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穎穎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逐步要求提高學生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以往的教學方式已不能滿足時代發展的需要,問題式教學法便逐漸被提上日程。這種教學方法是一種重視培養學生學習能力,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的新型教學模式。將其運用在高中地理教學中,不僅能夠有效改善地理課堂枯燥無味的現狀,還能最大化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和積極性,對實現地理課程目標有深遠意義。
關鍵詞:問題式教學法;高中地理;課堂教學;運用
前言:
地理是高中的關鍵學科之一,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也十分廣泛,但許多學生對這門課程的重視程度不夠,在課堂中也無法高度集中注意力,經常課前不預習,課后也不認真完成學習任務。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要有意引入問題式教學法,為學生布置好啟發性強的問題,明確學習目標,培養學生在學習時的自主精神,這樣更符合新課改的教學理念及教育改革深化的要求,進而提升高中地理教學質量和效率。
一、重視導入,提高學習效果
一個良好的開始預示著成功的一半,所以教師如果能在課堂的伊始階段就牢牢鎖定學生的目光,就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在教師為高中生講解地理知識時,要充分將問題導入教學法融入課堂,在課堂導入環節給學生合理的設置問題,進而讓學生有明確的學習方向與目標,調動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和熱情,對地理知識進行不斷思考、分析、探究、總結,最終達到解決實際問題的目的。在設置問題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重視,并引導學生帶著問題探究和學習新知,幫助學生找到在未知領域探索的樂趣。
例如,在學習《海洋與人類》這節課內容時,教師首先就要為學生用多媒體出示圖片、視頻等資料,讓學生認識海洋生物和礦產資源的豐富。同時也要向學生展示現階段人類對海洋空間的利用成果,增強其對研究海洋事業的決心。在課堂導入時教師可以利用自身豐富的學識和語言,激發學生思考:某權威機構警告,有近8萬噸垃圾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和夏威夷之間的太平洋水域堆積。并形成“大太平洋垃圾帶”。面積已超過160萬平方千米。里面數以萬計的塑料微利就被浮游生物攝入,經過食物鏈的傳播,最終進入人類身體里。那么,我們該如何保護海洋資源呢?這就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問題,為接下去學習海洋生物、礦產、空間等資源奠定基礎。
二、聯系生活,創設教學情境
高中地理與社會生產、生活具有非常緊密的聯系。在將問題式教學法融入高中地理課堂過程中,教師就要結合學生已有認知和經驗,聯系實際生活,為學生創設出真實生動的問題情境,把地理知識、地理實踐和問題情境有機融合在一起,然后不斷引導學生在教學情境中,積極思考、分析、探究,最終獲得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如此便可使學生更快速接受和學習新的地理知識,高度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迸發思維的火花,并且順利實現對舊知識的鞏固,最終在生活化的課堂情境中,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例如,人口問題一直是困擾各個國家的重要因素,其也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在教師講解《人口遷移》時,可以讓學生先自主預習教材,并在課堂上播放有關“全國鐵路迎來春運以來最高峰”的視頻資料,讓學生在人山人海的春運情境中體會到我國人口數量的龐大。教師又在教學過程中提出若干問題:1.春節人們都回家過年這算是人口遷移嗎?2.怎樣才叫人口遷移?3.人口為什么要遷移呢?4.人口是如何遷移的?5.人口在遷移后會產生怎樣的影響?讓學生對如此多的問題進行思考。在回答問題過程中,有的學生就會照搬教材知識里有關人口遷移的因素,有的學生就會提出一些質疑并補充說明,最后教師再予以總結歸納。這樣教師利用春運創設的生活問題情境,讓學生對教材知識掌握的更透徹。
三、合作學習,營造課堂氛圍
在高中地理教學時,教師應主動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引導學生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見地,促使學生能夠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識。教師可以把學生科學分為若干小組,針對教師所提出的具體問題進行分析、研究和討論,這樣不但培養學生人際交往能力、創新思維能力、解決問題能力,還能營造熱烈、積極、愉悅的課堂氛圍,讓每個學生都在團結合作下,共同探討和解決問題,從而加深對問題本身的理解,促使學生更積極主動的學習地理知識,這樣問題式教學法才能在高中地理課堂中更順利地開展。
例如,在學習《人類面臨的主要環境問題》這節課時,為了讓學生更全面認識人類所面臨的各種環境問題,教師可以用問題的方式,啟發學生思維:在周圍哪些環境問題會制約和威脅人類的生存和持續發展?人類在土地和森林資源的破壞主要有哪幾種形式?人們在吃了有農藥殘留的事物后會引發什么樣的后果?你認為應該如何治理土壤污染?通過一系列問題的提出,讓學生們陷入深深的思索中,教師可鼓勵學生進行合作學習探討這些問題。在組員共同智慧的集中作用下,學生很快就找到了問題的答案。這樣教師通過讓高中生在地理課堂上分組合作學習,既有效的營造了積極向上的課堂氛圍,又讓學生在問題式教學法環境下快速掌握當堂課知識,從而達到學習目標。
結論:
總之,在問題式教學法在高中地理課堂中運用愈加廣泛的情況下,教師需要合理為學生設施問題,為其構建知識框架,培養綜合能力,更高效的推動地理教學活動順利開展。這不僅符合素質教育所提倡的發展學生綜合能力的要求,同時對學生很好的理解和掌握教材內容,靈活在生活中應用地理知識也相當有幫助。學生通過積極探尋問題的答案,突破思維模式,也強化學生對問題所考察知識點的學習與記憶,對提高學生自身地理素養有莫大幫助。
參考文獻:
[1]李善中.高中地理問題式教學研究[J].江蘇教育,2021(63):6.
[2]支凱.高中地理問題式教學的優化策略[J].啟迪與智慧(中),2021(0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