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毅
摘要:當前教學中以提升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為主要教學目標。在此背景下,高中語文教學也產生了變化。古詩文是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關鍵部分,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大部分都只是給學生簡單講解,然后就讓學生背誦,學生無法體會到古詩文中隱藏的內涵,對學生的成長也沒有太大幫助。而在核心素養背景下,語文教師要重視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因此,就要充分挖掘古詩文的育人功能。本文主要從品味古詩文語言,促使學生提升審美情趣、感悟古詩文思想,啟發學生繼承孝風傳統、傳承古詩文文化,豐富學生自身文化內涵等方面出發,探究核心素養背景下的高中古詩文育人功能。
關鍵詞:高中語文;古詩文;育人功能;核心素養
進入高中階段的學習之后,學生可以明顯感覺到知識的理解難度有所提升,特別是在高中語文教材中,古詩文更加難以理解。即便是有了之前階段的學習經驗,很多學生在學習高中古詩文時也會感到寸步難行,無法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學習任務。在核心素養背景下,當前的教育教學目標發生變化,除了要讓學生在語文學習中掌握知識之外,還要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提升他們的整體素質。在這種環境下,語文教師必須要在課程中創新教學方法,同時挖掘古詩文中的文化內涵,引導學生深入理解古詩文內容,讓他們受到古詩文中優秀文化的熏陶,促使學生在學習古詩文的過程中得到全面發展,以此發揮高中古詩文的育人功能。
一、品味古詩文語言,促使學生提升審美情趣
在以往的語文課程中,教師給學生開展古詩文教學時,其采用的方法比較單一?;旧隙际墙o學生翻譯古詩文,之后便讓學生根據白話文翻譯去記憶。教師沒有引導學生品味古詩文的語言,不僅難以提升學生的審美情趣,而且還會讓學生感覺學習古詩文枯燥乏味,久而久之就會讓他們產生抗拒學習古詩文的心理。因此,在核心素養背景下,語文教師要改變教學策略,積極引導學生品味古詩文中的語言,讓他們感受到古詩文中的語言美,以此提升學生的審美情趣。
例如,在教學《陳情表》時,教師要改變教學策略,發揮古詩文育人功能,提升學生的審美情趣。在古詩文教學中,我重點幫助學生分析《陳情表》中的語言。我與學生賞析“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僮,煢煢孑立,形影相吊?!痹诮虒W中,我先啟發學生將這句話翻譯成白話文,然后再引導學生從語言運用角度分析句子。在我的引導下,學生發現這句話中從內外兩個方面,體現作者的處境,并且以影子作為比喻顯示作者的孤獨。學生對古詩文中的語言有了不一樣的認識,也提升了他們的審美情趣。
二、感悟古詩文思想,啟發學生繼承孝風傳統
高中語文教材中的古詩文大都經過編寫組的精心挑選,具有很高的教育價值。同時,古詩文形成的時間距今久遠,能流傳至今的基本是經典中的經典,往往蘊含著高尚的人文思想,能夠對學生發展起到引領作用。語文教師在開展教學時,可以引導學生去感悟古詩文中的思想,讓他們回想古詩文中描述的場景以及人物的特點,設身處地思考古詩文中發生的事件。為了加深學生的感受,教師也可以在課程中張貼與古詩文相關的圖片讓學生仿佛置身于其中,以此啟發學生繼承其中的傳統文化。
例如,在教學《陳情表》時,教師要引導學生感悟古詩文中的思想,加深學生對其中蘊含思想的感受。我以文中的第三段為例展開分析,并張貼孩子與長輩相處的圖片烘托氛圍,讓學生在其中感悟思想。學生反復閱讀,通過“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备惺艿搅酥腥A文明中的孝道思想。同時,我還引導學生要向作者學習,不要忘記父母和長輩對自己的付出。
三、傳承古詩文文化,豐富學生自身文化內涵
在核心素養背景下,教師在開展語文古詩文教學時,除了要讓學生掌握基礎的語文知識之外,還要讓學生在課程中產生理解和傳承文化的能力,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也學習優秀的文化,以此豐富學生自身的文化內涵。鑒于此,語文教師在進行古詩文教學時,就要轉化教學角度,引導學生發現古詩文中包含的傳統文化,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受到熏陶,以此傳承古詩文中的文化,實現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目標的同時,體現古詩文的育人功能。
例如,在教學《陳情表》時,教師要轉化教學角度,讓學生在學習古詩文知識的同時,發現其中包含的文化,從而涵養學生的文化素養。通過閱讀,學生基本上對文中的內容有了全面了解。隨后,我又讓他們重新閱讀,分析其中包含的傳統文化。一段時間后,學生發現了“臣生當隕首,死當結草。”等句子中包含的愛國文化,喚醒了學生的愛國之情,體現了古詩文的育人功能。
總結:
總之,在核心素養背景下,高中語文教師在進行古詩文教學時,要從立足學生個性,挖掘古詩文的育人功能。轉化教學角度和調整教學方法,引導學生深入體會,使學生在學習古詩文時不斷進步,以此培養他們的語文核心素養,進而提升高中語文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沈霜.淺談如何用好高中古詩文進行“藝馨”教育思想滲透[J].學苑教育,2019(23):15.
[2]彭曉娜. 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古詩文學習活動設計研究[D].集美大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