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張
摘要:隨著時代的發展,教育也面臨著及時改革調整與適應新形勢的任務。對新形勢的認知,對教學行為的調整,不同的學校、不同的教師有著不同的探索、水準和行為。本文以此為話題,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問題進行了系統的梳理和厘清,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強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靈活性的措施和方法,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實際有一定的借鑒價值。
關鍵詞:新課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問題梳理;應對策略
當下的中國,對人才的需求和要求都在與時俱進,但傳統的小學數學課堂授課方式卻依然故我,使當下的數學課堂缺乏靈活性,顯得單調枯燥,這樣的課堂上培養培養不出思維靈活、富于創新的學生,實施有效調整與改革勢在必行。
一、厘清:當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問題
教學目標不明。對教學目標設計,很多教師只是為完成任務而制定,并沒有深入思考自課堂教學的重難點。如不為學生考慮這些問題,就難以準確把握學生學習中的問題,很難高質量地完成教學。同時,不少教師只注重給學生教授課本知識,常忽視數學的實用性。這樣的教學難以調動學生課堂中的活躍性,使教效果不盡如人意。
教育模式單一。教育應該是隨經濟發展而不斷更新的事業,否則就會慢慢與社會脫軌,不適應這個社會對于培養全面人才的需要,在新課改的浪潮中提升數學課堂的靈活性顯得尤為重要。現在的小學數學課堂上,依然有很多教師只通過課本給學生傳授知識,以為這樣能提高課堂效率,從而放棄了動態多媒體授課的過程。小學數學面對額群體是一些低年齡段的孩子,這個年齡段最大的特點就是好奇心強,對新鮮的事物充滿著好奇,如果教師能充分利用學生的這個特點,把生動有趣的多媒體課件融入到日常課堂教學中,便可以提高課堂靈活性,但是很多教師依然沒有認識到這一點,缺乏具體的實踐。
沒有處理好傳統教學與現代化教學的關系?,F在很多教師都很抵觸讓學生動手解決問題的教育方式,甚至認為只有傳統的教學方式才是正確的。但其實如果適當地把課文中的一些問題交給學生自己解決,讓他們在解決問題的同時加強對課本知識點的理解,是可以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和創新精神的。比如現在很多省市都在推廣“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自己解決課本中出現的問題,老師主要負責解決困難和維持紀律,這樣不光可以提高學生的上課積極性,還可以減輕教師教學的壓力,可很多教師認為這樣的課堂不能保證學生能自己完成學習任務,所以很少有教師能實踐。所以現在很多教師依然沒有處理好傳統教學手段和現代化教學手段之間的關系。
情景教育缺乏靈活性。在課堂上很多老師都會進行情境教育,但是有很多教師的情境教育方法卻并不合適。比如有的老師在教加減法時,總會舉“我有兩個包子,你吃掉一個,還剩下幾個”這樣的題目,雖然這樣的題目聽起來很有生活的氣息,但是整節課都在跟吃的打交道,導致學生上課走神。居于此,現在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存在不少缺乏情境教育靈活性的實例,本身情境教育是數學在課堂上的一種表現方式,但是缺乏數學化的情境教育會導致小學課堂教育效率低,因此在日后的教學工作中應該積極避免。
二、應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靈活性的具體實施
平等地與學生進行深入交流。教師和學生之間本身就是相互平等的,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教師要做好人文關懷,學會與學生交流,傾聽學生的意見。師生之間的交流不光可以交流學習上的心得,還可以交流生活中的趣事,讓教師通過這種方法了解學生的內心想法。在交流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從身體到內心都主動蹲下來,和學生平視著交流。通過日常的交流和互動,了解學生的真實想法,在日常交流中把尊重他人的優良品德傳遞給學生。
用激勵的方式促進學生成長。傳統的教學方式要求教師嚴格對待學生,導致現在很多學生看到教師就害怕,不敢把內心真實的想法告訴教師,導致很多教師不能及時了解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沒法對學生的學習現狀做到心中有數,最終造成學生學習成績的下滑。所以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要改掉一臉嚴肅不茍言笑習慣,和學生真誠互動,讓課堂充滿情感的交融,實現氛圍的活躍,讓學生在輕松的學習氛圍中學習知識。
改變與更新課堂教學模式。中國傳統的教學方式是老師講、學生聽——俗稱的“填鴨式”教學。這樣的教學方法,雖然可以加快教學進度,有利于教師維持班級秩序,但是卻并不能保證教師講完以后學生立即吸收。比如,教師講完一節內容后給學生布置課下作業,但是學生在課堂上并沒有完全了解知識點,那么在課下寫作業的時候就會很困難,既浪費很多刻下時間,還沒有好的結果,導致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被打消,以后數學課堂上也不會再認真學習數學了。
把課堂融入鮮活實際的生活中。數學作為一門應用型課程,跟生活緊密相關,讓數學學習與日常生活實現有效鏈接,促進學習興趣培養。教師要在日常的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比如說,在學習九九乘法口訣的時候,可以教給學生“一只青蛙一張嘴,兩只眼睛四條腿”這樣的順口溜和生活中鮮活的例子把枯燥的數字變有趣,方便學生記憶。只有這樣,才可以把在課本中的知識變成生活中的知識,提升學生的應用能力。
當下的中國教育,正面臨一場全新而深刻的革命,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益勢在必行。這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提高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此時的少年是明日的國之棟梁,他們的發展關乎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只有少年有長足的發展,這個國家才有美好的明天。作為小學數學教師,理當承擔這大時代變革中最基礎的建構,為未來人才的成長竭盡努力!
參考文獻:
[1]劉新春.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效果[J].新課程,2015(6);
[2]蔣維玉.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J].新課程,2017(10);
[3]花漢權.靈活優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練習的設計[J].新課程導學,201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