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著眼軍校政治理論課教學實際,總結網絡教學作用,分析網絡教學存在的問題,并提出解決思路,從內容優化、角色定位、能力培養等方面進行實踐性思考,旨在提高軍隊院校政治理論課網絡教學質量。
關鍵詞: 政治理論課;網絡化教學
軍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網絡化教學,即在互聯網技術的廣泛使用下,借助互聯網及移動終端,利用新媒體、新平臺,實現政治理論課的在線教育。
一、網絡化教學在軍校政治理論教學中的作用
網絡化教學運用網絡的便捷,使其成為政治理論課教學的新載體,在軍校政治理論課教學中也發揮著極大的作用。
(一)融入多元媒介,提升課程質效
網絡課堂中廣泛使用多媒體技術,通過合理巧妙的教學設計,為學員對政治理論課的學習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撐,突破了時間和空間對教學活動的束縛,豐富的教學方式和手段,實現最優化的教學效果。“線上導學+線下自學+網絡互動助學”的方式,教員完成備課、試講任務,學員完成學習任務。充分利用網絡便捷實現了政治理論授課過程中的實踐化教學成果的運用,利用教學平臺進行課下研討交流,形成獨立觀點,教員可高效的對學員進行遠程知道,并通過平臺數據,及時分析出教學效果,指導下一階段教學。
(二)激發學習熱情,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網絡化教學隨不能取代其重要地位,卻可以通過新穎便捷的方式大大提升學員的學習熱情。在下發學習目標與任務后,學員可以自行合理規劃、安排學習時間與內容,體現了其主動性,同時學員自主進行學習在授課中我們看到,有些學員平時不太善于發言,此時卻提出了線下課堂想不到的問題,教員也被激發出更多的教學熱情。
(三)多維并舉接入,拓寬學習渠道
學員在網絡化教學過程中,能夠基本整合政治理論課程體系中各課程內在知識體系。網絡情境下的政治理論課教學對學員的影響是多方面的,比如跨學科學習的能力、合作學習能力、良好的信息素養等。
二、軍校政治理論課網絡教學存在的問題
在網絡環境下的政治理論課教學是應該擁有其不同以往的特色和優勢的。在網絡化教學過程中除了體現出課程優點,也因為教學手段、教學環境發生變化而出現了一些問題。
(一)教學內容設計的不合理
對于教學內容的設計關乎整個授課的效果,網絡化教學在授課實踐中確實也存在著此類問題。比如部分教員認為網絡教學只是將傳統授課原樣搬入網絡環境中,只是教學環境的更換,在內容上并沒有進行設計。還有教員將網絡化教學簡單的理解為錄制課程播放視頻。同時也有很多新教員更愿意去嘗試新方式與媒介,積極投身于網絡化教學,但是由于對課程的把握與內容的設計不合理,也會出現空洞,乏味甚至主題便宜,互動時間過長,空擋時間過長等等問題,這些問題都是因為對教學內容缺乏設計而造成的。
(二)運用網絡能力不強
教員對網絡的掌控不強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掌控網絡知識技術的意識和能力不足;二是,政治教員對于政治理論網站的理論導向性,學員思想問題的掌控、引導不足。現在許多教員還沒有意識到在網絡環境下政治理論課教學的最大要求是什么,往往認為把課程在電腦前直播授課就行了,最多再經常進行一些信息更新,卻忽略對于網站的導向性控制以及學員在彈幕中的流露出的思想苗頭的把控。
(三)教學管控不科學
網絡化教學的過程中除了因為教學內容的設置不合理、運用網絡能力欠佳會對整體政治理論課教學質量產生不好的影響,還應該注意教學管控的問題。傳統授課過程中,課堂的教學管控是教學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然而將教學過程延伸至網絡環境時,往往容易忽略這一環節。在傳統教學過程中,很多人認為教學管控就是課堂中的“叫醒服務”其實并不是如此,而網絡化教學的過程里,政治理論課的教學管控往往也會出現不科學的問題,比如教學過程中出現網絡語言暢行,觀點偏頗,一時失去政治性。還比如在實踐過程中,學員自主交流,教員變為旁觀者,無法運用有效手段緊扣教學核心等等問題。
三、軍校政治理論網絡教學的對策
研究探索線上+線下教學的特點規律,及時掌握和分析課程在線教學的各類統計數據,及時進行教學反思,不斷提升組教能力,持續做好教學服務,加強對于疑難問題的合力攻關,盡最大努力確保課程滿足學員學習需求,確保教學質量。
(一)優化課程內容
課程內容的設置上,必須要做到與日常授課看起,不可區別對待,也就是要達成的教學目標一定不能打折扣,要完成的學習任務一定不能弱化和減少。而是更加注重適應性。結合網絡化教學的特點,以及針對具體學情進行細致,優化。教學目標,任務,內容等等的設置一定要突出系統性,精準性。我們還應該考慮到網絡教學時長與連續性的問題,可以設置多個小而精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針對性強,教員課上做好“就事論事”,學員課下做好“舉一反三”。
(二)重建師生的角色定位
在網絡教學環境里,信息的傳播方式使師生關系有了本質的變化,教員由原來的知識傳授者和灌輸者轉變為學員學習的指導者和信息的導航者,學員成為學習的中心和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師不再是唯一的知識來源。因此,開展網絡課堂教學,首先就要求教員必須轉變傳統的以我為主的教育觀念,樹立主體性教育理念,尊重學員的主體地位和個性人格,重建師生的角色地位,實現從教員中心到學員中心的轉變。比如,開展“專家集體訪談”形式的授課模式。同樣,由于網絡教學的開放性,教員不再像課堂教學那樣必須在統一的時間和地點進行知識的傳授,因而教員不能再把傳遞知識作為自己的主要任務和目的,而要把精力放在創設有利的學習情境,教學員如何學習,指導學員掌握信息處理的方法,獲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識。
(三)培養學員自學能力
網絡化教學中要確立的是學員的主體地位。自學、自主、自控成為網絡教學的核心意識。“學是為了不教”,自學的重要性在網絡環境下更為重要。注重學員自學能力的培養是要增強學員的自我效能感,要認清自我的定位,通過學習要達到的目標,經過學習后自身會在什么方面得到提高,建立在自我評價的基礎上的學習定位問題,解決好這個問題是培養網絡自學能力的首要。有了思想還要有方法,教員可以通過對學員自學方法的指導來實現學員自學能力的提高。
作者簡介:車爽(1986-),女,山東萊陽人。武警工程大學烏魯木齊校區教研部政治研室副主任,講師,研究方向:軍隊基層政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