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迎 王利君
摘要:在傳統(tǒng)美術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多是采用灌輸式并自由練習的方式進行課堂內容的講解,學生對于這種教學模式逐漸失去了學習興趣,就會產生消極倦怠的心理,因此教師應該注重教學方式的創(chuàng)新,采用現代信息技術來進行教學,幫助學生快速的理解與掌握教學的內容,豐富學生多方面的視覺體驗,實現學生綜合能力的有效提升。本文通過在高中美術教學的過程中,采用信息技術進行知識的講解,教學效果顯著,旨在為其他教師提供參考。
關鍵詞:信息技術;高中美術;有效融合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深入實施,再進行高中美術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也積極地采用信息技術來進行知識的講解,借助信息技術來為學生直觀形象化的展示教學內容,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并能及時跟上教師的節(jié)奏,進行知識的探究與掌握,實現了教學效率的有效提升。同時通過信息技術能幫助學生拓展和豐富課外的教學資源對于學生而言能夠實現多方面知識的掌握,對于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起到了積極的影響。
一、借助信息技術,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教師在進行高中美術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借助多媒體來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情境,讓學生能夠在情境中感受到美術學習的樂趣,同時能夠通過美術與多媒體的結合,借助背景音樂來烘托課堂學習的氛圍,有效的豐富了學生多方面知識的掌握,學生能夠高效地理解教學的內容,實現學生學習效率的有效提升。例如:教師在進行“中國畫”一課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來為學生展示一幅“現代繪畫作品”和一幅“當代中國畫”來讓學生進行觀看,并讓學生說出自己對于中國畫的了解。同時教師向學生提問:在進行中國畫繪制的工具材料都是什么?學生討論之后,教師為學生展示:文房四寶,并讓學生明確筆、墨、紙、硯都是哪些地方的比較好。同時讓學生欣賞一些優(yōu)秀畫家的作品,讓學生明確每一幅作品的創(chuàng)作都需要在特定的情境中激發(fā)自己的創(chuàng)作靈感來完成的。教師為學生播放一些具有中國風的歌曲,并讓學生邊欣賞邊跟著教師的節(jié)奏進行作品的繪畫,同時教師對于學生講解“中國畫”應該具備的藝術特征。教師借助多媒體來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逐步感受中國畫的內涵,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并能在情境中高效的掌握教學的內容。
二、借助信息技術,豐富學生的課外知識
在傳統(tǒng)美術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多是采用講解和自由練習的方式進行教學教學的效果不理想,并且促使學生逐漸失去學習興趣,因此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來搭建良好的平臺,結合學生感興趣的內容來進行課堂活動的創(chuàng)設,讓學生能夠對于作品的歷史背景和創(chuàng)作相關的資料進行深入的理解與掌握,幫助學生能夠豐富課堂的知識,提升了學生學習的效果。例如:教師在進行“卡通形象設計”一課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借助多媒體來為學生展示一個卡通形象:大眼睛、眼皮厚、沒睡醒、胖嘟嘟。讓學生猜測,學生很快猜出來是:加菲貓。采用同樣的方式來讓學生猜出了:福娃、哪吒、阿凡提、獅子王等卡通形象,并讓學生通過對比來了解卡通形象的特點。教師讓學生觀看之后展示一個:1978年版的加菲貓和現代版的加菲貓進行對比,讓學生明確加菲貓隨著時間的推移在形象上都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接著教師為學生展示生活中的各種顏色的小貓,并讓學生與卡通形象的小貓進行色彩的對比。同時借助這種教學方式讓學生了解“米老鼠和唐老鴨”的創(chuàng)作背景和卡通人物特征。教師借助這種方式進行教學,給學生以直觀的展示,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被調動,并且豐富了學生多方面的知識,學習效率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三、借助信息技術,提供多渠道交流平臺
通過信息技術有效的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同時通過信息技術還可以實現資源的共享與交流,讓學生通過信息技術在課下與教師進行良好的互動,從而實現學生課下課上都能進行知識的學習,同時教師幫助學生解答課下遇到的一些問題提升了學生學習的效率,并且能夠實現資源的共享,對于學生多方面的發(fā)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例如:教師在進行“裝飾畫”一課的教學后,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進行教學內容的學習之后,引導學生課下借助家里的現有工具和材料進行作品的創(chuàng)作,教師引導學生結合自家的裝修風格來創(chuàng)作作品。教師在課下進行作品創(chuàng)作時,遇到了瓶頸和相關的問題,可以借助微信、QQ和班級的交流群來進行相關問題的交流與分享,教師根據學生普遍提出的問題進行匯總,并結合制作成電子課件來發(fā)送給每個學生,讓學生自己觀看之后進行創(chuàng)作。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將自己的作品排成照片發(fā)給教師,并讓學生錄制相關的視頻說出自己的創(chuàng)作理念,教師根據學生的作品來及時了解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教師借助這種方式進行教學,學生能在課上課下與教師進行良好的互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被調動,從而提高了美術課堂的教學質量。
綜上所述,在進行高中美術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采用信息技術進行知識的講解,幫助學生豐富多種課外資源學生的學習效果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并且能夠幫助學生進行適當的拓展和延伸,對于學生創(chuàng)造能力的提升,同樣起到了良好的促進作用,對于學生今后深入學習,已掌握教學內容,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胡海波.信息技術融合對高中美術教學中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探析[J].美術教育研究,2021(12):164-165.
[2]韓達.現代信息技術與高中美術教學的有效整合分析[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0(1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