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杰
(淄博張店建橋實驗學校 山東 淄博 255000)
健美操起源于20世紀70年年代末,是一項全身有氧運動,其在音樂節奏伴奏下,以身體練習為基本手段,以健美為目標,以藝術創造為手段,融體操、舞蹈、音樂為一體的體育鍛煉項目。健美操運動項目通過徒手或者運動簡單的器械就可以達到健身、健美、健心的目的,并且具有較強的娛樂性和觀賞性。因此,健美操運動在全世界范圍內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在我國也逐漸推廣開來,首先高校中開展,隨后進入中學體育教學大綱,成為體育課教學及學生體育活動和課外體育鍛煉的重要項目。小學生作為國民教育的初始階段,也是兒童青少年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加強體育鍛煉對于促進其身心健康成長、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為進一步推健美操教學在小學體育中的應用,本研究在對小學體育中開展健美操教學的重要性與必要性進行分析的基礎上,對小學體育中健美操的教學現狀進行研究,進而提出健美操在小學體育中的應用建議與對策,為小學體育中健美操教學改革發展提供參考和借鑒。
小學生一般處于6-13歲的年齡段,這個正是生理和心理的成長發育時期。在生理方面,表現為骨骼硬度小但韌性大,肌肉力量弱、耐力差、發展不平衡等,關節靈活但牢固性較差,心血管調節機能尚不完善,神經系統靈活但不穩定。在心理方面,形象思維和模仿能力較強,但邏輯思維和綜合分析能力較差,注意力持續時間短且容易分散,對新鮮的事物感興趣,學習受學習興趣和動機影響大。根據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健美操運動無論是從生理上還是心理上都具有較好的契合度,健美操以有氧運動為主,具有強烈的時代感、適應性和動律性,其動作相對柔和,運動量容易控制,學習起來較為簡單,不容易發生運動損傷,對人的呼吸系統、消化系統、心血管系統及內臟器官都能發揮良好的促進作用。此外,相對于其他重復、枯燥的體育課堂的教學,健美操具有較強的趣味性,其動作豐富多樣,背景音樂豐富多彩,讓人精神振奮。在調查中發現,大部分小學生都表示對健美操運動感興趣。此外,健美操能提高小學生的靈敏素質、速度與力量素質、耐力素質等身體素質。
素質教育即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教育。習近平總書記在2018年9月10日召開的全國教育大會上提出,要樹立健康第一教育理念,開齊開足體育課,幫助學生在體育鍛煉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對學校體育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指明了新的改革方向。學校體育也不再僅僅是為了學生強身健體,而是要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使學生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為將來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健美操由于其自身獨特的特點,不僅符合健康第一教育理念,更是培養學生多方面素質的良好方式以及實現素質教育的較好途徑。一方面,健美操運動能幫助學生養成陽光積極的心理,其充滿節奏感的運動,讓學生在參與健美操運動時體驗到運動樂趣以及成功的喜悅,在與同學的相互合作中加強人際交往,健全人格,培養陽關心態;另一方面,健美操能陶冶學生的審美情操。健美操作為一項難美型運動項目,其展示出獨特的動作美、韻律美、體態美、健康美等,對小學生進行審美教育,提高其審美素養;再一方面,健美操能鍛煉小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在學校健美操教學中,往往是多人進行,需要全體學生相互協作,共同完成,能夠鍛煉小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最后,健美操還能提高小學生的認知能力。一是提高小學生的思維能力。人的形象思維大都依靠表象進行,而健美操運動能夠訓練小學生的動作表象能力,從而提高小學生的思維能力;二是發展小學生的模仿能力,模仿是小學生在形象思維階段重要的學習方式,小學體育健美操教學中大都是模仿現有的健美操動作,根據老師的示范進行模仿學習。在模仿的過程中通過感受、觀察、判斷、思維、記憶、想象、模仿等一系列過程,提高認知能力和水平。
一是以球類、田徑類、廣播體操等運動項目為主的小學體育教學內容需要得到進一步的豐富,從而調動學生積極性的同時,對學生多方面的身體素質和心理功能進行鍛煉;二是解決當前小學體育教學遇到的困難及問題,比如,學校體育場地、器材、設施等條件薄弱,班級容量大而場地小等問題;三是在運動負荷與安全中取得平衡。在當前的體育課教學中,很多學校及體育老師限于對學生發生運動損傷及體育傷害事故的擔憂而降低了體育課上學生的運動強度,降低運動強度在提高安全性的同時,也降低了體育教學的效果和質量。然而,健美操作為一項發生運動損傷概率較低的運動項目,體育教師可以科學合理的確定體育課教學的運動量,達到鍛煉的效果和目的,提高體育教學的有效性。
為進一步了解小學中健美操教學的開展現狀,本文選取了某城市36所小學作為調查對象,自編《小學體育健美操教學現狀調查問卷》,對36所小學進行問卷調查,并選取部分學校進行實地走訪調查,對其健美操教學開展情況、師資情況、教學場地設施以及對健美操運動的認識等進行調查。調查結果如下:
通過對某地區37所小學舉行調查發現,開設了健美操校本課程的5所,占比為13.89%;開設了健美操大課間體育活動的有7所,占比為19.44%;而開展學生課外健美操活動的有12所,占比為33.33%;而沒有開展任何健美操教學活動的有20所,占比為55.56%。所調查的352學生中,表示經常參加健美操活動的有235名,占比為52.56%;表示偶爾參與的有94位,占比為29.83%;表示在學校從未參加健美操教學活動的有23人,占比為17.61%。因此,從上述調查統計結果可以看出,當前還有大部分的學校未開設健美操教學,相當一部分學生也未經常性的參與到健美操活動中,因此,說明健美操在小學體育中的普及程度還有待提高。
對36所小學健美操師資配備情況進行調查,結果發現,36所小學共配備了174名體育教師,其中專職健美操教師有25人,占總體的14.37%;由其他科目兼任健美操教師的占43.68%;表示其本人能夠開展小學健美操教學的有86人,占比為49.43%。另外,對36所小學174名體育教師的性別結構進行調查發現,其中男體育老師有108人,占比為62.07%;女體育老師66人,占比為37.93%。因此,從上述調查結果可以看出,當前小學配備的健美操體育教師不足,體育教師性別結構失衡,只有將近一半的教師表示其能夠開展健美操教學。
對所調查的36所小學健美操教學場地設施情況進行統計分析,結果表明,有室內教學場所的有13所,占比36.11%;有室外教學場地的有20所,占比為55.56%;即沒有室內教學場地,也沒有室外教學場地的有10所,占比為27.78%。進一步對學校體育教師對當前學校健美操教學場地設施是否滿意進行調查發現,32.18%的體育教師表示對學校的健美操教學場地設施滿意,49.43%的體育教師表示一般,18.39%的體育教師表示不滿意。因此,結果表明,當前小學健美操教學場地設施還有待改善。在實地調查總發現,師生反映在健美操教學中,最需要的是室內教學場地,配備音響、木地板等基本教學條件,能夠讓小學生高效、安全開展健美操練習。
對學校領導調查發現,所調查的36所小學中,有10所小學領導認為開展健美操教學十分有必要,占比為27.78%;有13所學校的領導認為有必要,占比為36.11%;另外還有11位學校領導認為沒有必要,占比為30.56%。對體育教師對開設健美操課的態度進行調查發現,認為非常有必要的有84位,占比為48.28%;認為比較有必要的有67名,占比為38.51%;認為沒有必要的有23位,占比為13.33%。因此,從上述結果可以看出,當前大部分小學領導以及體育教師認識到小學開設健美操課程具有必要性。
通過各種傳播媒介,以及通過各種途徑,提高各地各校對學校體育開展健美操運動重要性、必然性以及價值的認識,推動健美操運動在學校更大程度上的普及,提高學校領導、體育教師、學生以及學生家長健美操育人價值的重視,從而促進健美操運動在小學的推廣和普及。
根據小學不同水平階段小學生的身體素質,構建適合小學不同階段學生學習的健美操教學內容,包括基本步法、組合動作、成套動作、素質動作等,選取適合不同階段學生的教學方法,比如,低水平階段的學生適合情景教學法,高水平階段的學生適合分組教學法。在教學計劃的制定上,要循序漸進,即從簡單到復雜,從易到難,保持難度水平的漸次遞增的同時,又保持連續性。另外,分階段制定考核方案,對學生健美操學習進行綜合性、過程性地考核,對其學習狀態進行及時有效地反饋,并進行及時的強化和激勵,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自主性。
針對當前小學健美操教學場地設施及師資條件均不足的情況,加大投入,結合實施,因地制宜,多方籌措資金,大力改善小學健美操教學設施條件,通過大力引進健美操專職教師,以及加強學校現有體育教師培訓等方式加強小學健美操師資隊伍建設,為健美操在小學體育中的開展創造良好的軟硬件條件。
通過舉辦校級以及地區的小學健美操競賽及活動,讓盡可能多的學生參與其中,加大對活動的宣傳,使更多的人關注、重視小學階段健美操運動的開展,使健美操運動深入人心,營造良好的健美操運動氛圍。
健美操作為一項對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綜合素質發展具有顯著、積極作用的運動項目,當前在學校得到了較大范圍的開展,但是其普及程度以及學校的重視程度和學生的參與面仍然有待提高,學校要針對當前現狀所存在的問題,因地制宜,多措并舉,為健美操在小學體育開展創造良好的條件,進而最大程度發揮健美操在小學體育中的獨特價值,發揮健美操運動項目在“立德樹人”方面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