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璇
【摘要】音樂教學對小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對自身性格的影響和發散思維能力的提高具有極其重要的影響,但由于學生在小學期間的思維并不完善,這使得音樂教學的方式在小學課程中并不完全可用。為了更好地迎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體驗式音樂教學法應運而生。探索音樂課堂體驗式教學活動,希望對音樂教師教學提供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體驗式教學;小學音樂教學;實踐
引言:與其他課程相比,音樂是一種更能緩解壓力和舒適的課程。小學音樂以音樂為基礎,更好地為學生帶來美好的享受和品格的熏陶。但是,我國傳統的音樂教學方式過于單一,學生在音樂課的學習中很容易感到枯燥乏味,這使得音樂課的效果微乎其微。隨著我國全面教學改革的到來,小學音樂教學將不再只是培養學生品格的課程,而是更加注重各種音樂元素的培養。為了更好地完成新課改下音樂課程的目標,有必要讓學生積極體驗音樂課,小學音樂教案的體驗式教學法大大改進了音樂教學的單一方式。
1、小學音樂體驗式教學的作用
體驗式教學是根據學生在一定的學習環節中獲得的基礎知識和學生的整體認知能力水平,還原一定的教學環境,誘導學生進入特殊的教學情境的教學策略。進行學習和提升該方式可用于音樂教學中,有效填補小學生因音樂基礎知識和生活經驗不足而造成的情感缺失,讓學生充分感受不同語言所體現的特殊情感。
體驗式教學能在音樂課程中產生與眾不同的效果,這也受音樂學科特點的影響。音樂課程作為一門藝術課程的內容,需要不斷強化學生的興趣愛好,注重激發學生的設計靈感,在欣賞中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所以,學習音樂其實就是一個發現和欣賞身邊美的全過程。只有親身體驗,才能獲得相應的認知能力。
2、小學音樂體驗式教學的現狀
2.1教師自身不重視,將音樂教學劃為非重點科目
在小學課程中,語文、數學、英語等課程更受關注,這些科目的相似之處只是會被記錄在總分中。音樂不算作考試成績,所以很多老師對這門課不太重視,甚至忽視。環境對學生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教師的忽視將使教學的趣味性降低。在這樣的學習氛圍中學習,學生很難提高注意力,音樂學習情況也令人擔憂。
2.2學生將音樂視為娛樂課,消極對待音樂課堂
音樂的氛圍讓學生們倍感壓力,課后老師不布置作業。此外,學生平時上語文課、數學課等學術復雜的教學,壓力不斷累積。學生認為音樂課是娛樂課程的內容,所以學生對音樂課關注度不高,對音樂不關心。學生的這種心態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老師的影響,老師的失意也會造成學生的消極心態。小學生對環境的干擾比較多,接受的內容比較膚淺。音樂課的實踐性被學生接受后,會在他們的腦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他們會覺得音樂就相當于娛樂,娛樂是用來緩解壓力的,所以音樂課比較輕松。這也是很多學生對音樂課持消極態度的原因之一。
2.3教師創新力度過大,忽視音樂性
部分教師在創新層面存在誤區,認為創新意味著變革,因此大刀闊斧地改變了音樂課程的內容,沒有與實際聯系起來。比如,有的老師在課堂上將與課程相關的音樂進行改寫,然后讓學生分組在課堂上唱歌。事實上,這些方式越來越具有反實際作用,對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產生阻礙作用。針對目前學生缺乏思考能力和創造能力低下的現狀,教師應摒棄過多創新的教學方式,采用適當的教學促進學生對音樂課程的理解和融入。
2.4未深入貫徹合作理念
合作可以產生互利共贏的效果。眾所周知,目前小學生對合作的核心理念并沒有深入理解,“各司其職”的學習數不勝數。在實踐中,很多教師過分注重合作,導致一些適合自己閱讀的內容,選擇合作模式,導致反效果。而其實學生對合作的理解并不深刻。大部分學生在整個“合作”過程中只是執行不同的任務,也有部分學生在嬉笑打鬧,拖慢學習進度。導致這種情況的一個主要因素是,教師主觀性認為學生理解了合作的意義,而學生在小學階段還沒有培養合作的觀念。大部分同學對合作的理解只停留在表面,覺得合作只是少數人一起做某事,學生不理解責任分工、合作等。
3、小學體驗式教學應用策略
3.1在音樂教學中進行情感體驗,促進學生音樂理解
音樂的體驗式教學非常重視學生的主導作用,讓學生在音樂中充分發揮自己的主動性。對此,音樂教師應讓學生在音樂課程中發展情感體驗。根據構建學習情境的方式,讓學生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產生興趣,在音樂中釋放情感。音樂教師應在課前充分準備,制定科學有效的音樂課程,將興趣愛好融入教學。此外,音樂教師應通過音樂讓學生在音樂學習中感受更強烈,從而增強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增強學生對音樂的審美能力。
例如,在人教版小學四年級學習音樂《我們的田野》時,音樂老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播放春景照片,鳥兒在樹上歡唱,鮮花開放,小草努力生長,大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色。然后音樂老師可以在這個界面播放音樂《向往春天》,為學生的思想創造共鳴點,讓學生在明顯的代入感和歌聲中體驗春天的氣息。音樂教師應在與多媒體系統融合的基礎上激發學生的思維和情感,滿足學生音樂學習的要求,增加學生音樂情感生活的豐富。
3.2使學生體驗音樂體驗,加強學生情感滲透
音樂體驗式教學要增強學生對音樂的情感滲透,讓學生真正感受到音樂的獨特性和風格,培養學生喜愛音樂的良好素養。音樂教師在體驗式教學中的作用非常特殊,既可以在比較大的層面上引導學生的音樂學習,也可以讓學生慢慢體驗到音樂中,產生音樂體驗感。在老師正確地引導下,不僅可以增強學生學習音樂的熱情,進一步提高音樂教學水平和教學效率,還可以提高學生的情感表達能力,激發靈感,提高小學生的音樂素養。
比如,在人教版小學四年級學習音樂《木瓜恰恰恰》時,為了更好地慢慢介紹學生的感受,音樂老師可以先播放音樂,然后讓學生掌握音樂的整體節奏。這首歌的節奏比較輕快,結構比較整齊,腳步感比較強,小學生容易感受到。音樂老師可以讓學生在演唱情況下猜出音樂的節奏。音樂的前半部分對于教學來說不是問題,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交流和討論,學生可以分組唱歌。教師必須確保小組學生的能力處于同一水平,以便學生可以選擇音樂部分來唱歌。此外,教師還需要對學生唱歌時學生情緒的表達進行具體指導。對于音樂《木瓜恰恰恰》,文章第一段主要是充滿歡樂的情感,第二段主要表達了孩子們叫賣時的喜悅和幸福。
3.3進行創編體驗,張揚學生個性
小學生有著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在空間中可以盡情發揮想象力。音樂的體驗式教學必須充分發揮他們的獨立想象力,使小學生的音樂感受得到進一步的提升。音樂教師在開發學生想象空間時,應注意學生發展的差異,使學生的主動性得到充分發揮,為理解音樂情感奠定基礎。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教材《趕海的小姑娘》時,音樂老師可以讓喜歡畫畫的小學生進行美術繪畫,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和想象空間,畫出心目中小姑娘撿趕海的樣子;音樂老師也可以讓喜歡表演的學生表演,根據表演在姿勢上表現出小姑娘趕海的畫面;還可以讓喜歡唱歌的同學根據歌聲描述小姑娘趕海的情境等。老師還可以講解音樂的歌詞,讓同學們理解音樂的含義。根據音樂《趕海的小姑娘》的音樂學習,學生在上面的例子中,要理解趕海的概念,感受趕海的樂趣。總之,音樂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個人發展,選擇有效的方式,讓學生在音樂教育中學習更有效的知識,提高音樂素養,培養學生的音樂觀念。
3.4深化學生音樂體驗,提升學生音樂素養
音樂是一種獨特的藝術流派,來自生活。音樂的體驗式教學應使學生在學習中提升音樂感受,不斷提高音樂素養。因此,音樂教師應讓學生在欣賞音樂的同時,釋放自己的壓力,同時認識感受,加強學生欣賞音樂的能力。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小學一年級音樂《小雨沙沙沙》時,音樂老師可以讓學生體驗音樂的情感,模仿音樂的“刷刷”部分。并且借助對這首歌的理解,讓學生掌握這首歌的旋律。根據不斷提高學生對音樂掌握的熟練程度,鼓勵學生運用音階進行創作,豐富學生的音樂體驗,為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提供條件。
4、體驗式教學法在小學音樂教育中應注意的方面
4.1增加課外音樂活動
要想正確地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課后的音樂活動是必不可少的。畢竟教學有限,只有在課后改進音樂活動,才能真正實現讓學生開闊眼界,增加大家對音樂的興趣,提高他們的音樂素質。音樂體驗式教學的重點是讓小學生學會欣賞音樂,學會獨自感受音樂的魅力。這不是應試課程的內容,而是讓學生有多種方式從不同的角度去體驗音樂,無需千篇一律的依靠教學中教授的音樂內容,而是從活動中的音樂中培養出來的。同時,對于一些適合小學生參加的校外音樂活動,老師要爭取并帶領學生體驗,讓他們在音樂中提升音樂體驗。
4.2學生是音樂課堂的主體
教師是音樂課堂的發起者、領導者、傳授者。但是,教師也必須意識到學生是音樂課堂的主體。因此,在設計教學的內容時,必須充分了解學生的主體性。充分考慮他們的身心健康發展、愛好、社會經歷等方面,相互配合,而不是死板的課程,讓學生對學習音樂失去興趣。我們知道,愛好是最好的老師,而小學教育,興趣愛好順應小學生的好奇心。只有他們想一探究竟,才能得到滿意的學習效果。因此,在音樂教學中,要充分關注小學生的核心影響力,結合自身對課程的整體規劃,選擇有效的方式培養他們學習音樂的興趣,培養他們的音樂素養。特別是對于由于生理特點注意力持續時間較短的小學生,要注意教學時間和課程。
5、結束語
總之,音樂教學中的體驗式教學主要是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對學習音樂內容的興趣愛好。因此,積極激發學生對音樂的學習,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顯得尤為重要。音樂有修身養身的功效,因此,在小學課程中,大家需要注意讓學生接觸到多種音樂形式,帶來自己獨特的情感體驗去體會語言的魅力,提升情感體驗,發掘音樂發展的潛力,培養學生音樂審美素質,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培養學生想象力,提高學生音樂素養。
參考文獻:
[1]陳紅.“畫蘋果”的啟示:小學音樂體驗式教學在欣賞教學中的運用[J].新課程,2012(06).
[2]俞加平.小學音樂體驗式教學的實踐與探索[J].上海教育科研,2007(04).
[3]王楊.學生職業發展教育課程體驗式教學實踐探索——上海海關學院為例[J].武漢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04).
[4]汪曉旭.小學音樂體驗式教學的實踐及探索[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9(12):244.
[5]曹怡.小學音樂體驗式教學的實踐與探索[J].北方音樂,2018,38(07):201.
[6]劉亞輝.柯達伊教學體系在小學音樂教育中運用的可行性探索[D].山東大學,2013.
[7]劉峽.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唱歌教學的目標定位、內容構建及實施策略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
[8]尤利波.小學音樂教學中體驗式教學的應用探究[J].北方音樂,2019,(4).195-196.
[9]楊萍.小學音樂教育“體驗學習”的認識與實踐分析[J].藝術評鑒,2018,(24).128-129,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