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教育教學的發展,對于高職語文課堂當中的教學也有了新的要求。高職語文課堂作為高職學生在這個學習階段學習中華文化的主要課程渠道,在教學的過程當中,就需要教師積極地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到高職語文課堂當中。使學生能夠通過在高職語文課堂當中的學習,加深對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的了解,并且將其繼續傳承下去。
關鍵詞:傳統文化;高職語文;融入方法;策略分析
引言: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的脊梁,是我國人文精神的底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作為語文課堂授課的優秀素材,也在語文課堂當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師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應該積極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到高職的語文課堂當中,使學生能夠在日常的學習當中接觸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同時,也能夠有效引導學生積極的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并將傳統文化積極地傳承下去。
一、高職學生的文化學習現狀
1.1崇尚商業文化
在社會高速發展的今天,出現了很多不同類型的商業文化。這種商業文化在一定程度上給高中階段的學生已造成了很大的影響。隨著商業文化和快餐文化的流行,動畫片,武俠小說,電影,明星歌星等走入高中學生的視線當中并備受關注。他們對于這些商業文化有著幾近瘋狂的追求,同時隨著這些商業文化的不斷發展,也使學生在對商業文化的追求過程當中,漸漸忽略了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在不同文化的碰撞中,他們也會將這些商業文化與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進行比較,掀起一股沖上商業文化的浪潮。從而對于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則存在著一種無所謂的態度。這也造成了現在的高職學生對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理解較淺,學習和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的意識不強。
1.2對中國古典文學學習不深
由于高中學生對于語文課堂當中的中華傳統文化學習并不重視,所以就造成了他們對中國古典文學的學習不深的現象。并且這些現象如果不進行及時阻止的話,便會發展的越來越嚴重。所以針對于這種現象,教師應該充分意識到高職語文課堂對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學習與傳承的重要地位,及時在高職的語文課堂當中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使學生能夠在日常的語文課程學習當中,接觸到中國優秀的古典文學,并且對古典文學產生一定的認識和了解,從而使學生的文學底蘊和文學綜合素養能夠得到提升。
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高職語文課堂中融入方法分析
2.1運用古詩文教學滲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在高職語文的教學當中,教師可以積極地運用古詩文的教學來滲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古詩文是我國流傳至今的經典作品,所以教師就應該積極的引導學生進行古詩文的學習,使學生能夠通過學習古詩文來對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產生一定的了解。對于古詩文的學習,不僅可以使學生感受到古詩文當中所創造的意境及文學產生的背景,文學產生時代的歷史,同時,古詩文也存在著多種多樣的表達形式和語言表達方式。教師引導學生積極的學習古詩文,可以使學生從古詩文的多種表達當中理解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所帶來的優秀價值觀和傳統美德。使學生通過學習古詩文,能夠養成優秀的價值觀和思想道德品質。
例如,教師在高職語文教學過程當中,可以選取一些有意義的作品,如《琵琶行》,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和鑒賞,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古詩文的背誦,并且帶領學生對于古詩文內容展開深入的解析,使學生能夠理解《琵琶行》當中所蘊含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并且,對于優秀傳統文化也能產生自己的獨特見解,從而能夠使學生深刻地感受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古詩文當中所蘊含的品質,氣節和傳統美德。同時,也能夠使學生在對古詩文的學習當中,得到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升華。
2.2在課外閱讀當中,積極的滲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語文學科是一門注重積累的學科,在充分利用課堂主陣地的同時,要積極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這是高職語文教學過程當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因為優秀的課外閱讀當中也蘊含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所以要積極引導高職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尤其是我國傳統經典作品的的閱讀。歷代經典文學作品的創作是我國傳統文化的一個縮影,同時對于中華文化的傳承也有著深遠的意義,所以教師要在課堂當中積極地引導學生進行對我國名著的課外閱讀,并且從課外閱讀當中汲取到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從而提升高職學生對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理解,同時也能夠使學生更好地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例如,教師在高職課堂當中引導學生學習《水滸傳》時,應該積極的引導學生去進行相關的課外閱讀,可以成立相應的課外閱讀小組,或者是舉辦相關的課外閱讀活動,使學生能夠在活動小組當中積極地進行課外閱讀。當對課外閱讀和名著進行深刻的了解和學習之后,就可以使學生能夠更加容易的理解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并且也能夠汲取其中所蘊含的優秀價值觀。從而能夠積極地對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進行學習和傳承。
2.3在傳統節日中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隨著現在社會的不斷發展,不同的西方節日也流入中國,但是過度慶祝西方的洋節,就容易使學生產生崇洋媚外的心理,所以教師就應該積極地引導學生去過我國的傳統節日并且能夠在傳統節日當中汲取到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教師應該注重我國傳統節日,并且帶領學生共同度過傳統節日,給學生普及我國傳統節日中蘊藏的文化,使學生能夠積極的體會到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并且能夠積極地感受到其中所蘊含的優秀傳統文化,并將其傳承下去。
例如,教師可以積極利用高職語文課堂當中的綜合性學習方式,教師可以以某一個傳統節日為出發點,使學生由這個傳統節日出發,對這個傳統節日的相關資料進行搜集并且做出整理,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邀請學生進行講解和展示。使學生能夠通過對傳統節日資料的搜集和學習,產生對中華文化的理解,并且以傳統節日為出發點,也能夠激發學生對于中華文化學習的興趣。能夠使學生積極的投入到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學習過程當中,使自身成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優秀的傳承者。同時,也能夠提升高職學生的民族自信心,幫助高職院校的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結束語:
綜上所述,作為一名高職語文教師,應該充分利用教學主陣地及課程特色優勢,積極的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使學生能夠通過不同的方式來汲取傳統文化當中的精神營養,同時,在引導學生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時,也要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使學生能夠在學習的過程當中產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濃厚的興趣,同時也能使高職學生產生濃厚的民族自信心。
參考文獻:
[1]陳立勤.在高職院校語文教學中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21(10):11-13.DOI:10.13525/j.cnki.bclt.202110003.
[2]顧克蕊.高職語文有效滲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實踐探究[J].現代職業教育,2021(45):228-229.
作者簡介:雷亞紅(1991.05--13),女,畬族,江西省上饒人,本科,主要研究方向:語文、思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