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敏慧
摘要:美術課程是初中教育中的重要部分,它主要對學生實現美育目的,促進學生美術素養和藝術素質的提升。為了更好地實現初中美術教學效果的提升,逐漸產生和引用了諸多的教學方式,其中大單元教學就是一種代表性的教學模式,它具有顯著的特點和優勢,為初中美術新課程教學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而想要充分發揮此教學模式的效果,就需要做好初中美術新課程大單元教學合理設計,這也是教師需要重視的內容。
關鍵詞:初中美術;大單元教學;設計
大單元教學是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它更加體現現代化教學理念,為了促進它在初中美術新課程教學中的運用,就需要教師做好對其大單元教學的合理設計,這也是促進學生美術素養培養和提升的必要途徑。基于此,文章就主要針對初中美術新課程大單元教學設計進行分析,希望對相關教學活動的開展提供參考。
一、大單元教學概述
對于大單元教學來說,主要是站在更高角度和更廣視野中將一個學段當作一個整體實現知識的遷移和整合,教學內容方面對教材原來編排的順序打破,重新建立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教學實際情況的知識教學體系,它將同類知識在同一個模塊中實現整合和教學,有效提升教學過程高效性,防止知識出現重復性教學。在新時期教學下,在大單元的教學設計中,對教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求他們需要明確和構建學科的核心素養和學科核心內容之間存在的關系,按照課程的標準以及教材,基于學科的核心素養培養對教學內容與情境素材合理選取,并對教學的目標、學科的內容、教學活動設計、課堂教學的開展以及學習評價等科學制定,確保它們環環緊扣實現教學的具體化、可干預以及可評價性。
二、初中美術教學現狀
在初中美術的教學中,一直都是采取一課一練的教學形式,此教學形式中只對學生美術某一方面的素養進行培養,如通過技法課對學生美術技巧鍛煉、通過鑒賞課對學生美術欣賞能力培養等,它們呈現出彼此孤立和缺乏關聯的狀態。同時,在教學中由于受到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教師主要扮演知識傳授者和課堂主導者的角色,而學生主要是知識接受者以及被支配者,他們一直處在被動學習的狀態,而這也會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導致他們出現虛假學習的情況。另外,教學評價是教學活動開展的重要環節,但教師一直對教學評價存在認識的誤區,認為教學評價是教學后的最后環節,對其和教學過程進行孤立,導致教學評價出現滯后性,并不能對教學過程進行實時指導和建議,這對其功能發揮造成了很大的影響。而在新課程逐漸深入改革背景下,教學、學習和評價被看作是三位一體關系,因此現階段初中美術教學模式就不能夠滿足教育發展的需求,而這就推動了大單元的教學應用和發展。
三、初中美術大單元教學設計
(一)大單元課程設置
在美術的教學過程中,想要實現對學生學科素養的有效培養,需要學生能夠對各種的美術活動參與對美術作品創作的過程加深體驗。面對這種情況,教師在大單元課程的設置中,就需要從主題、 欣賞、技法、構思、創作和展評等多維度方面,實現課程的重構。通過多維度的出發,實現課程的重構,能夠把美術素養培養在各個單元實現融合,促進他們互為依存和相互聯系,從而更好地促進學生學科素養的綜合培養。
(一)借助學習工具,強化教學引導
在現代化教學中,初中美術大單元的教學設計中,需要做好教學方式的創新,改變傳統教學觀念,積極借助學習工具,強化教學引導。如在鑒賞課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引入“學習單”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的學習與思考,按照教學需求可以將“學習單”設為描述、分析、解釋、評價四個部分,每個部分分別對應“作品的整體形式和筆法感受?”“作品怎樣實現意境的表達”“作品具有的文化與藝術價值是什么?”“此類作品你喜歡嗎,為什么?”的主導問題,將此方法融入作品鑒賞中,就能夠有效引導學生的學習,促進鑒賞能力的提升。
(二)重視學生做中學,促進認知的主動建構
在初中美術的大單元教學中,教師改變教學方式的同時,還需要對學生學習的方式進行改變。教師要重視學生“做中學”,促進認知的主動建構,改變學生被動學習的狀態,激發他們的主動探究意識。如在大單元教學對名作的鑒賞課中,為了促進學生能夠通過參與到各種的探究活動實現自己學習任務的完成,教師可以讓學生先觀看一些髙清的復制品展覽,并和任務單的提示結合,讓學生對名作魅力充分感受和領略,強化他們視覺的體驗,促進他們對藝術的感知能力主動提升。同時還可以讓學生上網查找相關資料和學習單的引導結合,依據描述、解釋、分析和評價等分類,對此名作的相關信息搜索和獲取,并做好相關資源的收集和整理,促進學生信息篩選和整合能力的提升;當學生在賞析中存在知識的盲點以及難點,可先以小組合作形式進行解決,再和教師總結結合實現自身見地的提高。最后,要求學生進行鑒賞報告的撰寫,和評價量規的指標結合完成名作賞析,達到對繪畫作品真正的賞讀。通過這樣的學習方式,實現教師留白和學生留痕的效果,重視學生做中學和學習經歷,從而實現美術素養的有效提升。
(三)評價機制的完善
在初中美術的大單元教學設計中,評價機制直接關系到教學的成效,是教學活動更好開展的必要保障,為了充分發揮評價機制的作用,就需要做好大單元教學的評價機制完善。因為學習不是短期的過程,在學習期間可以嵌入一些階段性任務對學生學習的成效以及學習進度考量和評價,但要注意評價任務和教學目標的匹配性。如在大單元課程的教學評價中,要改變傳統完成作品繪畫評價的模式,還要結合學生的各階段學習表現,教師可以根據所有單元的學習目標進行對應評價任務的設計,也就是評價量規的設計。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新時期環境下,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十分迅速,越來越多的新型教學模式得到了研發和使用,并有效促進了學科教學效果的提升。大單元教學就是一種體現現代化教學觀念的教學模式,它從更高的視野和角度看待教學活動,在初中美術新課程的教學中具有顯著的價值。
參考文獻:
[1]王大根.中小學美術教學論[M].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
[2]房愛翠.基于美術學科單元概念的逆向教學設計實踐研究——以“真情梵高真實自我”單元為例[J].中國美術教育,2019(1):32-35.
[1]孫芳.核心素養本位下的美術教學探索——以初中山水畫大單元教學設計為例[J].基礎教育課程,2019(Z1):10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