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霞
摘 要:英語詞匯教學是英語教學的基礎,為了幫助學生更多地參與詞匯發(fā)展,還需要培養(yǎng)他們的詞匯意識,教師可以使用單詞墻教學、鼓勵式教學、片段式教學、游戲教學等多種教學方法,增進學生學習英語詞匯的興趣,提高學生詞匯量。
關鍵詞:學生中心;詞匯教學;初探
英語教學詞匯是基礎。詞匯教學有直接教學與間接教學的區(qū)分。出于多種原因,間接(也稱為以學生為中心)教學可能是一種最有價值的工具。首先,間接教學將大部分學習責任放在學生身上,要求學生使用各種技能。這些技能包括觀察、調查、推斷和假設,為了使間接教學在課堂上取得成功,教師必須就學生的表現(xiàn)和行為提供明確的指導。學生可以通過在不同的語境中反復聽和看單詞來學習詞匯。這包括接觸在獨立閱讀書籍中遇到的或在對話中聽到的詞匯,無論是面對面、電影還是在線學習。教師大聲給學生朗讀,特別是殘疾學生,也可以間接地指導詞匯學習。
為了幫助學生更多地參與詞匯發(fā)展,還需要培養(yǎng)他們的詞匯意識,教師可以使用單詞墻進行教學。這種方式不只適用于低年級。但是,教師不要只用字母設置單詞,而是考慮用詞族、詞根或第1層含義來分設置。因此,教師需要設置單詞墻,并鼓勵學生“沿著墻走”,在上面掛上他們最喜歡的單詞,新的或未知的。然后,邀請他們的同學添加帶有圖片或圖形、同義詞、反義詞或相關單詞的便簽。每周使用一次或多次“墻”,可以幫助學生在生詞和已知詞之間建立聯(lián)系。
另一種促進間接詞匯學習的方法是鼓勵學生自己廣泛閱讀。泛讀是獲得詞匯的主要途徑。然而,與其在課堂上為獨立閱讀分配教學時間,還不如鼓勵學生在校外多讀書。當然,學生也可以在課堂上在教師進行其他工作時自己閱讀——例如,當教師在教另一個小組時,或者當學生完成一項活動并等待新的活動開始時。
除了反復接觸生詞外,英語學習者還必須要有機會組織有關新詞匯的信息和想法。為了積累足夠的詞匯量,教師不應該只使用字典作為單詞信息的唯一來源,而是應該讓學生參與發(fā)展他們自己的詞匯。基于以學生為中心的英語詞匯教學模式,本文提出了以下高質量的詞匯實踐活動。這些活動通過讓學生積極參與單詞探索,來激發(fā)他們學習更多單詞的興趣。
單詞競賽——即使是年齡較大的學生也喜歡一個好游戲。教師讓學生分組,并設置游戲參數(shù)。然后,教師可以說出定義,讓學生跑到白板前寫下單詞,當然你也可以讓游戲方法變得更復雜。例如,教師提出問題:“寫出意思是具有值得表揚、榮譽或杰出的品質的詞的形容詞形式。”然后學生寫:“glory(光榮的形容詞形式)”,這樣,學生就可以同時學會該單詞的原型和形容詞形式了。
“單詞向導”合作學習——學生學習和處理信息的有效途徑。這個活動是一種快速有效的方法,這讓學生在學習新單詞的同時與同齡人一起學習。在這項活動中,每個學生各自負責學習三個新單詞,并將這些新單詞教給其他小組成員。每個組員都是 “單詞向導”,他們被要求用自己的語言寫下三個新單詞的意思,并畫一幅單詞的插圖。在每個“單詞向導”完成個人任務后,剩下的工作就是回到小組中,教小組成員他們所學到的新單詞。這樣,每個小組成員都可以在筆記本上抄寫下他們從其他成員那里學到的生詞了。
腦力詞匯——這是一項很強的學術性學習詞匯活動,需要花費一點時間,但確實有助于讓詞匯透過表面的理解。首先,教師將整個課文分散開,將不同的段落分配到不同的組,然后讓學生分組預習課文的一部分,并自行識別難詞。學生們閱讀自己分配到的課文段落,并在認為是很復雜的單詞旁邊貼上便簽。在識別完難詞后,小組成員再返回到段落中,聯(lián)系上下文線索猜測出單詞的含義。在教師講解課文,學生能夠確定好當時貼標簽的詞匯并尋找定義后,學生和老師再一起檢查當時他們的作業(yè)。
制作思維導圖——思維導圖允許學生通過使用樹枝(樹)、顏色、圖片等將單詞和含義進行可視化表示。學生可以使用鉛筆、紙或數(shù)字工具在思維導圖旁創(chuàng)建一個語義圖,說明他們連接詞匯的方式和意圖。語義圖是一種圖形組織器,可以幫助學生直觀地組織所學信息片段之間的關系。相關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這種策略是提高學生掌握詞匯的好方法之一。有些學生在制作思維導圖時可能會選擇圖像表示、歌詞表示、顏色表示或樹狀表示,這都是可行的。在這個實踐活動中,教師通過教學,每個學生都可以開發(fā)出獨屬于自己的創(chuàng)造性詞匯構建方法。
結論
通過對我國中學詞匯教學現(xiàn)狀的分析,我們知道了中國在于英語詞匯教學的方法上還存在著很多不足。解決方法如下:在詞匯呈現(xiàn)階段,教師需要激發(fā)出學生學習詞匯的興趣。在詞匯鞏固階段,教師應幫助學生加強好該詞匯的記憶。在詞匯應用階段,教師應幫助學生掌握詞匯的使用方法,從而提高學生聽、說、讀、寫等綜合方面的能力。
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和教學特點表明,教師應以學生作為學習的主人。教師在教學中應采取引導、促進等多樣化的教學手段,而不是灌輸式、形式化、單一化的教學手段。在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方法中,課堂要從直接教學轉向更為生動間接的學習環(huán)境,提高學生溝通、批判性思維技能、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在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轉型上,變化要從教師自身的認知開始。
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策略要求學生需要參與整個計劃的過程、實施和評估。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策略包括設身處地為學生著想、直接和間接詞匯教學以及創(chuàng)造高質量的詞匯練習。一個有用的教學策略可以讓學生的學習事半功倍,學到平時兩倍的東西。
努力實施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法的教師可能還需要考慮以下幾點:盡可能讓學生參與新詞匯的引入,這些教師知道學生通過單獨的詞匯練習很少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僅憑教師們冗長的解釋也是非常枯燥的。所以,學生需要依靠同齡人互相幫助來更好的學習新詞匯。教師準備好學生可以獨立輕松完成的、在近期學習的范圍內的課程任務,然后創(chuàng)建出需要學生協(xié)作才能完成的學習活動,這些活動給學生一個理由去和同齡人(同學)交談并相互學習。教師需要鼓勵彼此間相互學習,花更多的時間去指導,而不是在全班面前長篇大論地解釋或只是檢查答案是否正確。總而言之,我們要做的是減少教師的知識單方面輸出時間,確保有幾個實踐活動可以增加學生彼此間的學習談話時間。
以學生為中心的英語詞匯教學不同于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中心的英語詞匯教學。教師需要鼓勵學生進行自我學習,并與其他學生一起完成與其相關的研究項目和任務。這樣學生可以變得自信、自主和積極主動。詞匯教學的最終目的是教會學生使用一門語言,要注意強調技巧性和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外語作為一種工具,對工具使用者的要求不僅僅是語言層面的,還涉及到文化等綜合方面的要求。因此在中學外語教學中需要不斷思考和嘗試新的教學模式,以適應當前社會的發(fā)展需求。
參考文獻:
[1]朱瀟瀟. 大外教學中對學生綜合能力的訓練. [J]. 華章,2007.
[2] 陳色峰. 以學生為中心的初中英語閱讀有效教學研究. [J]. 校園英語,2018.
[3] 王瑞花. 小學英語詞匯教學的有效對策探究. [J]. 校園英語,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