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社區舞蹈是一項面向全民開展的文化活動。可是,由于社區舞蹈團隊沒有統籌管理和統一的監督,社區舞蹈團隊在發展過程中,還有許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值得我們去探討、去挖掘,使之成為百姓和諧鄰里、強身健體的丟不開的文化活動方式。
關鍵詞:廣場舞;社區舞蹈團隊;現狀
一、社區舞蹈團隊的現狀
1.各社區舞蹈團隊訓練場地及硬件設施不均衡
丹東社區舞蹈團隊的壯大是最近這幾年的事,隨著老齡化社會形成及退休人員的不斷增加,加之人們對美好生活和身體健康的向往,帶著年輕時代對舞臺舞蹈的夢想沒能實現的遺憾,人們越來越希望有一個可以展示自己舞蹈方面才能的平臺。于是從大隊伍的廣場舞起步,逐漸形成精英小團隊組合練習的方式呈現,即社區舞蹈團隊雛形。因為各個社區的空屋數量和相應設備的不完善,有些條件差的社區也愛莫能助,因此又形成了某些團隊即使掛名在社區名下,也還是在室外空曠的場地練習舞蹈。
2.各社區舞蹈團隊的年齡結構及訓練困難
丹東地區各社區舞蹈團隊隊員的組成,大部分都是退休女性人員為主,年齡上基本偏于老齡化,再加之大都沒有舞蹈基礎,只是憑著一腔熱情和不懈的努力,相互幫助,相互磨合,而慢慢形成一個個小型的舞蹈團隊。隨著時間的推移,年齡不斷的增大,訓練場地和舞蹈訓練設備不足,指導教師水平又有限,基本以模仿網絡視頻為主,專業的舞蹈知識傳授基本為零。導致很多有難度的舞蹈,團員們根本不能勝任。只能跳跳簡單的舞蹈組合或者整齊劃一的廣場舞。這樣她們所訓練出來的舞蹈也就是體操式的小型化表演。丹東地區這樣現狀的隊伍占了70%以上。
3.各社區舞蹈團隊存在的排練問題
3.1訓練時間的隨意性
因為舞蹈排練場地大部分在室外的廣場上,所以社區舞蹈團隊受天氣影響,訓練時間都不固定,如果遇到連雨天或大雪天,那么停練的時間都很長,這樣會影響到團隊的訓練進度和連續性。
3.2訓練內容的隨意性
社區舞蹈團隊因為沒有統一的規劃和監督,再加之團隊長對舞蹈的偏好不同,所以排練的內容的選擇性更隨意和不確定。因為隨意性,所以訓練沒有計劃,沒有循序漸進,沒有專業的指導,舞蹈隊伍的表演質量就大打折扣。
3.3訓練人員的隨意性
社區舞蹈隊的隊員大部分來自于退休在家閑散人員,人員個體素質不同,每個人的工作背景不同,家庭背景不同,經濟條件更不同,對舞蹈訓練的目的性也不同。因而你來我走,晚來早走,遲到曠課常有發生,人員流動性非常大,使得原本不夠嚴密的社區舞蹈團隊組織更增加了散慢的因素。消減了隊伍的長遠發展的積極性。
二、社區舞蹈團隊的展望及策略
1、如何開展訓練場地、設備的調劑與分配
因為各個辦事處及社區的辦公場地的面積不同,對舞蹈設施的資金投入不同,所以必然存在著團隊地域差別。那么作為文化館一個百姓文化輔導部門,就要做好幫助社區舞蹈隊相關的連續調研工作,幫助各社區統計有多少居民有參加社區舞蹈隊的愿望,然后根據各個社區上報的基本舞蹈意愿人數,上報到上級部門幫助社區協調舞蹈教室的數量和增加舞蹈設備投入,并通過增持投放統一規劃、調劑各社區舞蹈訓練場地和舞蹈教室。同時鼓勵典型,表彰先進集體等方式引導社區在舞蹈教室的場地和設備上投入資金和精力,還可通過更多的公益演出,獲得更多社會各階層的資金投入和支持的方式,來應對不斷增加的社區團隊的訓練需求。
2、如何提高舞蹈隊長的舞蹈水平
一個舞蹈團隊的舞蹈水平高低,除了團員的自身條件好和舞蹈基礎強之外,最重要的是要有一個掌握較強舞蹈知識的指導者。但是大部分社區舞蹈團隊的指導者都是由一些有舞蹈興趣,又有組織熱情的人員組成。她們的舞蹈基本功和舞蹈知識基本都屬于自發的,很少受過專業訓練,舞蹈知識相當匱乏。因此,作為輔導百姓舞蹈活動的文化館,就要經常舉辦各種舞蹈比賽,讓社區舞蹈團員們有更多的演出經驗和互相觀摩學習的機會。同時還要多開辦各種舞蹈講座活動,邀請省市區的舞蹈專家給團隊組織者和輔導者上課和講學,用專業舞蹈知識來武裝和提高舞蹈團隊帶頭人的水平和技能,從而以點帶面的帶動整個社區和本地區舞蹈編創和演出水平的提高。
3、如何幫助各個團隊增強管理水平
社區舞蹈隊成員大都是由舞蹈愛好者且有大量空余時間的退休人員組成,以老年人居多,而且在組建初期都是自發形成的。那么當團隊形成十人以上的規模后,就要幫助團隊長籌建相應的規章制度。那在組建社區舞蹈隊時要注意什么呢?
A、邀請成員
邀請平時一起跳廣場舞或者有意向加入舞蹈隊的人員,參加到社區舞蹈隊中。對一些團隊人數少于八人的舞蹈隊可以幫助她們多到廣場舞人群中吸收更多隊員。人數基數越多,排練氛圍更濃,團隊員競爭意識更強,排練積極性更高。舞蹈的質量就會越好。
B、幫助團隊起名、建立相應的規章制度
既然成立了舞蹈隊,就要有自己舞蹈隊的名稱,來樹立旗號,以區別其他舞蹈隊。這樣也便于管轄社區各個舞蹈隊,對了解團隊情況時更及時,更準確。另外幫助管理團隊較弱的團隊長制定一系列團隊排練管理制度,這樣對團隊的健康及持續性發展奠定有利的基礎。
C、社區要開展豐富多彩的聯誼活動
社區要多開展各種類型的聯誼或者演出活動,這樣可以大大提高團隊與團隊之間互相學習、溝通的積極性,提升各個舞蹈隊的舞蹈素養,提高各個舞蹈隊的知名度,從而吸引跟多的舞蹈愛好者加入到各個團隊中去。同時引領居民用健康的文化活動充實精神文化生活、融洽鄰里關系。
4、如何利用文化館平臺,給舞蹈愛好者搭建學習平臺
文化館是政府為了向廣大人民群眾進行宣傳教育,組織輔導群眾開展文化活動而設立的群眾文化事業機構,是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的中心。文化館是公益性、群眾性的文化事業機構,因此文化館要開展更多的活動,如文化下鄉、群眾性廣場文藝的組織、村鎮演出活動等。為社會和社區百姓提供更多的表演展示機會,也會吸引更多百姓參與到國人文明素質的提高、中華傳統文化傳承的大業中來。分擔政府為構建和諧社會提供更多的和諧舞臺。
本文提出的一些解決策略,可以利用文化館這個陣地,為元寶各社區更好地開展以及構建比較完善的社區文體健身服務體系提供有益的參考。
參考文獻:
[1]郭兆軍.基層群眾文化舞蹈創作創新的策略探討[J]. 戲劇之家.2020(13):117.
作者簡介:
史麗萍(1970.12.11-)女,漢族,山東掖縣人,中級館員 ,從事少兒和群眾藝術文化輔導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