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教育部于2021年7月頒布了雙減政策,其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初中數學教學的質量,強調學校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作用,同時對校外培訓機構進行有效的治理,從而為學生創建良好的學習環境。本文主要通過研究雙減政策下初中數學教學的創新策略,從而更好地幫助學生進行有效的學習,從而達到增效減負的目的。
【關鍵詞】雙減政策;初中數學教學;創新
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貫徹“雙減”政策,開展滿足學生全面發展需求的多樣化教學,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從而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但同時也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需要進行創新,努力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達到增效減負的目的。
一、初中數學教學創新的重要性
1.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進行創新教學可以幫助學生更直觀有效地進行學習,同時可以有效的培養學生多方面的綜合素養。進行創新教學可以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以及理論和實踐能力。在雙減政策下,對教學內容進行創新,從實踐教學出發,在教學中注重對學生的引導,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作用,開拓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從數學的角度去看待世界,幫助學生用自身的思維去感知問題和解決問題。良好的學習思維能力是幫助學生更高效進行學習的有效途徑。
2.有助于拓展學生的知識和經驗
在教學過程中,在引導學生理解數學知識點之后,教師采用創新的教學方式,讓學生運用已經具備的知識對未知的問題進行有效的解決。這種教學方式可以有效地促進學生對解題知識的掌握,幫助學生對知識點的積累,并有效地開拓學生的思維空間,引導學生進行主動的學習,并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
3.有助于發展學生的身心健康
在“雙減”政策的方向指引下進行創新教育,可以提升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可以幫助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可以提高學生的自我意識。教師在進行教學中應把握這種機會,在教學過程中注意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從而幫助學生身心健康的長久發展,促進學生多方面綜合能力的提高。
二、轉變教師教育觀念
在當今初學教學過程中,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往往都是采用填鴨式教學。在“雙減”政策頒布之后,需要教師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這一過程需要教師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從傳統的“老師在上面講,學生在下面學”的模式。轉變為以學生為主體進行學習的探究。老師作為組織者和指導者在旁協助。這就需要我們的老師接受創新型教學思想,有計劃有目標地改變以往的觀念,減輕學生的繁重的學習任務,培養和發展學生創新邏輯思維能力,從而有效提升教學質量,提高教學效果。
三、注重教學過程中的創新,提高學習效率。
1.創新問題情境設置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針對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對教學內容進行創新思考構造,可以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例如,在設計蘇科版七年級下冊《生活中的不等式》這節課的時候,我構造了一個版塊叫做:“生活中的不等式之小明的快樂周末”,講述了小明周末隨父母去游樂場玩的故事,穿插了人員和車輛的選擇,車速是否超速的比較,游樂場的游玩身高限制,在紀念品購物商店購買物品等幾個場景來體現生活中的不等關系,配以場景圖片和題目,在課堂上隨著小明游玩過程的步步深入,同學們一直都有充滿了期待,就像看一部連續劇一樣津津有味,同時也發現著一個一個的不等關系并解決,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快樂中學到了數學知識,圓滿的完成了教學目標。這節課后來參加了青年教師基本功比賽,得到了專家的好評。這種以故事的形式穿插了數學知識點教學的創新過程,讓快樂教學得到發展,有效的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
再如在課堂中創設貼近生活的數學情景,設置學生比較感興趣的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例如,在某次放學提醒同學第二天要帶錢來交班費的時候,我就即興提出了一個問題:這次的餐費,每位同學交98元。班級當中一共是36位同學。那么請問明天收餐費的時候,有的同學帶的是整張100元,有的同學帶的是就90元和8個硬幣,請問:班級中至少要有多少位同學是帶硬幣的,才能夠保證我在收完餐費的時候,手里沒有硬幣了?同學馬上就沸騰開了,學生開展了各種討論和計算。原來的晚自習瞬間就變成了一節自主數學探究課。結果不僅給出了答案,還附帶出了好多的情況討論。效果遠超出了數學課的范疇,這正應了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曾說過的話:“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2.創新教學實際過程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根據學生自身存在的興趣來設置恰當的教學活動。如在進行課堂導入過程中,就需要結合數學教學內容以及學生在進行初中數學學習中的特點,選擇更高效、合理的導入方式,這樣可以有效減少學生在課程中的心理負擔,從而提高初中數學教學效率。例如在導入活動中選擇更高效、更合理的方式,如借助多媒體設備、數字化資源,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減少學生在課堂中的心理負擔,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比如:教師在進行“投影”教學當中,教師可以先用多媒體來播放與投影相關的視頻,通過進行“皮影戲”的表演視頻,向學生進行相關講解:“皮影戲的播放主要是根據物體所形成的影子,在影子的形成中,從數學的角度來說是“投影”,所以我們進行進行學習的課程是“投影”,我們一起來看今天學習的內容。”在教學中初中數學教師借助皮影戲來進行“投影”的教學,由此可以看出,初中數學教師在進行教學中主要是通過多媒體的教學方式來進行教學導入,這樣可以更加有效的提高學生進行學習的效率,同時也可以進行傳統文化的傳承,使學生在觀看皮影戲中,來融入到數學課堂教學內容當中。所以,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初中數學教師注重對課堂教學內中的導入,可以有效的吸引學生對課堂教學的興趣,從而更好的實現“增效減負”的課堂教學理念。
教師教學過程中,還可以運用任務驅動法:即創建一個合適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進入與實際生活相關聯的情境中,激發學生對數學問題的好奇心,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利用已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利用此類任務驅動法和情景教學法等教學方法,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體作用,引導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自己想辦法解決實際問題,可以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比如,教師在進行“一元二次方程”教學中,可以給出學生需要思考的問題,如:現有60米的籬笆要圍成一個矩形場地,若矩形的長為10米,它的面積是多少?若矩形的長分別為15米、20米、30米時,它的面積分別是多少?從上兩問同學們發現了什么?教師提問后,學生獨立回答。在這種教學過程中可以有效地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并且還可以提高師生之間的交流,實現共同進步。教師在進行教學中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促進學生多方面綜合素養的有效提升。
3.創新課堂教學組織
首先,創新課堂教學法可以采取翻轉課堂的模式,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轉變。在傳統教學方式中,教師講、學生聽,這種教學的方式過于單一,無法有效吸引學生的興趣,嚴重影響了學習效果。在創新課堂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對學生進行分組教學,并在組中選出組長,由組長帶領同學一起學習探究,通過小組討論開展學習活動,通過小組互評、組間評比等方式進行效果測評,通過小組討論法、游戲法等方式激發學生的好勝心和學習興趣,使每一個成員都可以得到有效的學習,從而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其次,教師在教學中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學習實踐活動,如教師在進行“二次函數的圖像和性質”活動教學方式,并通過幾何畫板等多媒體的方式來進行問題的直接展現,通過前期的簡單培訓,讓學生上講臺來進行簡單的操作,將不同的二次函數直接把圖像呈現出來。讓學生從直觀的圖像中來提出問題,由其他同學回答,由此總結二次函數圖像和性質之間的關系,這樣不僅可以更好的提高教學效果,而且還培養了學生動手的能力和創造力,并且可以在接下來的學習中借助所掌握的本領進行進一步的自主學習。在“雙減”政策下,義務教育階段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得以減少,學校教學有了充分的時間和機會采用實踐活動的方式來進行教學。把課堂還給學生,教師在教學中站在指導者的角度對學生進行必要的引導,指導學生自主學習,可以加強學生學習效率,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引導學生學以致用。
四、創新作業形式,優化作業內容,落實雙減政策
作業是數學學習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部分。數學回家作業擔負著檢測課程,教學效果提升課堂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作用。科學而合理的數學作業,不僅幫助學生減輕負擔,而且能夠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的本質,掌握好的方法,體悟到數學思想,賞析到數學的文化精髓,這也是立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所以在雙減政策下的,要求老師對作業要進行創新。
我們常說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在數學作業的布置時候,老師通過創新的手段來重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動機,比如說在學習一次函數的時候,我設計了這樣一道作業,小明想在雙十一優惠打折的時候要購買商品,他發現在甲乙兩個店鋪該商品單價都是100元,在銷售時有一定的優惠的,甲的優惠條件是購買不超過10件商品,按原價出售,超出十件后超出的部分按照7折優惠。乙的優惠措施是無論買多少件都按照9折優惠,小明在哪家店購買更實惠呢?這樣的作業結合了生活中常見的打折現象,具有較強的實際意義,讓學生樂于接受并思考,通過練習,不僅可以考思培養學生思考的全面性,讓學生活學活用,培養創新實踐能力。提升了學習效果。
應試教育下的作業,嚴肅有余而活躍不足,作業缺乏人性化,使學生產生沉重感,這樣無非是增加學生的心理負擔,不利于學生的發展,在雙減政策下我們要不斷的創新作業,例如:鼓勵學生寫數學日記,鼓勵學生對題目進行課題式的研究,也每個同學自己來設計貼近生活的的趣味數學作業,互相提問,創新無止境,只要我們多動腦筋,就能創新出各種有趣輕松的作業,讓學生積極思維不斷探索,使自身成為了一個學習的主動者和熱情者,幫助數學教學達到了事半功倍的目的,讓雙減政策發揮出應有的效果。
雙減不是一個口號,也不是簡單的做個減法,這是對我國教育的一次重大改革。在雙減政策下,要求有效的減少義務教育階段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作為一名初中數學教師需要明確數學教學的特點,將學生當做教學的主體,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培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不斷的探索教學的創新,這樣才能有效的保證教學效果,從而更好的幫助學生達到減負增效的學習目的。
參考文獻:
[1]林明茶.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方法研究[J].學苑教育,2021(26):45-46.
[2]王冬雨.在農村初中數學教學中對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1(25):63-64.
[3]劉洪燕.初中數學教學中數形結合思想應用能力培養探討[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21(16):100-101.
[4]劉文莉.基于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初中數學教學創新與優化路徑[J].試題與研究,2021(23):123-124.
[5]王健.創新策略優化方法——淺議農村初中數學教學現狀與對策[J].基礎教育論壇,2021(22):94-95.
[6]魏懷昌.新課標下提高初中數學教學質量的創新策略方法探討[J].新課程,2021(25):175.
作者簡介:張云明(1982-4-),男,漢,江蘇蘇州,蘇州市第一初級中學校,本科,中級,初中數學。
1243501186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