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建明
摘要:農村地區地域經濟條件相對落后,教育事業建設和發展方面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在推動農村初中教學質量提升的過程中,學校必須充分重視數學學科的有效建設。數學是初中階段一門重要的基礎課程,高質量的數學教育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掌握數學計算能力,同時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為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提供保障,本文簡單分析了農村初中數學教學中導致教學質量不高的主要原因,結合筆者數學教育工作經驗,提出了新課標是要提高農村初中數學教學質量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新課標;農村初中;教學策略
引言: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傳統的初中數學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學生的成長需求,高質量的初中數學教育活動必須圍繞新課程標準展開,通過對初中數學教學形式的有效優化,讓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顯著提升。目前許多農村初中數學教師對初中數學課程的創新和發展做出了一定的嘗試,但是在實際教育過程中,由于對學生學習情況把握不充分,對教育資源的開發不全面,導致農村初中數學教學質量受到較大影響。面對這樣的情況,農村初中數學教師應當對自身提出更高要求,以先進的教學理論武裝自身,并且不斷提高自身對數學教學的探究熱情,推動農村初中數學教學質量的有效提高。
一、農村初中數學教學質量不高的原因
(一)教師教學水平有待提升
教師是初中數學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同時也是學生數學學習生涯的引路人,在開展農村初中數學教學工作時,許多教師對自身的要求并不高,在教學探究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實際上,農村地區由于教學條件相對落后,在師資招聘方面存在一定的問題,師資水平不高,這些問題長時間影響到初中數學教學的效果。學校在師資建設方面同樣存在一定的不足,沒有建立起完善的教師培訓機制,導致教師在工作中無法真正提高教學水平。
(二)教學目標設置缺乏科學性
教學目標是初中數學教學活動開展的重要前提,但是目前許多教師在設置教學目標時帶有一定的功利性,通常只是強調對初中數學中的理論知識進行講解,以提高學生分數為目標開展教學活動,而沒有真正考慮到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忽略了對學生素質的提升。還有許多教師在目標設置過程中并沒有做到因材施教,沒有真正考慮到農村初中生的數學學習基礎,而是按照教學大綱的課程要求,對教學目標進行設計目標過于空泛,缺乏具體的指導意義,導致農村初中數學教學活動的針對性不足。
(三)教學評價活動過于功利化
教學評價是農村初中數學教學的重要環節,但是目前許多教師在實施評價的過程中只是對學生的成績進行評價,而沒有真正考慮到學生的個性特點,這就導致評價活動缺乏合理性,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學習體驗較為單一。實際上農村初中生大多具有較強的自尊心,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如果只是關注成績很容易導致部分學習用功卻沒有取得好成績的學生受到影響,導致他們的學習自信心受到打擊。傳統的評價活動容易導致學生產生錯誤的認知,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一味追求分數,而沒有考慮到學習對個人素質發展的重要性,導致學生的學習效果不佳。
二、新課標下提高農村初中數學教學質量的有效策略
(一)做好師資隊伍建設
師資建設是提高農村初中數學教學質量的關鍵,為此,學校必須從師資招聘以及在崗教師培訓兩個角度出發,對師資隊伍進行有效的建設。師資招聘的過程中,學校應當以優秀的校園文化建設吸引優秀教育工作者,且充分考慮到應聘者師德師風以及教學能力方面的表現,為農村初中數學教師團隊注入新鮮血液。在崗教師進行培訓時,學校則應建立起完善的培訓機制,一方面做好校園內部的教研活動另,一方面也要鼓勵教師進行自主學習,開發豐富的教育資源,更好地推動教師教學能力和教學思想進步。教師綜合素質得到提升的情況下,農村初中數學教學的整體質量才能得到保障。
(二)創新數學教學方法
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是提高農村初中數學教學質量的重要保障,在組織初中數學教學活動時,教師應當充分重視對教學方法的有效創新,能夠在實施教育的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的指導,讓學生憑借對數學知識的有效探索,不斷提高學習能力。教師需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價值,在對學生學習基礎進行分析的情況下,對教學流程做出適當調整,讓每位學生都能夠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做到主動探究知識。以情境教學為例,通過對初中數學知識內容的分析,教師應當聯系現實生活,創設教學情境,根據學生的學習基礎,對情境化的教學模式做出調整和優化。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對現實生活中的現象進行還原,通過圖片和視頻素材的有效應用引發學生的深刻思考,以此為基礎,讓學生能夠充分調動視聽感官,并且在情境中解決數學學習問題。在數學教學方法得到有效優化和調整的情況下,學生才能夠真正做到主動探究數學知識,以此為基礎,提高農村初中數學教學質量。
總結:
綜上所述,在新課標下提高農村初中數學教學質量是落實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同時也是促進學生思維發展的重要保證。作為新時代教育工作者,農村初中數學教師必須對自身的教學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并且主動學習先進的教學思想,能夠在實施教育的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引導,讓充滿趣味的教學活動成為學生探究數學知識的重要依據。唯有如此才能真正體現初中數學學科的教育價值,并且真正促進我國教育事業的均衡發展,讓農村地區的教學工作得到有效落實。
參考文獻:
[1]李武.關于如何提高農村初中數學教學質量探討[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08):137.
[2]靳軍強.基于提升農村初中數學教學質量的教學優化探索[J].教育現代化,2019,6(20):255-256.
[3]顏燕升.新課標下提高農村初中數學教學質量的策略研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7(1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