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海龍
摘要:美育課程是中職教學課程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對于培養學生審美能力,推動學生全面發展起著重要的意義。在新課改背景下,要求學校在教育教學中要重視學生的全面發展,所以在中職美術教育中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和訓練,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本文對在中職美術教育中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的途徑加以分析,希望給中職的美術教育工作者們一點參考借鑒。
關鍵詞:中職;美術教學;審美能力;培養途徑
前言:
隨著我國近些年的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改善,對中等專業院校的美術教學也提出了更高的需求,這也導致了傳統的美術教育已無法滿足中國當下的經濟社會發展和廣大人民的生活需要。所以在美術教育教學過程中,中職美術老師要針對自己的實際教學情況和學生的學情,通過合理的教學方式去訓練學生的審美能力,并促使學生在中職學習階段內全面地提高自身的藝術素質和修養。
一、強化美術基礎知識教學
基礎繪畫常識是審美能力養成的重要基石,一些基礎不好的學習者,通常沒有欣賞基礎美術藝術美的能力,進而對具體的基礎繪畫作品審美能力也不夠。所以,在中職美術教育中要想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首先工作就是做好基礎繪畫教學,以扎實學生的繪畫基礎,從而夯實了學生審美能力逐漸形成和堅實的基礎。課堂教學中,老師可從線條、結構、布局、色調等方面逐一進行繪畫教學,同時讓學生臨摹部分歷史名篇的優秀作品,或進行美術作品創作,以促使學生更加牢固把握繪畫基礎,從而提高其對繪畫藝術作品的表現能力。在此基礎上,老師還可以將審美欣賞知識納入學生日常的基礎知識課程中,使學生在掌握基本線條、結構、布局等基本繪畫知識的同時,進一步積累審美基礎知識,并培養學生的基本審美能力。
二、創造課堂情景,巧用資源
美術既源于生活,也高于生活,一旦繪畫的藝術作品完全離開了日常生活,繪畫藝術就成為了無根之物,也失去了相應的審美價值,更無法引發觀賞者靈魂深處的審美興趣,所以繪畫美術和日常生活的關系非常緊密。在中職美術教育中為訓練學生的審美能力,老師可根據日常生活設計繪畫教育情景,將學生身邊的日常生活資源和繪畫審美教學充分融合在一起,使學生在欣賞日常生活過程中發掘了生活中的美感,從而具備了發掘藝術美的能力,讓學生在運用美術手段展示日常生活中美的形成過程,進而養成了優秀的審美能力。
例如,老師可引導學生到公園、博物館等地游覽,欣賞公園中的園林景觀、石雕藝術等,欣賞博物館中的書畫作品及設計作品等,使學生更多地接觸生活中的藝術作品,從而帶動學生形成了良好的享受生活、發掘藝術之美的良好習慣,進一步帶動了學生自我審美能力的提高。如在寫生課上,老師可引導學生在校內或附近公園中參觀寫生,并根據學生生活資源創造一個活生生的寫生課堂環境。讓他們按照自己的興趣,深入公園欣賞各個景點,促使他們在欣賞過程中發掘自然景觀的美麗,啟發創造性的創作思想,從而訓練他們的審美能力。
三、運用多媒體增強學生的藝術感受與體驗
在當前的信息時代,繪畫作品的表現形式也越來越多樣,不僅有紙張這一表現形式,而且還能夠利用視頻、照片等信息媒體去表達。這種情形下,中職的美育教育也需要沖破傳統教育手段束縛,利用各種新科技方法展示繪畫作品,多渠道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在我看來,多媒體技術在中職美術審美教育中的運用最為有效,顯著增強了學生審美能力的訓練實效。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多加運用多媒體,運用多媒體投影儀將藝術作品放置在大屏幕上,從多角度、多形態地將美術作品的藝術形象展示在學生眼前,使學生可以從各個角度觀看美術作品,從而給學生一個身臨其境的藝術體驗與感受。如利用多媒體教學視頻表現繪畫作品的動態形象,將靜止的人物、風景等生動形象的再現在學習者眼前;利用多媒體圖像放大了繪畫作品中的微妙之處;利用多媒體音響渲染氣氛,將美術創作的情感內涵通過音樂聲音展示出來,以便于學習者更真實領會繪畫作品的內涵。這樣,學生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有一個身臨其境的感受體驗,也可以建立良好的審美能力。
如欣賞《洛神賦圖》時,我們可以首先通過多媒體技術展示《洛神賦圖》的圖片,同時配合相關的背景音樂,將圖中男女主角之間依依惜別的悲傷場景重現,渲染出畫面中的情感意境,并讓學生們進入畫面中的意境。然后,老師利用多媒體教學視頻生動活潑地展示畫中的人物形象,以營造一個身臨其境的感覺,讓學習者更好地感受畫中的思想情感,對畫作的美學魅力有一種深切感受,產生屬于自身的審美體驗,以進一步培養學習者的審美能力。
四、結合實際培養學生的美術感知能力
在中職美術教學中,老師要善于調動學生對于審美的“悟性”。為了實現這一點,我們在中職的美術課程教學中不但要將美術欣賞的理論知識傳授給學生,還要更加要注重引導學生親身體驗和欣賞美,充分的運用美術作品的“物性”來培養學生對美的感知能力,讓他們真真切切的體會到美術作品的魅力。
如教師要求學生利用自己所學到的繪畫基礎知識與欣賞常識,對各種風格流派的繪畫作品特征、表現手法等加以鑒別,又或者通過一些對比性分析,表現手法等進行辨析,亦或是通過一些對比性分析,培養學生的美術藝術審美能力。同時,老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分組協作交流,以利于學生們在交往互動中彼此的借鑒學習,讓學生更進一步地體會繪畫作品的特色和表現手法等,以提高審美能力。在學生有了一定的繪畫作品感知能力之后,老師可指導學生運用自身所熟悉的繪畫知識將充滿想像的繪畫創作思路付諸現實,真切展示出繪畫作品的美感,以培養學生的繪畫藝術創作意識與表達技巧,促使其審美意識全面成長。
結語:
在中職藝術課程中對學生審美能力的訓練,既可以提高學生的藝術核心素質,同時又可以促使學生全面發展。在中職藝術教育中,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既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現實需要,也是實現中國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重大內容。所以在培育學生審美能力同時,教師應不忘初衷,積極進行課程教學改革,以推動中國素質教育的有效貫徹,為學校日后的發展壯大奠定了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陳靜. 中職美術教育中學生審美能力培養策略[J]. 試題與研究:教學論壇, 2021(10):1.
[2]郁蘇. 中職美術教學中學生審美能力的提升策略[J]. 愛情婚姻家庭:教育科研, 2021(2):1.
[3]譚偉玉. 探析論中職美術教學中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及其意義[J].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