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富華
摘要:在進行高中美術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積極地培養學生藝術鑒賞能力,讓學生能夠跟著教師的學習能夠提升自身的審美品位,能夠自主鑒賞美術作品,同時讓學生能夠實現自身綜合能力的有效提升。本人通過在高中美術教學的過程中,通過創設美術情境補充課外資源組織開放體驗等多種教學方式來激發學生的創作能力實現學生審美能力的有效提升,旨在為其他教師提供參考。
關鍵詞:高中美術;學生鑒賞能力;有效策略
教師在進行高中美術教學的過程中,應該積極的進行教學方式的創新,讓學生在進行美術的過程中善于發現美,并將自身的審美意識應用于作品的創作之中,從而提升自己的美術核心素養,對于學生今后學習與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創設美術情境,提升學生藝術審美能力
教師在進行高中美術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借助視聽的資源來創設良好的美術情境,讓學生能夠通過視頻動畫,音樂等多種方式來感悟到美術作品中展現的魅力,并且能讓學生與作品產生情感共鳴,自然而然的來鑒賞美術作品,從而實現學生心靈的觸動,積極的進行美術作品的創作,實現學生學習能力的有效提升。例如:教師在進行“花鳥畫”相關內容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觀看“螳螂捕蟬”的動畫視頻,并讓學生說出觀看完動畫片的感受。接著教師與學生探究中國畫中花卉蟲鳥在進行繪制時的展現特點。教師借助“五牛圖”來讓學生進行賞析。教師讓學生接著觀看多個名家的畫作,引導學生從多個角度進行分析,明確作品的內容和表達內涵。教師借助有效的情境進行教學,讓學生置身于良好的情境中,積極的跟著教師的節奏進行知識的學習,學生的審美意識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并且陶冶了學生的情操,并以此收獲了理想的教學效果。
二、補充課外資源,豐富學生自主鑒賞能力
想要提升學生的藝術鑒賞能力,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除了對于作品進行展示之外,還應該引導學生對于作品的創作背景創作價值以及創作意圖來進行講解,不斷開拓學生的視野,讓學生能夠對于作品的創作已完成有全面的理解。教師除了對于本節課堂知識的講解之以外,還應該帶領學生進行這這一類型作品的欣賞還可以對于同一作者不同時期不同風格的作品進行鑒賞,并以此來豐富學生的文化知識,讓學生能夠了解美術作品中包含著人文內涵。從而實現學生多方面知識的掌握,從而有效的提升了學生的審美鑒賞能力。例如;教師在進行美術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將不同時期的畫家的作品進行對比欣賞,或者將畫家的不同作品進行對比。在進行中國畫知識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將為學生播放“唐伯虎”進行作畫的視頻,讓學生明白“筆墨紙硯”的作用。教師還為學生講解中國畫詩書畫印的同時來為學生展示“王維”作品,教師在學生欣賞的過程中,可以讓學生進行提問,教師向學生點撥,引導學生逐步的進行知識的探究,讓學生通過作品進行聯想作者的表達情感,進而提升學生的審美意識。在進行“水墨畫”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對于“齊白石”多部作品進行解讀與欣賞,從而深入的體會水墨畫的魅力。教師借助這種方式進行教學,幫助學生豐富課堂學習的內容,讓學生對于教學的內容有深入、透徹的理解,學生的學習效率得到了有效提升,還能提升美術教學的質量。
三、組織開放體驗,激發學生自主創作能力
教師在進行高中美術教學的過程中,還應該積極的創建實踐教學活動,來提升學生的鑒賞能力。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去具有特色的公園或者一些名勝古跡進行觀察與探究,讓學生能夠在實踐的活動中,親身感受美術的文化,接受藝術的熏陶,從而對于學生藝術鑒賞能力提供有效欣賞資源,并不斷的激發學生的創作理念,讓學生能夠在這些具有特色的實踐活動中,來實現創作靈感的激發,不斷的發揮自己的想象能力進行創作,實現了學生學習效率的有效提升。例如:教師在進行“現代建筑”相關知識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去學校附近的公園,寺廟或者具有特色的村落去進行建筑的欣賞,讓學生明確這些建筑的結構、色彩,并且體現出了怎樣的人文色彩。還可以讓學生進行東西方建筑風格進行對比分析,來進行自己創作靈感的激發。教師讓學生進行多種風格的建筑欣賞之后,嘗試發揮自己的想象來設計建筑物的草圖,讓學生開拓自身的思維,通過繪畫作品來展現自身的創作理念。美術教師要積極的為學生提供開放的教學環境,借助組織美術實踐活動,引導學生自主感受美術文化、接受藝術熏陶,使其自主進行藝術鑒賞,為學生的長遠發展做準備。
綜上所述,在進行高中美術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積極的培養學生的藝術鑒賞能力,讓學生能夠積極的參與各種教學活動,讓學生通過多觀察多想象,多創作的方式來提升自身的鑒賞能力,從而實現學生核心素養的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1]王桂林.淺談高中美術鑒賞教學與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策略[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1(10):129-130.
[2]郗革平.高中美術教學中學生鑒賞能力培養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21(43):15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