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佩群
摘要: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快速發展以及互聯網技術的日益成熟,“互聯網+”已經滲入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對于小學思想政治教育來說,在當前“互聯網+”的背景下對小學生的思想政治理念的形成和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都造成一定的影響。在此背景下,小學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結合“互聯網+”技術進行新的變革,要求校長通過轉變教育理念、更新教育手段和完善教學設備等方法在“互聯網+”背景下提高小學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關鍵詞:互聯網+背景;小學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小學生正處于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的初步形成階段,而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對小學生思想政治觀念的形成產生了相當的影響。網絡上積極向上的正能量信息能夠有效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政治觀念,但是負面消極的信息對于小學生三觀的良好養成具有負面影響。在“互聯網+”背景下,小學校長既需要充分利用互聯網資源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的開展,更新教學設備、轉變教師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以順應互聯網發展潮流,同時應該注意加強學生的管理,尤其是防止學生收到網絡負面信息的影響。
一、分析“互聯網+”背景下小學思想政治教育現狀
一方面,“互聯網+”技術與小學思想政治教育有機結合能夠加強課堂教育的靈活性以及教學資源的豐富性,突破了傳統教學中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教師能夠在課堂上采用互聯網教學的新手段使得課堂教育豐富靈活,還可以將教學資料以視頻、圖片等形式分享到學生學習群中,便于學生課后下載學習。互聯網技術還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得到極大的補充,能夠使得教學脫離了書本的限制,教師可以利用網絡資源尋找豐富的教學素材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能夠更好的與時代結合。另一方面,小學生在學習生活中極易受到互聯網上充斥著暴力、低俗等負面信息的影響,對于學生思想政治觀念和三觀的正確形成造成很大沖擊。此外網絡上大量的娛樂方式如游戲等也會對學生產生消極影響,使其沉迷其中從而降低學習積極性和社交能力。因此,“互聯網+”背景下的小學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教學管理者實施正確的管理方法來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
二、探究“互聯網+”背景下小學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2.1加強培養教師運用互聯網教學的能力
在“互聯網+”背景下需要思政教師轉變傳統的教育模式,結合并運用互聯網技術開展新式的課堂教學,提高思想政治教學的時代性與有效性。校長需要培養教師運用互聯網技術開展教學的能力,可以通過考察教師的互聯網技術、走訪調查教師運用互聯網教學的效果、為教師舉辦互聯網教學課程等方法提高思想政治教師運用互聯網開展教學的能力。校長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對教師提出教學任務和要求,例如教師需要借助互聯網準備思想政治教學資料并結合到課堂教學中,使得思想政治課堂教育能夠體現出當前的時代特色。又比如教師需要將教學資料數據化,在課后將教學內容和知識補充以圖片或視頻的方式分享到學生網絡群組中,加強教師教學的靈活性。校長還可以針對教師運用互聯網技術教學的成果進行評價,選出優秀模范教師并鼓勵其他教師向其學習,使教師之間開展針對互聯網教學的良性競爭,提高教師教學的能力。
2.2完善和更新開展互聯網教學所需設備
在“互聯網+”背景下開展思想政治教學,需要為教師提供最新的教學設備和儀器,使得互聯網教學的開展不受學校教學硬件的影響。比如說傳統的投影儀教學在當前環境下就顯得相對落后,校長可以投入資金為教師更新電子白板之類的新型教學設備,推動互聯網教學的發展。又比如說可以為學生構建智慧課堂,可以為學生提供平板電腦作為學習的輔助工具,讓學生在課堂學習中能夠直接借助平板電腦進行教學內容的獲取和課堂互動的完成,不需要傳統的書面形式而是結合互聯網技術在課堂上實現高效學習。校長還需要注意加強校園中的網絡環境的建設,能夠確保互聯網教學的開展不受到網絡信號因素的限制,能夠為教師提供良好的開展網絡教學的環境。
2.3聯系學生家長對互聯網信息進行篩選
由于當前背景下網絡技術的流行,小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從互聯網上獲取許多信息,而小學生又缺乏足夠的社會經驗來辨別信息的好壞,所以非常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響,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得不到有效成果。所以,校長不僅要在校園內為學生構建良好的網絡學習環境和正確思想政治觀念的培養,還需要與學生家長進行充分的溝通交流,確保學生在校園外也能夠在相對安全的網絡環境中養成良好的思想政治觀念。校長可以通過教師為學生家長建立的家長群,為家長發送辨別互聯網負面信息的影響,讓家長在校園外管理好學生獲取信息的質量,促進思想政治教育在校內和校外都能夠有效開展。
三、小學思政教學在“互聯網+”背景下的成效
經過上述的多種教學方式,小學思政教師將“互聯網+”與思政課程有機結合,對小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培養有著良好的成效。教師利用了互聯網技術展開思政教學,能夠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新鮮的互聯網技術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通過小學生經常使用的網絡技術進行思政教學也可以提高學生的思政學習積極性。學校為“互聯網+”背景下思政教學準備好教學設備,更夠保證學生在課堂上的思政學習不會受到設備問題的干擾,保證了教師教學的有效性和小學生學習的質量與效率。校長通過與學生家長進行良好的溝通交流,能夠有效減少學生在生活中受到外界不良思想的影響,保證了學生的思想政治正確性和思政教育對學生的良好影響。總之,小學校長在“互聯網+”背景下對小學教育與管理方面實施的種種措施,都可以對小學生的思政學習起到良好的成效。
結束語
在“互聯網+”背景下開展小學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小學校長的不斷努力來提高教育的效率和質量。網絡環境對于小學生學習思想政治知識是一把雙刃劍,它既可以使教師運用互聯網技術展開思想政治教學,又充斥著負面信息對學生思想政治觀念的形成產生干擾。校長應該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的優勢,通過加強培養教師運用互聯網教學的能力、完善和更新開展互聯網教學所需設備和聯系學生家長對互聯網信息進行篩選等教學管理工作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在“互聯網+”背景下的開展。
參考文獻:
[1]廖丹.“互聯網+”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路徑選擇[J].采寫編,2020(06):158-159.
[2]李雙.互聯網+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4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