資區域布局,深化人文交流,形成開放新體制、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找準突破口,以點帶面,步步為營,推動湖北三峽庫區的治理體系改革完善;應推動建立健全援受雙方合作機制,固化兩地定期溝通與互訪交流機制,加強雙方需求對接和協同配合,推進對口支援行穩致遠。

支援方應充分開展智力幫扶,強化“輸血”與“造血”功能。組織湖北三峽庫區移民干部和移民群眾開展能力和技能培訓,舉辦庫區數字產業發展、特色產業電子商務等主題培訓班,幫助移民拓寬就業門路。除此之外,應探索開放協作新模式,如通過建立遠程教育、遠程醫療等結對幫扶模式,引入教育、醫療等優質資源,拓展對口支援合作維度;通過引進國際、國內大型名優企業和名牌產品,引進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模式,增強自我發展能力;通過互換人才資源模式,從管理理念和專業技術等方面促進受援地區整體勞動者素質的提升。

(六)以共享發展為目標,打造湖北三峽庫區和諧安寧環境

共享共建是對口支援的目標。政府應積極促進援受雙方共享優質資源與有效經驗,共同培育多領域人才、打通湖北三峽庫區市場建設、投資項目和發展產業,共享科技成果,實現援受雙方合作共贏。

支援方應加強農村公共服務能力建設投入,充分發揮無償援助資金的效益,助力庫區教育、衛生、文化、生產等公共服務設施建設,促進庫區城鄉公共服務一體化建設;助推庫區提升基本公共服務能力,加大支持醫療衛生的力度,支持其科技、文化、體育等領域的發展,加快完善其社會保障體系[23]。湖北三峽庫區應著重運用資金打造綠色村鎮,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為主線,統籌生產生活生態;以建設綠色宜居村鎮為導向,重點突破鄉村清潔、村鎮規劃、宜居住宅、綠色建材、清潔能源等方面的關鍵技術,促進綠色宜居村鎮建設與發展,打造美麗新家園。

六、結論與展望

對口支援有力地促進了湖北三峽庫區的經濟社會全面可持續發展。新時期,援受雙方應在深化對口支援認識的基礎上,以長江經濟帶發展為契機,以綠色創新為抓手,以高質量發展為目標,以改善民生為根本,以援受雙方互利共贏為基本條件,開創湖北三峽庫區對口支援新局面。為進一步推動湖北三峽庫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促進移民安穩致富,下一階段,政府要加強規劃引導,加大資金投放力度,重視智力支援,創新對口支援模式,指引對口支援有序有量有效發展;各對口支援單位也要加大對口支援力度,轉變思路、更新觀念,密切圍繞地方特色,打破常規思路,推動新型特色產業發展,實現以特色求優勢、以特色求發展。

注釋:

① 數據來源于2020年7月湖北三峽庫區調研時對方提供的內部資料,時間節點均為2019年。

參考文獻:

[1] 鐘開斌.對口支援:起源、形成及其演化[J].甘肅行政學院學報,2013,(4):14-24.

[2] 靳薇.項目援助與西藏經濟發展[J].西北民族研究,2008,(4):10-19.

[3] 單健威.神州暖風吹三峽——全國對口支援三峽庫區寫真[J].中國三峽建設,2006,(1):23-25.

[4] 李天華.中國民族地區對口支援的政策演變及展望[J].現代經濟信息,2018,(23):53-54.

[5] 曾水英,范京京.對口支援與當代中國的平衡發展[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19,40(6):204-211.

[6] 徐明,劉金山.省際對口支援如何影響受援地區經濟績效——兼論經濟增長與城鄉收入趨同的多重中介效應[J].經濟科學,2018,(4):75-88.

[7] 陶砥.新時期中國共產黨實施對口支援政策的意義、歷程與成效[J].觀察與思考,2020,(9):104-112.

[8] 趙暉,譚書先.對口支援與區域均衡:政策、效果及解釋——基于8對支援關系1996-2017年數據的考察[J].治理研究,2020,36(1):69-81.

[9] 孫勇,楊杰,馬偉茗.對口支援西藏工作實踐及組織結構與機制演化分析——基于組織社會學新制度主義的分析視角[J].西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34(3):129-139.

[10] 張文禮,王達梅.科層制市場機制:對口支援機制的反思[J].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54(5):67-73.

[11] 張慶恩.堅持“五互”理念? 高質量推進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J].中國經濟周刊,2020,(8):107-109.

[12] 李志國,楊燦,李慧杰.對口支援、招商引資與區域創新能力提升——基于對口支援三峽庫區的案例研究[J].科研管理,2020,41(3):72-82.

[13] 趙明剛.中國特色對口支援模式研究[J].社會主義研究,2011,(2):56-61.

[14] 王郅強,王凡凡.對口幫扶的經濟增長效應及政策有效性評估[J].華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19(6):70-83.

[15] 董珍,白仲林.對口支援、區域經濟增長與產業結構升級——以對口援藏為例[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19,40(3):130-138.

[16] 王磊,黃云生.對口支援政策的演進及運行特征研究——以對口支援西藏為例[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18,39(5):26-33.

[17] 張斌,趙國春.對口支援政策的生態環境效應評價[J].地方財政研究,2019,(6):98-105.

[18] 李曦輝.對口支援的分類治理與核心目標[J].區域經濟評論,2019,(2):45-54.

[19] 梅國平.推進“互聯網+對口支援”打造新時代幫扶協作“升級版”[N].團結報,2020-10-10.

[20] 梁福慶.三峽庫區移民對口支援的基本經驗及其對策[J].重慶社會科學,2008,(8):84-87.

[21] 宜昌市人民政府.宜昌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N]. 三峽日報,2016-06-21.

[22]閆培雄. 促進我國綠色金融持續健康發展的思路和路徑研究[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6,13(9):58-59.

[23] 林暉,陳翰哲.聚焦《全國對口支援三峽庫區合作規劃(2014-2020年)》[EB/OL].http://www.gov.cn/xinwen/2014-08/26/content_2739980.htm,2014-08-26.

猜你喜歡
高質量發展
關于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思考
中國市場(2018年18期)2018-06-13 05:41:22
加快建設適應與引領高質量發展的現代化經濟體系
理論探索(2018年3期)2018-05-31 09:15:22
轉向高質量發展的中國工業經濟
理論探索(2018年3期)2018-05-31 09:15:22
加快發展現代種植業 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實施
大力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
人民論壇(2018年9期)2018-04-20 07:21:56
完善制度體系,為經濟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人民論壇(2018年9期)2018-04-20 07:21:56
2018:中國會展業“高質量發展”之年
高質量發展背景下遼寧省綠色增長水平提升路徑及對策分析
北方經濟(2018年3期)2018-04-08 07:36:16
中國經濟改革“高質量發展”是關鍵詞
新民周刊(2018年11期)2018-04-02 04:29:06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解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久在线精品免费视频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久久久久人妻精品一区三寸蜜桃| 日本亚洲欧美在线| 激情网址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人成乱码熟女免费| 国产九九精品视频| 永久天堂网Av| 日本三级黄在线观看| 91小视频在线| 福利在线一区| 日本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欧美国产| 看看一级毛片| 日韩大乳视频中文字幕| 日韩AV无码免费一二三区| 亚洲精品日产AⅤ| 国产精品第5页| 欧美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国精品91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黄色大片免费看|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欧美中文字幕在线二区| 国产三级精品三级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黄色片| 久久久91人妻无码精品蜜桃HD| 99er精品视频| P尤物久久99国产综合精品|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黑色丝袜的老师| 欧美一级视频免费| 中美日韩在线网免费毛片视频| 青青草国产在线视频| 亚洲第一极品精品无码| 色窝窝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欧美日韩动漫| 亚洲欧美日韩另类| 亚洲中文制服丝袜欧美精品| 欧美色99| 国产微拍精品| 成人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 激情爆乳一区二区| 久久综合九九亚洲一区| 在线播放精品一区二区啪视频| 国产午夜无码专区喷水| 欧美成人国产| 九九九九热精品视频| 四虎精品国产AV二区| 亚洲国产理论片在线播放| 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青青草综合网| 午夜精品福利影院| 亚洲资源在线视频| 成人av专区精品无码国产| 毛片卡一卡二| 日韩在线2020专区| 四虎影视永久在线精品| JIZZ亚洲国产| 好吊妞欧美视频免费| 国产91特黄特色A级毛片| 在线观看欧美国产|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精品欧美在线观看| 波多野结衣无码AV在线| 找国产毛片看| 亚州AV秘 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福利视频网站| WWW丫丫国产成人精品| 国产精品区视频中文字幕| 999国产精品| 69综合网| 无码'专区第一页|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3p视频| 午夜视频日本|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97| 亚洲成人免费看| 97在线公开视频| 日韩黄色在线| 91九色国产porny| 国产麻豆精品手机在线观看| 九九九九热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