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惠
摘要: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除了要求學生背誦與理解古詩詞基礎性知識外,還需要引導與培養他們的古詩詞鑒賞與審美能力,讓其品鑒古詩詞語言和情感,從中感受古詩詞“以詩傳情、以詩言志”的意境,并借助古詩詞中言志報國等情懷,無痕向學生滲透德育和傳統文化教育,落實核心素養培養同時,也可達到綜合提升教學水平的目的。本文立足核心素養培養背景,對高中語文古詩詞有效教學策略展開了研究與分析。
關鍵詞:核心素養;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
高中階段語文古詩詞教學,使學生了解傳統文化知識內涵的同時,也可經過理解、品鑒等完成德育和傳統文化傳承目標,使學生成為新一代優秀青少年。由此,新課改實施后古詩詞教學作為重要的教學板塊,出現于高中語文教學體系中,指導學生經過有效的誦讀,品味古詩詞語言之美、理解古詩詞蘊含情感,使學生受到文化熏陶的同時,也可提升語文素養。
一、朗讀活動舉行,品味古詩詞語言
高中階段的古詩詞學習,教師可依據這個階段學生朗讀能力強的特征,舉行一些朗讀活動,讓學生借助朗讀活動參加準備,反復誦讀中激發出對古詩詞的學習興趣,以此喜歡上朗朗上口、意蘊豐厚的古詩詞,品味古詩詞語言能力不斷提高的同時,為有效傳承傳統文化做好了鋪底。以此,教師應重視古詩詞的朗讀,并以此形成活躍的古詩詞朗讀氛圍,導引學生借助朗讀,提高古詩詞教學效率,提高學生綜合素養。
如,《夢游天姥吟留別》教學,教師就可通過朗讀活動的舉行,讓學生完成對這首詩的古詩詞品味,了解古詩詞語言的特色。同時,學生經過反復的朗讀,對這首李白的古詩詞中的“夢游”有了一定的理解,明白李白借夢境所抒發出的“留別”的心情。同時,教師還可引導學生借朗讀之機,詳細的品味這首古詩詞的浪漫主義風格寫法,透過“暢”、“澀”見“天姥山”的勢與情,透過“輕”與“重”抒輕快之意,透過“長”與“短”傳鏗鏘之情。使得學生理清這首過詩詞的寫作思路,品味其中的語言之后,就可以放手欣賞這首古詩選詞的意境之美了。因此,作為古詩詞教學實施者,教師應重視引導學生從基礎的朗讀開始,并借助教學中的朗讀活動,讓學生反復的誦讀古詩詞當中,輕松的完成品味與賞析。
二、鑒賞能力培養,理解古詩詞情感
古詩詞教學鑒賞能力的培養,是古詩詞教學重點,使學生完成對股詩詞內容理解的同時,還可以透徹的完成對古詩詞蘊含情感的理解,與古詩詞情感產生共鳴,并依托鑒賞能力的不斷提高,對古詩詞學習興趣越來越濃厚。因此,高中階段的古詩詞教學,教師可通過問題教學模式,對學生進行鑒賞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古詩詞鑒賞能力提高的同時,古詩詞閱讀理解中的思維能力提供,實現培養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目標,提高古詩詞教學效率。
如,《春江花月夜》教學,就這首具有“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稱號的古詩詞,教師教學時就可針對這首千百年來傾倒無數讀者的詩詞,以問題導引的模式,讓學生進行有效的鑒賞,理解其蘊含的唯美,體驗其中所描繪的春江月夜所表現出的迥絕、深沉、寥廓、寧靜。因此,想要讓學生透徹的理解這首古詩,完成獎賞,教師可以設計這樣的問題“這首詩的首篇是循著什么景色進行擴散,展開奇妙想象的?”、“這首詩開篇破題,其中的一個‘共’字,強調了什么?‘生’字則賦予了什么?”、“這首詩詞中詩人仰望明月遐思冥想,探索人類本源的句子是哪一句?”、“這首詩詞中所蘊含的美好情感有哪些?”、“你最喜歡的句子是什么”、“經過誦讀,你認為這首詩的意境表達怎樣情感?”。學生經過和諧問題的引導,思維能力得到鍛造,鑒賞能力提高,這為語文核心素養培養目標的達成奠定堅實基礎。
三、綜合實踐體驗,培養古詩詞素養
高中古詩詞教學時,教師可開展課堂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古詩詞綜合素養,以此達成語文核心素養培養目標。就這樣的古詩詞實踐體驗項目,定期組織古詩詞大賽可有效的達成以上目標,幫助學生不斷的提高古詩詞學習的自信心。因此,教師利用契合的節日舉行相同主題的古詩詞大賽,使學生對傳統節日以古詩詞形式了解,透徹了解傳統文化,為有效的傳承優秀民族文化做好鋪墊。
以此,教師設計古詩詞實踐體驗活動時,充分利用好我國的傳統節日文化。如清明節,教師就可選擇與清明節相關的古詩詞,比如杜牧《清明》、李商隱《柳》等,讓學生以比賽的形式參與活動,拓展學生古詩詞視域,使學生對清明節通過古人的詩詞,有了進一步的理解。端午節,就可選擇與屈原相關的古詩詞進行詩詞大賽,使學生明白這個傳統節日的來歷。經過這樣的實踐活動,學生對古詩詞的鑒賞能力、理解能力、情感的共鳴方面大大提高,這使得高中古詩詞教學成效卓顯,激發學生對古詩詞學習的喜愛之情,為有效的古詩詞素養的培養目標達成起到了積極促進作用。
總之,古詩詞教學,可使學生了解傳統文化知識,成為新一代優秀的傳承人。高中語文教學中,可指導學生經過品味古詩詞語言之美,達成理解古詩詞蘊含的情感的目標,并經過受到熏陶過程,形成語文學科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徐桂琴.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古詩詞教學探微[J].成才之路,2021(27):92-93.
[2]王清宇.關于提升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有效性的思考[J].天津教育,2021(26):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