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文
我國土地面積遼闊,鄉村地區是我國國土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想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必須積極推動鄉村振興戰略,提高我國農業人才的質量,為我國農村地區的建設和綜合國力的不斷提高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本文從鄉村振興戰略背景入手,對農業碩士職業能力的培養和提高展開了一系列的研究和討論,希望可以促進農業人才質量的不斷提升,激勵研究生不斷對自己的學習狀況和能力水平進行評價和提高,落實研究生職業能力的全面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農村地區的發展是城市化和現代化建設過程中的一項重點任務,同時也是相對而言最為劣勢的一項內容,所謂“小康不小康,關鍵靠老鄉”,農村地區的發展和建設是不可小覷的。鄉村振興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當數人才振興,只有培養一批優秀的農業人才,對農村的土地進行科學的開發和利用,才能促進農業產品產量和質量的不斷提升,推動當地經濟的不斷發展。為了達到上述目的,高校在對研究生人才進行培養時要注重人才的全面發展,推動研究生專業知識的不斷積累和職業能力的不斷提高,同時培養其優秀的道德水平和博愛的性格,做一名真正對國家、對人民有意義的人。
鄉村振興戰略于2017年10月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被提出。長期以來,與鄉村有關的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成了關系人民生存和發展的一項重要問題,因此必須將“三農”問題擺在鄉村發展和建設任務的首要位置。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首先要堅持貫徹黨的領導方針,科學管理農村工作的各項事務,堅持農村、農業有限發展的原則,確保農民的主體地位,在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前提下進行因地制宜、循序漸進的發展和建設,促進鄉村地區經濟、文化、民生、環境保護的共同發展。
現階段,許多高校在進行農業碩士人才培養時不能做出明確的教學規劃,對學生的培養目標和職業定位沒有明確的思路,甚至容易出現概念的混淆。例如,學校要培養的是促進農村發展的技術推廣型人才和綜合應用型人才,而學生在報考該學校前對學校的培養目標并沒有明確的認知和深刻的理解,甚至出現一系列的偏差,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能掌握重點,不利于后期職業導向的確立和職業生涯規劃工作的開展。
一般來說,高校開設農業碩士學位是為了解決鄉村振興背景下的“三農”問題,推動我國農村作業向現代化、機械化的方向不斷發展,因此進行復合型和綜合型人才的培養。通過近年來對相關專業報考學生的報考意愿進行調查,我們發現學生的報名動機相對較為單純,一些學生僅僅因為對“農業”有著濃厚的興趣而立志為國家解決“三農”難題;少部分學生是真正響應國家號召,推動我國農業的現代化建設,改善農民作業條件的;而更多的學生則是為了未來工作需求甚至于學歷獲取較為容易而報考。這也就導致了學生的學習風氣存在一定的問題。同時,農業碩士相對而言學制較短,僅有短短兩年的時間,而學生所要理解和掌握的內容相對較為復雜,且除了學生所要學習的知識外還要在教師的指導下為畢業論文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此外還有校外實驗、答辯、離校等各種相關事宜的處理,學生學習時間短,任務重,壓力也大,難以保質保量完成研究生時期的學習任務。
現階段農業碩士培養過程中,課程的安排和設置往往欠缺合理性,而課程的安排和設置是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內容的關鍵內容,無論是哪種類型的人才,都需要按照相應的教學模式進行課程內容的安排和教學,而許多學校在課程規劃時忽略了這一問題,導致實踐課程與理論課程的比例嚴重失調,學生雖然掌握了大量的相關知識,但卻缺乏應用能力,在工作崗位中難以施展。同時,課程模塊設置也存在一定的問題,缺乏對職業崗位進行全面的介紹,學生不了解工作崗位的實際要求,也難以根據需要對自己的能力進行培養和訓練。
學校在制定培養目標時,要積極了解企業的真實需求和政府的各項政策,在科學的指導下進行培養目標的設計和培養計劃的制訂。首先,政府部門要對學校培養方案的制訂起到指引的作用,通過對農業部門發展過程、價值增長方式、人才供求信息等方面進行深刻發掘,為學校提供具有參考價值的信息;其次,學校要積極與當地企業開展合作,充分利用企業的資源,發揮企業的作用,了解企業的用人需求,并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的相關能力。同時,要向學生普及企業內用人模式和用人需求的相關知識,公開人才需求表,讓學生盡早對職場有一定的了解,有針對性地鍛煉自己相關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為了進一步優化生源選拔,在研究生招生的過程中,要從多個角度入手,對入學考核進行優化。首先,政府要打破傳統的招錄模式,采取統一招考、面試推薦和本碩連讀三種招生方式相結合的制度,根據實際情況調整研究生的招生數量,以確保教學活動具有一定的針對性。同時,企業要積極參與研究生考試的復試環節,觀察學生內在的潛力。企業作為人才培養的重點力量,對于高校的招生有著指導性的意義和作用,因此,通過邀請企業內專業人員對學生進行復試考核,了解學生的情緒愛好和發展目標,來決定是否錄取該學生或決定學生的研究方向。
為了培養出符合農業領域需要、對國家鄉村振興戰略有重要意義的農業人才,學校的課程體系設計必須緊緊貼合戰略計劃和人才的培養目標,凸顯職業技能素養和實踐精神的培養,讓學生真正了解農業知識的真諦,感受到這一學科領域的神圣,精簡公共課程的課時安排,而將大量的時間挪用給專業課程的設置,盡可能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滿足國家建設的需求。
總的來說,鄉村振興背景下,各大高校要加快對農業碩士職業能力培養體系的建設,加強校企政三方合作,為學生的學習創造良好的氛圍和環境,促進學生各方面能力和素養的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