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海蝶
摘要:隨著我國素質教育不斷向縱深發展,幼兒園教育的形式和方向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教師作為幼兒園教學工作的引導者,其自身職業素養和專業能力直接關系到教學效果如何,教師的德才兼備是幼兒園高質量發展的核心保障。園長作為幼兒園運轉的領導者和指揮者,在園內開展園本教研活動能夠有效促進教師的專業化成長,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基于此,本文圍繞幼兒園園長以園本教研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策略展開探究,以期為學前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幫助與參考。
關鍵詞:幼兒園;園長;園本教研;成長;策略
處于幼兒園階段的孩子,他們的三觀和價值取向尚未成型,對客觀事物的感知能力、探索能力也正在成長發育中,尤其需要正確的引導。學前教育的核心目標是培養孩子的綜合素養,并不是學習刻板的知識和技能,這就對幼兒園的課程設置和教師專業能力提出一定要求。因此,園長要提升專業素養,密切關注幼兒園的全面發展,立足幼兒教育的實際,重視幼兒園教研活動,通過教研工作不斷提升教師的專業能力和職業素養,為幼兒提供更加優質的學習環境,促進幼兒園健康發展。
一、相關內涵解析
幼兒園是由教師和幼兒兩個部分組成,教師的專業成長不僅關系到幼兒的受教育情況,也是幼兒園發展的根本。結合學前教育的特征來看,幼兒教師的工作職責不僅僅是傳遞知識,還要發揮引導者、支持者的作用,通過教育使幼兒能夠全方位發展,實現幼兒教育的根本目標。
(一)園本教研內涵
園本教研以幼兒教師所工作的幼兒園為主要研究空間,以解決學前教育中存在的問題為核心目的,并在解決問題的同時通過調研、實踐、探討等多種途徑推動幼兒園不斷向前發展,選擇、制定出一套最科學合理的教研體系作為指導。園本教研應當體現出幼兒教師的研究主體地位,使教師感受到自身所肩負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是提升學前教師專業成長的重要途徑,也是提高幼兒園教育質量的關鍵手段。
(二)幼兒教師專業成長內涵
幼兒教師作為學前教育的一線工作者,其自身的專業化能力和職業素養高低直接關系學前教育效果,對幼兒身心成長產生巨大影響。隨著教育改革和社會的發展,幼兒所接受的教育內容在逐漸發生變革,幼兒教師的專業成長也要隨之與時俱進,學習和接受先進的、優秀的教育思想,使學前教育能夠緊跟時代腳步。總之,幼兒教師的專業成長要從外部環境支持和教師自身努力兩個方面展開。
二、園本教研對幼兒教師專業成長的意義
(一)有利于凸顯教師的研究者身份
結合園本教研的內涵來看,它主要研究教師自身或他人在學前教育工作中出現的問題,是對實踐的一種科學分析,并能夠在此層面上探索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所以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當占據主導地位,并肩負著研究者身份的使命。幼兒教師想要不斷實現專業成長,就必須擺脫依賴,成為一個具有獨立思考、判斷、分析問題,且擁有覺醒意識的獨立個體。而這些能力的練就將主要來自于實踐工作之中,自身的專業能力和職業素養將在一線教育工作中體現出來。園本教研給予了教師對自身和其他教師實踐工作活動的研究權利,他們成為了研究的主動方,是園本教研的研究主體。
在園本教研中,幼兒園主要采用行動研究法開展工作,教師在教育實踐的過程中,針對問題進行分析提出完善的解決方案、付諸實踐、檢驗和反思,是學習、行動、培訓的結合。
(二)有利于提升教育教學能力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對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幼兒教師要具備反思能力和發展眼光,在日常的工作實踐中善于收集信息,挖掘信息背后所反映出來的問題,并針對問題進行改進。園本教研所研究和解決的多是學前教育一線問題,教師通過對其進行研究和完善,將得出進一步的教育理論和方法,是一個改善問題產出新形式的過程,教師在此過程中將使自身教育教學能力得到螺旋式上升。
(三)有利于幼兒園的未來發展
開展園本教研工作,既是為了提升教師的專業能力,為孩子帶來更優質的學習體驗,也是為了幼兒園的長遠發展,這其實是落實園本教研工作的核心目的。提供專業、科學的教學服務,是幼兒園可持續正向發展的根本,是幼兒園不斷前進的核心動力。幼兒園的核心工作是為幼兒提供高質量的教學服務,促進幼兒的全面成長,這離不開教師高尚的職業道德、專業素養和科學的教育理念,而教師的不斷成長進步又離不開實踐中的探索與反思。因此,園本教研工作的開展不僅為了培養出更優秀的教師,也為了創建更優質的幼兒園。
三、園長以園本教研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策略
(一)通過教研文化鼓勵教師廣泛參與
教研文化強調教師的主體參與和反思,優質的園本教研能夠有效推動教師的專業成長。在實際的園本教研工作中,園長應當利用教研文化鼓勵教師的廣泛參與,并對自身的角色進行轉換,改變以往的管理者形象,從“一言堂”轉變為與教師的平等討論、積極溝通。在園本教研活動開展前,園長應當提前告知教師活動的主題和方向,讓教師能夠提前做好相應準備,使其可以構建起預先的思考模式,節省實際教研工作中的時間,提升教研效率。在教研活動中,園長要構建起和諧、民主、輕松愉快的氛圍,以身作則地鼓勵教師多表達、多溝通、多思考,在過程中使大家的思想碰撞產生新的火花。與此同時,對于不敢表達、不想表達的教師,園長還要及時調動其積極性,使用鼓勵式的溝通方法樹立起教師的信心。因此,園長要合理發揮教研文化的優勢,帶頭構建起學習型幼兒園,在園內形成積極討論、互相學習的氛圍,引導幼兒園向學習共同體發展。
(二)建立園本教研制度,制定科學實施計劃
園本教研工作的順利開展,離不開科學的制度。在教研活動開始前,園長應當與教師展開科學的討論,結合本園實際制定相關的教研制度,按照制度實施教研計劃。并且,在教研活動中要及時觀察制度是否合理和科學,結合實踐中出現的問題做好及時調整,使教研制度能夠不斷完善。因此,幼兒園可制定以下幾個制度:第一,園長聽課制度。教研活動不是紙上談兵,而是要真切地落實與實踐,園長想要切實了解教研工作的進展,就必須要深入到基層的教學一線工作中,參與教師的研修活動。這種制度有兩個方面的優勢,一方面,在園長的參與下,教師會更加嚴肅認真地對待教研工作,在過程前、中、后期都能做到全身心投入,提升了教研活動的實效性;另一方面,園長聽課制度能夠讓園長對教研工作的開展流程和進度了如指掌,可以及時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并第一時間指出,更好發揮引導者作用。第二,教研骨干制度。根據教師的實際能力和表現,園長要對骨干教師提出更高要求,讓他們能夠帶動新教師不斷成長,將自身的教研經驗分享給更多教育工作者,“以老帶新”促進全園教師共同專業成長。第三,終身學習制度。園長要幫助教師樹立起終身學習制度,認真學習《規程》和《綱要》精神,領悟其精神內涵,將其作為園本教研開展的指導思想。并且,要求教師要不斷吸收和學習新的教育知識,更新自身教育理念,緊跟教育發展的腳步。
(三)以課題研究為契機,提升教師理論水平
園本教研工作的開展不應設置過于宏偉的目標,而要從小課題開始,從身邊的小事著手,解決教學工作中的某一問題或某一環節,再逐漸向“大”拓展,形成腳踏實地的工作氛圍。因此,在課題研究過程中,教師首先需要探尋相關的理論依據,在理論基礎上去研究和解決現實問題。并且,在教研實踐結束后,要通過實踐去反推理論,以理論為主要基礎尋找實踐中存在的不足,提升教師的理論水平。所以,在教研過程中,不應當忽視任何一個小課題,而要逐一探尋小課題背后的理論知識,使教師的理論水平逐漸提升,促進專業成長。
(四)及時反思總結,提升教師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通過園本教研活動,不僅要推動教師的專業成長,還要培養教師的反思總結能力,使教師可以憑借自身經驗和思考解決實際問題。例如,在幼兒語言講述教學中,許多教師會發現一個共同的問題,即幼兒的有效學習效率遭到阻礙。這時,園長便要引導教師對教學過程進行回顧,反思其中存在的問題。經過反思,教師發現問題出在了教學掛圖、教具與教師的配合上,在幼兒觀察圖片時教師沒能從觀察順序的角度提供引導,幼兒將會出現缺乏講述條理的情況。根據這些問題的反饋,教研小組的教師要通過多課、多研的研究方法在組內進行交流討論,讓教師對不同年段的幼兒特征更加深入了解,表達自己的解決方案。同時,園長要將教師們分成不同的小組圍繞一個語言講述教學課開展教學設計,可劃分為青年教師組和經驗教師組,通過課程設計結果將新老教師的理念和思想進行呈現,并讓兩組教師相互點評,通過這樣的碰撞磨合出一個最優教學方案,從而實現教師間經驗的交流,提升其解決問題的能力。
結束語:
結合上述分析不難看出,教師的專業能力和職業素養與幼兒園的發展質量息息相關。園長應當從自身素養、課程建設、幼兒實際、教師發展等多個角度、多個維度開展具有時效性的幼兒園園本教研工作,打造高質量的師資隊伍,為幼兒的學習成長提供更加優質的環境。
參考文獻:
[1]劉霖芳. 幼兒園園長如何以園本教研促進教師專業成長[J]. 現代職業教育, 2019, 000(027):278-279.
[2] 康璐璐. 淺談園本教研促進新手教師專業發展的策略[J]. 教育現代化, 2018, 005(030):143-144.
[3] 莊華珍. 立足園本教研促進教師專業成長[J]. 新課程(教研版), 2017, 000(003):210.
[4] 肖瑩. 團隊教研模式下的園本教研促進教師專業成長——以南昌市滕王閣保育院為例[J]. 江西教育, 202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