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和
摘要:小學英語教學不斷改革,形成性評價在小學英語教學中也得到有效的實施,這不僅有助于老師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全面掌握,進一步強化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而且還可以通過多元化的評價主體和評價方式來檢驗學生的對知識的應用能力。本文主要針對形成性評價在小學高年級英語教學中的實施策略進行簡單闡述,希望能夠為小學英語教學提供有效的參考。
關鍵詞:形成性評價;小學英語高年級課堂;實施策略
一、引言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形成性評價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老師可以通過形成性評價對相關的教學計劃進行科學調整,對教學模式進行有效優化,在課堂教學中最大限度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實現因材施教的目的,進一步優化小學英語教學的實效性。下面針對小學高年級英語教學中的形成性評價的實施策略進行簡單闡述。
二、形成性評價在課前預習階段的有效實施
為了促進形成性評價在小學英語課前預習階段得到有效實施,老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教學內容設計相關的導學單[1]。導學單里面包含的內容比較豐富,一方面要包含課堂學習的核心內容,另一方面還要設置相關的學習任務,同時還要體現出相關的評價性內容。學生可以基于老師設計的導學單進行自主學習,并針對自主學習的成果和行為進行分析,開展自主評價活動,從而讓學生對自己的學習狀況進行準確把握。
比如在開展湘少版六年級unit?1?What?did?you?do?during?the
holiday?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在自主學習環節,老師要注重學生自主評價環節的重要性,并對其進行著重設計。老師可以針對自主評價設計兩個環節,一個環節是I?can?read,另一個環節?I?can’t?read。并且老師要將提前制作好的微課視頻進行播放,讓學生在觀看的過程中對相關的學習任務進行有效明確,這樣學生在進行自主評價的過程中就能夠明確的知道自己不會的內容是什么?會的內容是什么?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生希望通過自己的學習能夠減少在?I?can’t?read的這一欄中填寫的內容或者將其內容清零,增加?I?can?read這一欄中的內容。接下來學生會對微課進行反復觀看,并通過相關的學習工具展開學習和探究,進而高效的完成自主先學的環節,提高了學生預習的效果和質量。在以上預習環節老師通過形成性評價,促進學生在評價的驅使下達到了自我激勵的目的,有效的調動了學生探究知識和學習知識的熱情,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得到有效培養。
三、形成性教學評價在課堂教學中的有效實施
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正式開始的過程中形成性教學評價的有效實施,需要老師在課前做好充足的準備。老師可以在課前結合教學內容和目標進行卡片的制作,在課堂教學上可以通過發放卡片來為表現優秀的學生給予一定的肯定鼓勵[2]。發放卡片的形式作為課堂教學形成性評價實施的一個重要途徑,不僅表達了老師對學生課堂表現的一種肯定,而且還會激發學生為自己學習目標而努力的動力。
比如在開展湘少版六年級上冊Unit 5?It?will?be?sunny?and cool tomorrow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本文主要圍繞weather這個主題展開的,老師提前為學生準備了有關于天氣的卡片,老師作為評價主體,可以使用其中一部分卡片,通過自己的客觀評價和判斷將這些卡片獎勵給學生。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組內共同決定另外一部分卡片的去向,將其獎勵給表現優秀的小組。這樣的課堂評價設計可以充分發揮學生在評價方面的主體地位,同時對學生小組合作活動的開展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有助于學生溝通能力和合作能力的培養,為學生營造具有活力的課堂教學范圍。一方面要不斷細化卡片的發放條件。老師要把評價標準進行細化,最簡單的學習任務可以分配少量的卡片,對于難度較大的學習任務可以分配數量更多的,就可以針對學習任務的難易程度開展層次性的評價,促進學生由易到難逐步突破自己,從而獲得更大的進步。
同時還可以通過細化學習任務的側重點來實現評價的細化,老師可以從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英語聽力能力、英語表演能力、英語閱讀能力等各個方面對評價進行細分。
比如在開展湘少版六年級下冊Unit?3,We?should?learn?to?take?care of?ourselves.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在課堂教學中有一個we?are?going?to…的教學環節,這主要是引導學生對本堂課需要完成的學習任務表達出來。這些學習任務具有不同的側重點和不同的難易程度,老師可以從不同角度對學習任務進行細分。針對Task one和Task?two,學習任務比較簡單,分配一張卡片。針對Task?three和Task?four,學習任務難度比較大,分配三張卡片。針對表演優秀的學生,可以獎勵奧斯卡卡片。針對英語發音標準學生,可以獎勵最美聲音卡片。通過以上評價的細分,能夠實現對學生學習過程的形成性評價,為每一位學生提供展示自我和表達自我的機會,鍛煉學生對對英語知識的應用能力。
四、形成性評價在課后的有效實施
在小學英語課后形成性評價的有效實施需要老師對課后作業進行科學合理的設計。課后評價并不能以學生是否完成作業為標準來進行評價,而要以學生的能力是否得到發展和培養為為標準進行評價,綜合評價學生的學習策略、學習效果和學習習慣。
比如在開展湘少版小學六年級下冊Unit 11 Shall?we?go?to?the theater?教學活動的過程,在完成課堂教學任務之后,老師可以為學生設置如下課后作業。
Assignment?one:?Introduce?your?learning?achievements?in?this?class?to?your?parents.
Assignment two: Call?your?classmates?and?invite?them to?go to?the?theater.
針對以上課后作業主要采用的是學生自評的評價方式,同時也可以通過家長的反饋來進行評價,老師最后對其進行總體評價。通過第一個作業的完成不僅鞏固了學生的學習成果,而且讓學生在家長面前展示了自己的優勢,增加了學生的自信,家長給予的鼓勵也有效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針對第二個作業,老師可以通過填寫表格的形式鼓勵學生進行互評,促進學生共同進步學習。采用以上課后評價方式不僅豐富了評價內容,而且還豐富了評價主體,有效的優化了形成性評價的效果。
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英語高年級課堂中形成性評價的有效實施,不僅可以增加學生學習英語的自信,而且可以改變學生原有的學習態度,培養學生在英語方面的能力和素養,提升學生的整體英語水平。因此老師要在教學中充分發揮形成性評價的價值和作用,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以及情感態度價值觀,采用多元化的評價方式和評價主體不斷優化形成性評價的效果,實現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培養目標。
參考文獻:
[1]李樣長.小學英語口試形成性評價的探索與實踐[J].科教導刊-電子版(上旬),2019:219.
[2]楊進英.小學英語課堂中形成性評價方式思考[J].考試周刊,2018: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