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慶
摘要:信息時代的到來,為生活生產、教育教學帶來了新的契機,同時也帶來了一定的挑戰(zhàn)與機遇。本文將從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效率;構建德育平臺,實現(xiàn)資源共享;小組合作探究,增強德育意識三個方面具體分析小學德育教育中信息技術運用探究,希望能從理論層面出發(fā),為小學德育教育提供一定的實踐研究。
關鍵詞:小學階段;德育教育;信息技術;策略分析
在當前小學德育教育中,部分老師并沒有合理利用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而是靠“老師講、學生聽”這種單一的授課模式,枯燥無趣的教學內容,不僅不利于學生快速理解、掌握德育知識,還極容易引起他們消極的學習情緒。因此,這就要求教師在德育教育中要及時結合信息技術,創(chuàng)新教學思路,豐富教學內容,為課堂注入活力,促進學生健康心理的發(fā)展。
一、小學德育教育中信息技術運用的重要意義
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fā)展,在德育教學中的應用,打破了傳統(tǒng)的教育理念,促進了師生、生生之間的交流互動,做到了全面尊重學生的課堂主體性,有效鍛煉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實踐動手能力,及其創(chuàng)新意識。同時,德育教育與信息技術的融合,提高了教師的網絡技術應用能力,培養(yǎng)了學生良好的核心素養(yǎng)。
二、小學德育教育中信息技術運用的有效策略探究
(一)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效率
隨著社會的進步,信息技術的高速發(fā)展,給我們生活帶來便捷的同時,也為我們的“教”“學”帶來了極大的便利。[1]在日常教育教學中,信息技術已經成為了教師的重要輔助工具,為學生的學習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因此,在小學德育教學中,老師要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將校內與校外、線上與線下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合理化、科學化的運用智能手段,促進德育教學的創(chuàng)新開展,從而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挖掘其大腦潛能,加強他們對德育知識的了解,提升教與學的效率與質量,真正的做到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fā)展。
在小學德育教育中,為了讓學生了解更多愛國事跡,記住一些特殊的紀念日,比如每年的9月30日就是國家的烈士紀念日,盡管這個節(jié)日讓我們有著極其沉重的回憶,但是必須要要求學生緬懷先烈,明白現(xiàn)在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的道理。老師可以先讓學生在課下利用網絡平臺搜集資料,課上拿出提前準備好的多媒體課件,讓學生觀看建國前的歷史時間,英雄人物,以及社會的發(fā)展,現(xiàn)在的幸福生活,在兩種情景的對比下,讓學生結合課前搜集到的資料,談一談自己的感想,說一說應該怎樣做才能成為一個對社會有幫助的人,有效提升教學的效率。
(二)構建德育平臺,實現(xiàn)資源共享
在這個資源共享的信息時代,我們要改變以往“固步自封”的教育模式,緊跟時代的發(fā)展步伐,通過構建校園德育平臺,整合信息技術與德育教育,從而加大對學生的德育管理,真正體現(xiàn)德育教育的意義與價值。[2]在日常德育教育中,教師要給予學生正確的引導,提升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不斷加強其思想道德建設。學校作為學生學習德育知識的主陣地,老師要充分利用其優(yōu)勢,不僅要構建德育教育的高效課堂,還要促進學校、教師、學生、家長多方面的溝通,及時了解學生的心理動態(tài),促進學生品德素養(yǎng)的提升。
在小學德育教育中,可以建立校園德育網站,分為學校簡介、班級班風、德育知識、學習進度等等,在讓家長了解當前學生學習狀態(tài)的同時,也可以讓學生復習鞏固知識。其次,老師也要將信息技術與德育課堂教學相結合,網絡化內容的呈現(xiàn)更有利于學生學習德育知識,將基礎打牢,激發(fā)其學習的主動性。利用德育平臺,及時與家長保持聯(lián)系,隨時探討學生的在校情況,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行為習慣,做一個謙虛有禮、談吐文明的好學生,真正實現(xiàn)德育教育的目標。
(三)小組合作探究,增強德育意識
合作學習是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徑之一,它可以幫助學生發(fā)揮想象,鍛煉自身的創(chuàng)新能力、思維能力,動手實踐能力,有效增強學生之間的凝聚力,激發(fā)其學習的積極性,并樹立學習的自信心。[3]在小學德育教育中,老師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創(chuàng)設智能化德育課堂,實現(xiàn)師生、生生之間的立體化評價,并從中受到思想品德教育,提升德育意識。
在小學德育教育中,老師可以讓學生學習采用分組模式,制作德育宣傳網頁,采用多元化的教育模式,讓學生感受不一樣的德育課堂,從而產生樂學、愿學的情緒。在學習的過程中,向學生滲透一些網絡中正確的思想價值觀念,并引導他們向周圍更多的同伴宣傳,不斷增強德育意識。加強德育宣傳力度,同時讓學生們理解“合作”的意義,學會尊重他人、幫助他人、理解他人。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讓我們深刻意識到在小學德育教育中滲透信息技術的重要性。教師要注意結合當下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實際學習狀況,創(chuàng)新教學,開設符合學生發(fā)展的特色課程,全面提升德育教學的有效性。信息化德育課堂的開展,在增強學生德育意識的同時,真正實現(xiàn)了“以人為本”的育人目的。
參考文獻:
[1]吳建德.現(xiàn)代信息技術支持下的小學德育教育優(yōu)化探尋[J].當代家庭教育,2020(26):166-167.
[2]陸建平.利用信息技術優(yōu)化農村小學德育教育淺談[J].才智,2020(08):172.
[3]周偉賓.小學信息技術教育與德育教育的融合分析[J].考試周刊,2020(13):11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