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琪
摘要:隨著教育事業的飛速發展,初中作為重要的教學時期,不僅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更要培養學生的藝術素養。初中美術課堂是培養學生審美能力和創造性思維的最重要場所。為提高初中美術教育質量,教師需要轉變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方法,豐富教學內容。運用興趣教學法開展初中美術教學,可以激發學生對美術學習的積極性,從而優化教學效果,促進初中美術課堂質量的提升。
關鍵詞:興趣教學;初中;美術;教學
前言:美術學習科目是一門傳統的藝術學習課程,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與培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美術課程的開放性有利于調節學生沉重的學習壓力,為學生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帶給學生美好的學習享受,美術課程的開放性能有效調節學習的壓力,進一步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
一、興趣教學法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的應用的實際意義
處于初中時期的學生階段,其身心發育都趨向成熟,對于事物的求知欲好奇都充滿興趣。同時,正值青春期的學生對于外界環境的影響往往十分敏感。教師需要從中學生的心理角度出發,挖掘他們的興趣。從某種層面上說,學習本身就是一個認知的過程。教師將興趣教學法運用到教學實踐活動中,能以更加生動形象的教學形式與內容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復雜的知識內容,從而使學生獲得正確的認知。在初中美術課堂中,教師讓學生學習一些新穎、有趣的內容,以多媒體的形式讓學生較為直觀地理解教學內容,更加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與認知水平。另外,興趣教學法有助于學生智力的發展。初中美術課程的特殊性決定了這門課程易受到很多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的影響。因此,教師在實際的初中美術課堂教學中,應該將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激發學生的積極性設為主要的教學任務,為學生提供多方面的引導,從而不斷促進學生智力的發展。
二、興趣教學法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1.加強學生的生活體驗
美術創作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藝術來源于生活。在初中美術教學中,教師需要積極將教學內容與學生的日常生活有效結合,引導學生通過自身的生活體驗與實踐有效增強學習興趣。通常情況下,不同學生的成長環境與生活閱歷不同,但是其往往都會在日常生活中接觸到各式各樣的、與美術相關聯的人或物。如果學生的美術核心素養不足,其往往難以發現日常生活中事物之魅力等美學因素。因此,為了有效增強學生的美術核心素養,挖掘學生的美術創新潛力,教師需要將生活中的人或事物與美術課程教學的相關內容有效結合,有效激發學生對美術課程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自主探究的積極性。
如,在《色彩的魅力》第二課時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在第一節課的基礎上為學生延伸知識點,帶領學生進一步了解色彩,以學生的色彩認知能力與學習的基本情況為主要出發點,有效培養學生的色彩表現能力,促進學生美術欣賞能力與創新能力的發展。教師可通過相關的圖片與視頻等,讓學生理解與掌握三原色、三間色等知識點,讓學生清晰地感受冷暖色、色彩的大小感、色彩的音樂感和色彩的味覺感等內容,以此不斷強化學生的色彩體驗,提升學生的美術核心素養。
2.結合多媒體教學
當前是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時代,在整體的教學過程中,多媒體技術的應用最為廣泛和成熟,對于提高課程教學質量具有很大的幫助。在初中美術課堂教學過程中,數學教師要善于應用多媒體技術開展美術教學指導,構建現代化的美術課堂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借助多媒體技術將圖片、視頻等不同的學習內容進行有效整合,將整合后的教學素材生動直觀地呈現給學生,帶給學生與眾不同的視聽學習體驗,這對提高學生的美術學習素養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
例如在引導學生欣賞我國一些優秀的傳統美術作品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充分借助多媒體技術為學生進行展示和講解,如為學生展示閆立本的《步輦圖》,幫助學生欣賞傳統美術并掌握相關作品的內涵,有效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與鑒賞水平。教師節可以為學生播放周杰倫演唱的歌曲《青花瓷》,在聆聽的過程中引導學生更好地享受音樂帶來的美感,體會到青花瓷具有的民族特色,幫助學生在多媒體教學指導下產生直觀的認識和理解,促進學生審美能力的提升。
當前初中美術的教學主要依靠教材內容。但是教材內容受到篇幅的限制,不能夠將作品的整體和細節進行詳細的展現,令學生無法欣賞到作品的精妙之處。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將美術作品的整體、細節、不同角度進行展現。例如《清明上河圖》在書本中的呈現都是將畫作進行大幅度縮小,對一部分畫作細節進行展現,但是展現的內容比較少,影響了學生這這個優秀畫作的欣賞。教師運用多媒體展現《清明上河圖》展現出畫作的整體、細節和區域內容。不僅豐富教學內容,還能夠提升學生對畫作的欣賞能力,有利于提升他們的美術素養。
3.逐步引導學生對素材進行實質感悟
美術是美的一種表現形式,為了讓學生擁有良好的美術作品審美能力,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經典美術作品進行賞析品鑒。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優秀作品的選擇不應該限制在美術教材展示的圖片中。因為教材中的美術作品都進行大幅度縮小,在細節和具體內容上呈現效果受到限制,不能夠將這些作品的精髓和精神內涵完全表現出來。
美術作品的創作靈感來源于生活,眾多優秀的美術作品不僅會展現出卓越的繪畫技術,還會表達出作者的感悟。用心欣賞優秀繪畫作品,能夠發現作者對現實生活的體會與感悟。想要提升學生的美術素養和繪畫能力,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對生活事物的觀察,將生活中的感悟融入到繪畫當中。例如教師在講解《寄情山水》章節時,可以引導學生對《黃山圖》進行細致的賞析,山水畫作不僅能夠展現出大氣恢弘的繪畫技巧,還能夠展現出作者寬闊的胸懷。在講解“三遠法”繪畫技巧的時候,可以拿出山水照片進行舉例,讓學生切實體會到山水景色壯闊的氣勢。學生在這樣的舉例下能夠更好的了解到“三遠法”突破了空間的局限性,將人們的視野進行開發引導,展現出中國山水畫的創造性。學生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對美術素材進行深刻的感悟與體會,了解到生活與美術作品的關聯,進而提升他們對美術學習的興趣。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新課程教學改革的發展背景下,初中美術科目在整個教學體系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是推動學生綜合素質提升的重要途徑。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為了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與學習效率,增強學生的審美能力與綜合素養,教師需要積極轉變教學理念,深入探索激發學生美術學習興趣的策略,進而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與核心競爭力。引導學生進行美術作品的賞析和感悟,利用多媒體豐富教學內容,使學生的藝術素養得到顯著提高。
參考文獻:
[1]王少軍.興趣教學法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的應用[J].甘肅教育,2020(7):187.
[2]周立雪.興趣教學法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的應用[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20(14):136.
[3]蔣添.興趣教學法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20(3):34-35.
1909501186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