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素麗
摘要:我國教育體系主要分為普通高等學校和職業教育院校,職業院校為我國提供技術型人才。但是在中職院校中大部分的學生不重視文化教育,學習數學時更是選擇逃避,導致數學教學效率低下。鑒于此,本文就中職數學教學的現狀展開論述,并且提出信息化教學、師生互動、生活情境化教學、優化反思環節等策略,以期提高中職數學教學效率,給學生們帶來一個優質的數學課堂。
關鍵詞:中職;數學;教學效率;低下;原因
數學這門課程存在于各個階段,既是一門基礎學科,也是一門能培養學生思維的學科。即便學生選擇了中職院校,通過后期的努力也可以參加高考選擇心儀的大學。所以中職中的文化課程與專業能力是同等地位,教師也要重視學生的文化素質教育。通過有效的數學教學,鍛煉學生的思維,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
一、現階段下中職數學教學的現狀
中職院校比較重視學生的技術水平,不太重視學生的文化素養。中職院校的學生本身文化基礎比較薄弱,在這樣的教學背景下,導致他們的學習資源大大降低。尤其在學習抽象的數學時,他們產生了厭煩的心理,在課上也很難集中注意力。教師在學生這樣的學習狀態下,開展教學時也呈現敷衍的態度,采取的是灌輸型教學,營造了壓抑的課堂氛圍,弱化了數學學科培養人才的作用。
二、探討提高中職數學教學效率的有效策略
2.1信息化教學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中職階段的學生異于普高學生,基礎比較差,在這個信息化時代接觸到了大量的新鮮事物,傳統教學課堂無法滿足他們的好奇心。所以教師展開這一特征展開信息化教學,把復雜的知識變得通俗易懂,幫助他們吸收新知,改變傳統沉默聽見的學習方式,增加師生之間的互動,引導他們打開數學世界的大門。
比如說進行高等教育出版社中“二次函數”圖像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繪制二次函數y=ax2、y=a(x+1)2、y=ax2?1的圖像,讓學生們研究3種函數圖像的變化特征。通過小組討論,學生們可以發現二次函數的圖像不管怎么變化依舊是一個“U”型曲線;隨著x的變化對稱軸左右移動;隨著y的變化曲線上下移動。通過利用信息技術作圖改變了以往粉筆作圖的方式,避免了教師在畫圖時浪費課堂時間,學生還能直接觀察圖像的變化狀況。
2.2增加師生互動環節,拉近師生之間距離
中職學生沒有一個良好的基礎,所以教師在開展教學時要注意授課時的語言,可以用有趣的詞匯代替課本中的專有名詞,幫助他們掌握數學知識。教師在課上要增加師生互動環節,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在互動環節提高數學素養,享受數學課堂上的快樂時光。
比如說進行高等教育出版社教材一數學(基礎模塊)上冊中“并集”和“交集”的教學時,教師讓學生們回想他們平時看朋友空間時能看到發表動態的所有點贊量,而看朋友的朋友圈動態時只能看到兩個人共同朋友的點贊。假如教師在上課前分別在微信和QQ發布動態,在課上找一名學生登陸自己的微信賬號,學生可以看到共同好友的點贊,教師再讓學生們看這條動態的點贊量,此時教師板書:交集={兩個集合共同元素}=微信;再由另外一名學生登陸自己的QQ賬號查看教師動態的點贊量,教師再展示自己動態頁面,學生們可以看到點贊人數是一樣的。教師板書:并集={兩個集合獨有的元素+兩個集合共同的元素}={兩個集合元素和-共同元素}=QQ。教師用多媒體展示關于交集、并集的判斷習題,隨機提問學生。
2.3聯合生活實際,實現數學內容和學生生活的整合
數學中的知識大部分來源于生活。為了讓學生能夠把數學知識應用于生活,教師要結合教材選擇生活素材,實現兩者整合。教師講授新知時引用生活情境,讓學生主動探索,不僅可以讓他們學有所用,也可以提高他們的生活能力。
比如說進行高等教育出版社教材一數學(基礎模塊)上冊中“集合的概念”的教學時,教師播放學生入學軍訓演練的視頻,提問學生視頻中軍訓時教官的第一句話是什么。根據視頻內容以及自身印象,學生們可以想到教官的“集合”,聽到以后瞬間學生跑回方隊。教師介紹方隊就是一個集合,而方隊里面的學生就是集合的元素。教師提問學生校長、教導主任是否屬于這個集合。教師引導學生們說出班級也是一個集合,本班學生就是這個集合里面的元素。教師規定教室為一個集合,讓班長站在教室的外面,提問學生班長這個元素是否屬于教室這個集合;班長再回到座位,此刻班長這個元素是否屬于教室這個集合。
2.4優化反思環節
大多數的中職學生對學習是敷衍的態度,出現錯誤時也呈現無所謂的心態。教師批改作業時可以展開面批的形式,選擇一些代表性的學生觀看教師批改作業環節。學生根據教師批改部分回憶這部分的相關知識,在腦海中回想解題過程發現自己的錯誤。教師規定學生準備錯題本,每天往上面總結一道錯題,寫出解題過程。
結束語
綜上所述,中職院校是一個為國家培養技術型人才的陣地,不僅需要培養學生的專業能力還要注重學生的文化素養。開展數學教學時,教師也要把理論與實踐有效整合,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促使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德玲. 中職數學教學質量低效原因分析及對策研究[J]. 現代職業教育,2021(16):22-23.
[2]沈玉龍. 中職數學教學現狀及教學策略研究[J]. 現代職業教育,2021(39):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