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羅那
摘要:新課改下小學音樂課堂美育滲透的教學要充分考慮到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身體特征,采取切實可行的教學策略,提高小學音樂的教學效率,實現小學生音樂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美育教育能夠有效拉進學生與教師之間的關系,加強認識過程與意志過程的連接,促進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的提高,實現素質教育的目的。本文通過對小學音樂課堂美育滲透的意義進行分析,提出實施美育滲透的具體措施,希望對促進小學音樂教學效率的提升,實現小學生全面發(fā)展做出積極貢獻。
關鍵詞:小學音樂;課堂;美育;滲透
引言
在小學音樂教育中實施美育滲透教育,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進行美育滲透教育的時候要注意因材施教,針對學生不同的特點積極開展小學音樂的美育滲透教育,實現教學質量的提高。同時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也要注意根據學生的反饋,積極采取應對的措施,提高解決問題的效率,為學生及時解答生活、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與水平,實現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滿足當前素質教學改革的要求。
一、小學音樂課堂美育滲透的意義
實施美育滲透教育能夠有效培養(yǎng)有思想、有能力、有知識的學生,而不是同工廠生產產品一般千篇一律,沒有新意沒有創(chuàng)新。學生對音樂的學習有一定的情感后,就會轉化為學習的動力,培養(yǎng)出高度熱愛音樂學習的熱情,從而為學生音樂核心素養(yǎng)的建立提供堅實的基礎和鋪墊。這也有助于教師提高音樂課堂的教學效率,提升學生的音樂學習效果。由于小學生活潑好動,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并且傳統(tǒng)小學音樂的學習對于學生來講,本身是枯燥乏味的,容易讓學生產生厭惡心理。美育滲透教育的實施能夠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幫助學生在心理上建立與音樂的聯(lián)系,讓學生保持高度的熱情進行音樂的學習,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效提高了小學音樂的學習效率。
二、小學音樂課堂美育滲透的策略
1.提高審美體驗,培養(yǎng)美育素養(yǎng)
優(yōu)美的音樂作品可以帶給人美麗的感覺,因為音樂的本質是美學。美學能夠使人們的眼睛愉悅,并對耳朵達到悅耳的目的,這是一種高層的心理活動,通過感官達到情感、想象力、理性、意志等的體驗。在具體的美育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過程中,教師要與所有學生進行有效的溝通,科學制定每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了解學習的每個環(huán)節(jié),并充分探索優(yōu)美的歌詞和動聽的旋律。依據教材音樂的旋律、節(jié)奏和動感有效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建立美好的審美體驗,從而更好的進行美育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為自身審美品質的形成打好堅實的鋪墊。提高學生的審美體驗,能夠有效增加學生對于音樂學習的情趣,使學生培養(yǎng)美育素養(yǎng),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進步打下堅實的基礎。
2.拓寬他們的音樂視野,有效滲透美育教育
由于學生的特點不同,每個人的審美觀也不同,這意味著一個人喜歡什么類型的音樂,因人而異,因此教師不能讓所有學生成為同一個人,擁有相同的愛好。相反,教師必須根據個體的差異,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因材施教,以提高學生音樂素養(yǎng)為目標,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的美育素養(yǎng)還沒建立,學生對于音樂的學習也是比較膚淺,對音樂的認識也不深。因此教師有必要在滲透美育教育上下功夫,拓寬學生的音樂視野。由于小學生對流行歌曲感興趣,但是在我國悠久燦爛的歷史進程中,出現了很對優(yōu)秀的音樂作品,這是我國民族文化的寶貴財富。世界上每個國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音樂作品,這些音樂作品塑造了許多音樂風格。不僅必須很好地教我們國家的歌曲和音樂,而且還必須讓學生欣賞外國經典歌曲和音樂作品,并達到熱愛音樂學習的目的。教師要加強對音樂教育改革的研究,從淺入深,并逐步教會學生從古典音樂中汲取精神食糧,從古至今、由內而外滲透美育教育,拓寬音樂視野,培養(yǎng)音樂的美育素養(yǎng)。
3.開展高尚情感的教育,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音樂的教學有其特殊性,一方面音樂是通過聲音傳遞,比較抽象。另一方面,它可以最深刻、最巧妙、最準確地反映人們的情感體驗。音樂的社會功能是豐富情感和意識形態(tài)的潛臺詞,從中獲得精神力量并升華意識形態(tài)。如今流行歌曲作為商品高調進入市場,學校也不例外,小學生辨別優(yōu)劣的能力相對較弱,但是他們的好奇心和模仿能力特別強,就會產生大量的追星族。這導致了一個后果,即學生失去了生活目標,對學生的健康成長是極為不利的。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爭取的價值觀念,并讓學生進行聽、唱、說、跳、演、配樂來體驗每首音樂。教學方法作品具有美感和思想意境,指導學生樹立健康高尚的審美觀念,有效身體歐美育教育,逐步向學生講解音樂的樂趣,以凈化學生的心靈,養(yǎng)成高尚的情感和情操,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與水平,達到素質教育的目的。
結論
綜上所述,教師要以培養(yǎng)學生美育素養(yǎng)為最終目標,采取有效措施,并針對學生的具體特點,開展美育滲透教育,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達到新課程教學改革的目的。
參考文獻:
[1]袁佳佳.小學音樂教學中如何有效實施美育滲透教育[J].北方音樂,2017(13):35-37.
[2]王紅梅.新課改下美育滲透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 名師在線,2018(22):86-87
[3]孔媛.淺談小學音樂教學中的美育滲透教育[J].學周刊,2017(11):217-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