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陳美
摘要:從學科的核心素養構成上看,聽力屬于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余是跨文化思維、口語交際能力、閱讀能力和書寫能力等。聽力影響到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與信息獲取能力等,在當前初中階段的英語課程教學工作中,教學人員應重視聽力教學工作的不斷優化與創新,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模式構建與趣味性元素導入等方式,使學生可以在聽力專題的學習上可以具備較好的學習積極性與專注性,以此為后續的學科素養培育工作做好相應的準備。
關鍵詞:初中英語;聽力;學科素養
一、引言
從當下的社會發展背景上看,社會對人才的語言能力要求越來越高,初中階段作為培養、啟發學生語言學習思維、學習觀念的重要階段,教學人員在當前的學科教學工作中,應積極進行的教學模式的創新,使學生可以在當前的學科理論內容學習中,可以從文化視野、理論實踐角度等方面獲得較好的學科素養培育。本文根據學科素養培育的相關要求,從不同角度對學生英語聽力教學工作進行了理論探究,旨在通過相關研究成果促進當前的學生學科素養教育的進一步發展。
二、培養學生英語聽力的重要性分析
在學生學習一門外語的過程中,“聽”屬于獲取語言信息的首要渠道,再搭配文字、字母和符號等信息理解語言的含義,由此完成語言學習的整套流程,從“聽、說、讀、寫”這一語言教育模式上就可看出一二。在當代英語學科的學科素養培育工作中,聽力能力的培養屬于核心部分之一,在該方面的能力積累與理論學習中,學生可以借由聽力獲取一門外語的語音信息,并逐步建立相應的語言結構。隨著不同國家歷史文化上的差異性增大,語言聽力的培養,可以使學生通過語言學習的橋梁認識不同國家之間的文化特點,對其文化素養的培育具有重要作用。初中英語課程已經由早前理論上的單方面教育,逐漸發展為綜合性文化教育的課程,教師不僅需要注重語言理論部分的教學指導,還需注重語言教學過程中關于學生綜合素養的培育。聽力教學在這一過程中的重要性主要體現在學生的語言結構建立、文化觀念教育以及學科素養能力等方面上,通過聽力能力的良好培養,可以幫助學生在英語課程的學習中奠定較好基礎,從而為后續的學科素養工作展開提供相應幫助。對此,教學人員在后續的學科理論內容教學工作上,應對學生聽力能力培養引起重視,通過教學模式優化、教學理念創新與跨文化滲透等方式,使學生可以得到較為全面的聽力教育。[1]
三、基于學科素養制定聽力教學主題
從當代英語學科的聽力素養培育的內容上看,學生的文化素養、外語含義辨析、語言解讀能力等都屬于英語學科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往的教學模式對于課外文化內容的引入還相對欠缺,學生的語言文化視野相對狹小。為使學生的學科素養可以得到更好培育,教師應在教材聽力內容講解的基礎上,通過引入豐富的課外聽力內容或者文章資料等,使學生可以在聽力訓練中,通過對比本國文化的方式,體會不同語言文化之間所具有的差異性。比如,在日常的打招呼行為上,教師可引導學生通過聽力對比國內外的語言差異與文化差異。如,國外在打招呼的行為上,多使用“Hello”、“ Good morning”、 “good noon”、 “good evening”等詞匯,而國內在打招呼的語言使用上多采用“吃了嗎?”“上哪呢?”等,該類型的語言交流特點就能體現出語言文化上的差異。在該方面的聽力教學指導上,應引導學生建立較好的文化辨別能力與跨文化思維,使學生可以在語言差異對比和文化差異對比中具備較好的文化素養。[2]
四、基于問題引導開展聽力教學工作
基于問題引導即模式的聽力教學指導工作,一般情況下主要通過多樣性的問題設置,使學生可以基于問題引導進行相應的學習。在關于英語聽力的學科素養培育工作上,教師應積極引入趣味性的問題,使學生通過聽力的方式,認識不同國家的語言文化、飲食文化或者節日文化等。比如,在祝福語的文化差異上,教師可引入探病的語言情境,使學生通過聽力對比中西方文化在探病時所表現出的差異。在國內的語言習慣上,一般去探病會建議病人“多喝熱水、多穿衣服”或者“注意休息”等,而國外在探病的語言上,往往會避免該類“命令式”語言的使用,一般使用“Get well soon”等類語言。在聽力問題的設置上,教師可引導學生對比語音中的對話內容,回答中西方語言上的特點。最后,教師在通過深層次的語言文化探究式講解,使學生可以在聽力訓練中了解不同國家文化之間的差異性,以此進一步提升自身的學科素養。
五、基于聽力材料拓展進行學科素養培育
為了更好地開展核心素養背景下的學科教學工作,教師應積極從理念、方法和課堂教學環境等方面優化教學工作,使學生在當前的教學指導下逐步提高學科核心素養。在課外語言實踐活動的設置上,教師可基于學生的興趣愛好進行聽力教學內容的拓展延伸,在當前的聽力教學工作中,教師應積極拓展學生的聽力學習素材,并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進行相應的教學指導,使學生可以在多元化的聽力素材中進行相應的學習。比如,當學生對電影素材較感興趣,教師可引入國外經典電影資源,使學生通過聽力辨析的方式,學生國外語言的表達特點,并在教師的文化解讀視角下學生英語表達上常見的語言結構。
結語:
綜上,針對現階段學科素養教育的進一步發展,教學人員應在原有基礎上對聽力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應用以及聽力實踐活動設計等實施創新,使學生可以在當前的聽力活動中,可以逐步建立較好地跨文化觀念、學習思維和語言辨析能力等。隨著目前學科素養教育工作對初中階段的學生素養教育工作制定了新一輪發展要求,教師需要在后續的聽力指導工作上重視學生的身心成長規律、興趣愛好與學習能力水平等,以此在聽力教學的過程中,可以使學生具備更好的理論學習能力、語言思維和跨文化觀念等。
參考文獻:
[1]唐婷玉.淺談英語國家文化研究對于促進英語教學的重要作用[J].校園英語,2017:18.
[2]張慶梅.淺析英語歌曲對大學英語聽力教學的促進作用[J].校園英語,201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