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雯
摘要:朗讀就是把文章清晰地念出來。具體地說,朗讀就是通過富有藝術感染力的聲音,生動地再現文章的思想內容,加深對文章的理解,引起共鳴,激起學生愛憎分明的強烈感情。同時,朗讀既是一種重要的言語能力,也是一種重要的智力活動。
關鍵詞:小學語文;朗讀教學;策略
語文教學的目的是指導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其中朗讀是學習語言的重要途徑之一。好朗讀習慣不僅培養學生交流能力,同時還能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促進學生寫作能力。因此,教育工作者要對學生進行朗讀訓練引導。
一、錄制朗讀者視頻,鼓勵學生認真朗讀
信息化的時代背景下,“互聯網+”教育成為新的趨勢,語文朗讀教學中信息技術的應用也具備了充分的便利條件。教育工作者在進行朗讀教學活動中,可以用錄制朗讀視頻的方式激勵大家的熱情和動力。教師可以跟學生溝通好,指定一篇課文并請同學們在課下做好準備,然后教師會當堂錄制朗讀視頻作為備用資料。這個活動的開展,同樣可以很好地激勵學生的朗讀熱情。通過錄制視頻的激勵,讓學生在課下時間里能夠多多去做練習,一方面要認真熟悉朗讀資料,一方面要認真把握朗讀過程中的情感情緒,一方面要注意調整自己的神態儀表動作,將朗讀者的角色充分帶入朗讀表演中。這也是對個人的修養、品格進行塑造的過程,是語文教學從文化層面、審美鑒賞層面、禮節禮貌層面引導學生看看成長的過程。教師可以將錄制好的朗讀視頻發到微信群給學生家長們作為參考,可以作為朗讀示范資料在教學中進行應用。這對促進朗讀教學的信息化發展有積極作用,也讓學生在朗讀中獲得了快樂,找到了自信。
二、進行分角色朗讀,在朗讀中體驗真情實感
在我們可選的朗讀資料中,有一部分資料是可以支持同學們分角色朗讀的。通過分角色朗讀,既可以鍛煉學生的配合能力,也可以生動展示文本中的故事情境,這對幫助大家了解文本的思想內涵,提高文學藝術修養和鑒賞品味都有積極作用。特別是在一些涉及人物角色心理活動、情緒活動、思想感情的文本朗讀中,對角色的揣摩,對情境的認知和融入非常重要。比如在朗讀課文《草船借箭》的時候,教師就可以抽選幾名同學分別扮演魯肅、周瑜、諸葛亮等人物,大家一起進行朗讀對話,并且在朗讀中盡量去模擬或者還原人物的性格、情緒狀態。比如課文中魯肅對周瑜說的“十萬之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諸葛亮說的是假話吧?”這一句中,同學們就需要對魯肅的語氣神態進行充分的把握。要分析魯肅其人在講話中到底是對諸葛亮有所嘲諷,還是對這件事感到不可思議,又或者是應該聲音粗獷一些,還是疑慮的情緒更濃厚一些,大家在朗讀中進行人物角色的把握,這就讓整個朗讀活動變得豐富多彩,也更能幫助學生進行小說的鑒賞,提高學生的文學修養。
三、開展情景朗讀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意聯想能力
情景朗讀活動是信息化參與朗讀教學的新形式,也是彌補學生經驗閱歷不足和認知短板的有效途徑。在情景朗讀活動中,主要用信息技術來創建情景,通過信息技術搜集整理視頻圖片、音頻資料等,通過多媒體技術投放在教室里形成一種背景環境,讓學生在這個環境中進行朗讀發言,從而讓朗讀過程與情景有機結合。這樣的朗讀已經接近配樂詩朗誦的形式,在藝術感、美感等方面也會有新的提升,更能讓同學們身臨其境地體驗朗讀的藝術魅力,感受文本中蘊含的優秀思想,提高對文本的認知理解能力。比如對毛澤東所作《七律·長征》的情景朗讀活動,教師可以在網上搜集一批反映紅軍長征題材的圖片或者電視劇節選片段作為背景資料,配上悲壯的音樂作為背景,然后讓學生含著飽滿的感情去朗讀這首詩,聽著朗讀者的聲聲陳情,其他學生的感情也隨之得到了極大的觸動。這樣就為我們深入解讀詩歌的思想內涵和藝術魅力做好了鋪墊,也讓學生對這首詩所包含的那種革命者無所畏懼、堅強前行的精神所感動,產生了濃厚的愛國主義情感。
四、小組合作朗讀,配合提高朗讀能力
朗讀可以是一個學生獨立完成的活動,也可以是多人合作的活動。就小學生的認知能力而言,他們沒有那么豐富的人生經驗閱歷,沒有非常深厚的文化積淀,在認知以及朗讀文章的時候可能會出現讀不懂、讀不通等情況。而且,每個學生的思維視角是相對固定的,在朗讀中的風格和技巧也可能是相對固定的。因此,我更建議讓學生在朗讀中進行小組配合,這樣就讓小組成員有了充分的互動和交流,可以圍繞朗讀體驗談看法,可以分享朗讀技巧和經驗,也可以共同討論研究如何才能把文章朗讀得更好。充分利用好小組合作的朗讀方式,這對提高同學們的朗讀能力也是很有幫助的。比如指定讓學生朗讀辛棄疾的《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教師就可以直接把任務分配給各個小組,要求組內成員相互討論研究朗讀技巧,并輪番向組內成員進行朗讀演示。這樣一來,在有限的時間里,全班每個同學都可以有機會進行發言和演示,更可以相互借鑒朗讀的經驗體會,優化改進朗讀效果。對比學生獨自去朗讀,小組合作的朗讀過程更顯得氣氛熱烈,大家的討論和朗讀演示也更加積極。特別是一些不喜歡朗讀的學生,當他身處于一個小組的時候,就會無形中被其他學生帶動,想要去試試看,想要跟其他同學比比看誰朗讀更順暢,更準確,感情更豐富有技巧。這樣的朗讀活動是非常適合在課堂朗讀中進行的。
綜上所述,教師在朗讀訓練中要使用適當的教學方式,為學生掃清朗讀過程中的障礙,讓學生能夠流暢的進行朗讀,通過實施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朗讀能力的策略,能有效地激發小學生的朗讀興趣,提升了小學生的朗讀能力,有力地促進了語文的學習和綜合素質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張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朗讀能力培養的有效性研究[J].小學生作文輔導(看圖作文),2019,000(011):13
[2]成彩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朗讀能力培養的有效性研究[J].軟件(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9,000(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