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淑芬
摘要:小學階段的學生對體育運動具備興趣后,即便沒有教師的存在,他們也會自行體育運動,進而提高自己的身體素質(zhì),讓自己以更加健康的身心,去迎接未來的生活。本文從創(chuàng)建游戲情境,提高學生參與程度;開展集體活動,提高學生運動熱情;創(chuàng)新教學機制,升華體育的認知三方面,對培養(yǎng)小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進行簡要探究,以期為廣大小學體育教師的日常體育教學提供一定借鑒。
關鍵詞:小學體育;興趣;高效
小學體育教師能夠借助有限的體育課程培養(yǎng)出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便能夠驅(qū)動學生自行進行體育運動,繼而提高自己的身體素質(zhì)。但是縱觀當今教學現(xiàn)象,不難發(fā)現(xiàn),小學體育教師的教學受到考試“指揮棒”的影響,導致教師的教學并未從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開展,從長久來看,不利于學生提高自己的身心健康。針對此情況,體育教師應該重新反省自己的教學理念,由此才有幾率在教學實踐層面,對學生作出改變。
一、創(chuàng)建游戲情境,提高學生參與程度
小學階段的學生由于,將自己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都投身入學業(yè)中,因此一旦體育教師能夠在教學中,營建出游戲的氛圍,就能夠激發(fā)出他們的運動熱情,讓他們從學習中解脫出來,沉浸到體育課程中。教師可以以游戲為基本形式,將具體的體育運動練習設定為基本內(nèi)容,然后制定符合邏輯的規(guī)則,從而讓學生在其中,能夠達到陶冶情操,強身健體為效果。而且教師為學生設置的游戲形式,不僅組織形式靈活多樣,而且還契合寓教于樂的教學理念,可謂是一舉雙得的教學策略。
具體來說,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跳大繩”游戲。雖然此種游戲模式,學生早就熟悉,但是其中卻大有門道。教師可以為學生開展不同形式的“跳大繩”游戲,像是,四角跳長繩、跳“蛇”形長繩、跳旋轉(zhuǎn)繩、跳“竹竿舞”、橫掃千軍、跳繩中繩等,在這些形式各異的跳繩游戲中,學生的運動熱情將會被極大的激發(fā)出來,進而能夠?qū)⒆约簭膶W習的桎梏中,解放出來,投身于運動之中。當然,教師還可以采取其他趣味游戲形式,像是“綁腿賽”。學生在此種運動中,不僅能夠提高自己的運動興趣,而且還能夠提高自己的運動熱情,讓自己和其他學生之間建立起良好的關系,繼而提高他們的集體意識。借助游戲的形式,教師將會打破傳統(tǒng)體育教學中的單一模式,讓學生在更加開放和多元化的情境中,體會到體育運動的樂趣。
二、開展集體活動,提高學生運動熱情
人作為高級動物,自身的存在需要集聚在社會之中?;诖苏J知,當體育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能夠為學生營造出集體的氣氛,學生便能夠在體育課程中,進入深度沉浸狀態(tài)中,進而提高自己運動熱情。而且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他們處于人生中的青春期,因此他們過分地將注意力集中在了自己身上,由此導致他們對于自己過分的貫注,進而加深了種種問題。而在集體互動中,學生的個人注意力便能夠從自己的身上得到釋放,繼而能夠有效減少自己的心理負擔。
具體來說,體育教師應該設置一些游戲和競賽,提高小組凝聚力,例如拔河比賽,作為一項簡單易行的團體運動,不僅不需要花費較多時間去進行準備,而且規(guī)則簡單,學生能夠很快的進入到運動狀態(tài)中。由此,教師借助此種拔河集體運動,便能夠在有限時間內(nèi),提高學生在其中的參與程度,發(fā)揮出體育課程對學生應有的價值價值。除了拔河比賽,教師還可以使用其他運動項目,像是貼人”游戲,此集體運動,需要全班的學生手拉手撐開圍繞成一個圓,放下手,兩人或三平行貼在一起。待此環(huán)節(jié)結束后,便可以先選一組,一人逃,一人追,逃的人在沒有被抓到之前,可以貼到任意一組同學的左面或右面,貼到的一組遠端的一名繼續(xù)逃。如果逃的人在沒貼之前被抓,那么調(diào)換角色,游戲繼續(xù)。由此,學生的學習熱情便能夠得到很好的激發(fā),進而能夠從中感受到運動的樂趣。
三、創(chuàng)新教學機制,升華體育的認知
小學體育教師應該創(chuàng)新自己的教學機制,從而利用有限的教學時間,升華學生對體育的認知。創(chuàng)新意味著未知,意味著改變,意味著打破此前的教學模式。教師在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的過程中,應該制定一個實施方案,或者是實施計劃,由此在每次設計創(chuàng)新模式或者實踐完成后,能夠做到心中有數(shù),進而能夠提高自己的創(chuàng)新教學進展。而且當教師養(yǎng)成此種記錄的習慣后,當學生遇到問題后,還能夠及時發(fā)現(xiàn)創(chuàng)新中出現(xiàn)問題,從而積極改正與更新自己的教育方法。
具體來說,教師可以開辟出課堂教學模塊,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教師的體育教學僅僅局限在戶外教學中,并且總是以運動的方式進行教學。但是隨著進入新時代,學生的學習需求發(fā)生了根本性的改變,他們不僅要學習運動的規(guī)范動作,而且還要從原理方面了解其中的緣由?;诖耍處煈撓鄳亻_辟出理論教學模塊,讓學生在運動之余,也能夠從理論方面提高自己體育素養(yǎng)。除了從體育專業(yè)的理論角度對學生開展教學外,教師甚至還可以開展文娛類的娛樂活動,讓學生觀看以體育為題材的電影或者紀錄片。在這些活動中,學生也能夠從感性層面增加自己對體育運動的認知,繼而提高自己對體育運動的認知。
綜上所述,小學英語教師成功地借助有限的體育課程,培養(yǎng)出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后,不僅在促進小學學生的身心健康方面有著積極作用,而且在驅(qū)動小學體育教師的日常教學方面,也有著正向影響。學生一旦具備了對體育運動的興趣后,他們不僅能夠主動地進行體育運動,而且還能養(yǎng)成終身體育運動的習慣,繼而以更加飽滿的身體,迎接日后的學習和挑戰(zhàn)?;诖?,小學體育教師,應該在日常教學中,從培養(yǎng)學生的運動興趣出發(fā),切實地改變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認識。
參考文獻:
[1]張建秾.巧用興趣教學法 構建小學體育高效課堂[J].考試周刊,2019(38):144.
[2]于泳.淺析小學體育教學多樣化與學生體育興趣的培養(yǎng)[J].中國校外教育,2019(1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