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哲
摘 要:為深入了解職業院校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現狀,本文就職業院校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情況從自我定向能力、自主決策能力、自我監控能力、自我評價能力四個維度開展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一般。從教學角度來看,教師在課程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關鍵在于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指導學生的學習策略。
關鍵詞:職業院校;自主學習;學習動機;學習策略
21世紀是信息化的時代,科技突飛猛進,新知識、新理論不斷更新。因此,自主學習能力是學生應具備的基本素質。作為職業院校,在全面深化教學改革的過程中,如何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就顯得尤為必要和迫切。為推進教學實踐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問題的研究,筆者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對學生自主學習現狀進行較為細致的分析。
一、調查設計
筆者以某職業學校的學生為研究對象,發放了330份試卷,收回了315份試卷,在剔除了15份無效問卷之后,總共得到了300分有效試卷。本研究所用的調查問卷主要參考朱祖德在2005年編制的《大學生自主學習量表的編制》,根據研究的需要進行了適當的修改。
二、調查結果與分析
(一)自我定向能力有待提高
自我定向能力,包括設置具體的學習目標,制定詳細的學習計劃的能力。調查數據顯示,48%的學生選擇不會經常制定學習目標,雖有52%的學生表明會定期制定學習目標,但在關于學習目標與自身實際情況的調查顯示中,有46.6%的學生不能確定自己制定的學習目標是否適合自身實際情況,28.7%的學生認為制定的學習目標與自身情況完全不符合,說明部分學生不懂得如何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設置合理可行的學習目標,自我認識不夠到位。
其次,在經常制定學習計劃這一維度下,有47%的學生選擇“否”。并且,在53%經常制定學習計劃的學生中,僅有49.7%的學生認為自己的學習計劃具有可行性,學習計劃中涉及較多的一項是學習時段安排,關于學習內容、學習方法、效果監督等內容較少,反映出學生在制定學習計劃時考慮不足,對于需要完成的學習任務及相應的行動計劃不甚理解,缺乏制定計劃的能力。
綜上分析,我們認為學生雖具備一定的學習規劃意識,但在實際行動層面,制定學習目標和計劃的學生數量并不占多數,且學習目標的設置不能符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學習計劃的執行也缺乏可行性,其自身的自我定向能力有待提高。
(二)自主決策能力不足
自主決策能力是指學生自主選擇和決定學習內容,根據不同學習任務自主調整學習計劃并選擇不同學習方法的能力。通過調查發現,僅有8.7%的學生會依據學習目標有計劃地確定自己的學習內容,30.7%的學生不清楚自己要學習的重點內容,16%的學生表示完全不知道現階段要學習的重點內容是什么,這說明學生對于學習內容的把握性不足,也側面反映出學生的主動性不足,處于一種被動的學習狀態,學習過程中缺少反思;在調整學習計劃方面,僅有3.3%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根據自己的實際學習情況調整學習計劃,6.3%的學生會根據學習內容選擇合適的學習方法,這說明學生即使發現自己的計劃不符合實際情況,也不會及時調整學習計劃,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學生的自主控制的能力較差,同時也體現出學生對學習方法的了解不足,無法滿足自己的學習需求。
綜上所述,學生在自主決策能力這一層面上,學生的自主合作意識比較清晰,但是應用外部學習資源的能力不足,在學習中處于被動狀態,自主控制能力較差,同時,學生對于學習方法的掌握情況不甚樂觀,這對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會起到一定的制約作用。
(三)自我監控能力較差
自我監控能力是學生為了保證學習達到預期的學習目標,在學習的全過程中,將學習活動本身作為意識的對象,不斷地對其進行積極主動地計劃、檢查、控制的能力。在自我指向型監控能力方面,調查發現,將近半數的學生對于大學學習的態度不夠端正,認識不到位,認為學習是為了取得文憑,僅有約40%的學生認為學習重在提高自身素質。總體來說,學生的學習動機水平有待提高,應該激發其內在動機水平。
這說明多數學生缺乏一定的情緒控制能力,對于情緒和學習二者的關系沒有維持良好的平衡,這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
在任務型監控能力方面,表明在任務監督層面,多數學生缺少自我監控的能力,學習任務的完成度不高,學習目標與計劃的執行力有所欠缺;綜上所述,當下學生對學習的認識需進一步加強,學生的動機水平需要提高。此外,學生在情緒控制、目標管理、任務監督層面均沒有達到應有水平,這會對學生的自主學習產生不利影響,影響自主學習的學習質量。
(四)自我評價能力有待加強
學生的自我評價能力包括了自我反省、自我總結能力,具體又包括學習動機、自我效能感和學習結果等方面的評價。首先,研究了學生的自我效能感,在“你認為之前的學習經歷(成功或失敗)會影響您的自我效能感”一題中,有14.3%的學生選擇了完全符合,41%的學生選擇符合,說明大多數學生認為先前的知識經驗和學習經歷對學習自我效能感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在“您對自己的學習很有信心”問題中,51.7%的學生選擇了不符合,3%的學生選擇完全不符合,這表明學生的學習信心有所欠缺,自我效能感不足,自我效能感是影響學生自主學習目標設置,策略應用和內在動機等的重要因素,因此,學生低自我效能感會導致其自主學習質量降低,影響學習效果。
其次,針對學生的自我反思和自我總結能力,分別設置了“你能及時反思自己,評價自己的學習狀況”和“你會在一章學習結束之后總結,查漏補缺”兩個問題。調查結果,前者“自我反思”一題有37.3%的學生選擇不符合,6.7%的學生選擇完全不符合,這表明超過半數的學生缺乏自我反思,自我檢查的意識;后者“自我總結”一題有43.3%的學生選擇不一定,15.4%的學生選擇完全不符合,其結果反映出學生的自我總結能力也有所欠缺。
綜合兩者分析,大部分的學生缺乏自我反思和自我總結的能力,在學習過程中不注重學習的反省和評價,這會影響學生的自我判斷,導致學生不能及時發現自己存在的問題,錯過及時糾正的時間,從而影響學習效率的提高。
三、結語
對學生自主學習情況調查的結果顯示,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不容樂觀,集中體現在學生自我管理能力欠佳、學習動力不足和學習方法欠佳。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員要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關鍵就在于指導學生學會自我管理、指導學生的學習策略、激發學員的學習動機。自主學習的主體就是學習者本身,因此,首先要引導學生制定適合自己的學習計劃、設置學習目標,學會自我管理,激發學員的學習動機,要引導學員的學習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