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喜娥
摘要:在新的教育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既面臨著發展機遇又面臨著發展困境,在提高閱讀教學質量這條路上語文教師還需要持續發力、久久為功。課程改革要求深化學生的審美能力,使得學生的語文素養進一步提高,在此背景下語文閱讀教學就需要由單篇教學變為多文本教學。通過多文本教學引導學生體會和感知文章內容,帶領學生發現文本的意義和魅力,從而進一步提升學生分析文本、品味文本的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多文本閱讀教學;措施;意義
引言:
進入新的教育改革時代后,課程標準也隨之發生了變化,新的語文課程標準要求教師幫助學生全面發展。而文本作為學生學習的主要媒介,能夠幫助學生進行思想啟蒙和人格塑造。語文科目與其他科目都互相關聯,通過語文可以幫助學生奠定良好的學習基礎,使學生在接受其他科目的新鮮知識時更加容易。而語文學習閱讀則是重點,所以教師要進行多文本閱讀教學,引導學生深入挖掘文本內涵。
一、多文本閱讀教學的基本含義
多文本閱讀教學就是語文教師在特定的課堂上,在規定的時間內幫助學生圍繞一個主題和議題對多篇相關聯的文本進行閱讀和分析,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知識面和閱讀面也能夠進一步擴展。在進行多文本閱讀時,要求學生能夠做到快速閱讀,在瀏覽的過程中精確的找到文章的重點所在,能夠盡快的對文章進行歸納總結,進行文章主旨的提煉。現在常用的語文閱讀教學方式是單篇閱讀,但是單篇閱讀的方式不僅浪費學生的學習時間,還不能夠促進學生的聯想能力,而且因為對文章花費過多時間進行解讀,導致文章的整體性支離破碎。而多文本閱讀則是要求閱讀教學課程每一節課都要圍繞一個主要的論題進行,在課上學生可以閱讀多篇文章,對這些文章中的相似的部分進行品味和賞析,在此基礎上幫助學生融會貫通,加深學生的印象和運用能力。而且多文本閱讀也更加注重學生閱讀量的積累,多文本閱讀意在幫助學生擴充閱讀范圍,能夠使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學到更多的知識,獲得更多的體會和感悟。
二、在小學語文中開展多文本教學的積極意義
多文本閱讀教學和單篇閱讀教學相比有多種優勢,相比起單篇精讀,多文本閱讀的閱讀量和閱讀范圍更加廣闊,而且多文本閱讀教學更有利于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能夠進一步增加閱讀課堂的信息量,提升學生的閱讀速度,能夠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更快更準的找到所需要的各項信息,能夠在有限的時間內找到文章的隱藏線索。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也會養成速讀和迅速瀏覽的習慣,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多次鍛煉,所以閱讀能力和速率自然也能夠得到提升,學生的思維也會隨之變得更加的活躍。多文本閱讀更加注重學生的自主性,能夠讓學生在一節課內體會多種情節,迅速融入到不同情境中,進一步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可以持續思考,深入探索,積極表達,認真傾聽,這樣既能夠保證學生的正確思路,又能夠發揮學生的自主學習力量。同時也能夠進一步改善語文閱讀課堂,使閱讀課堂回歸到以生為本的教育本質,使閱讀課堂能夠更加高效,課堂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都能得到改進和完善。
三、開展小學語文多文本閱讀教學的有效措施
(一)與課內多篇文章進行整合
開展多文本閱讀教學要能夠將課內的多篇文章內容進行整合,在進行閱讀教學時語文教師可以根據每個單元的不同主題開展教學,根據不同的主題提煉出本節閱讀課的議題和中心。比如在學習以動物為主題的單元課文時,教師就可以根據動物這個主題提煉出如何描繪動物這個議題,這樣學生在課上可以對本單元的所有文章進行通讀,在通讀的過程中畫出文中描繪動物的一些語句,找出自己喜歡的或者是認為寫的比較好的地方,然后對這些語句進行分析、歸納和總結,找到各個語句中的相同之處以及不同之處。
語文教師可以帶領學生一起體會作者在描繪時所采用的各種寫作手法,而且在這些不同的手法背后體會作者幽默風趣的寫作風格,找到作者寫作時的絕妙之處,找到文章的體眼。而且通過對單元所有課文的整體通讀,學生對于如何描寫動物也有了一個基本印象,而且也掌握了很多不同的寫作手法,這樣學生在完成與動物有關的作文時就不會寫出千篇一律的作文,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就會運用多樣的手法表達自己的感情,這樣學生的作文才能夠有個性,才能夠有特色,有自己的獨到之處。
(二)與課外多篇讀物進行整合
做好多文本閱讀教學還需要進一步將課文與課外的多篇讀物進行整合,而且課外讀物更加活潑生動,能夠進一步幫助學生豐富自己的閱讀素材,而且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也可以選擇一些小學繪本,這些繪本中有豐富的圖片,更容易幫助學生理解文章中的感情。比如說學生在閱讀與親情有關的文章時,語文教師可以提前搜集一些與親情相關的閱讀繪本,這些資料在網絡上都可以找到,教師可以將這些繪本轉化為電子版,通過大屏幕將電子版的繪本進行呈現,讓學生通過齊讀的方式對繪本內容進行感悟。
而且在學生齊讀完畢之后,教師可以提出自己的疑問,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作者感激的對象是誰?作者為什么感激?在日常生活中你最感激的人物是誰?而這些人物做過哪些感動你的事情?在教師的引導之下學生可以暢所欲言,而且學生也能夠展開充分的討論。這樣既能夠幫助學生理解故事的內涵,同時又能夠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能夠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感恩之心,能夠使學生理解父母的不易。此外教師也可以通過視頻或者是圖片的形式開展征集活動,學生可以將自己為父母做的事情用筆或者是用圖片的形式進行記錄,在下一節課上可以和其他同學一起分享。
(三)更加注重整體性的閱讀
教師在進行多文本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也要注重整體性的閱讀教學,教師要盡量避免單篇教學,單篇閱讀教學指的是教師在閱讀課中只帶領學生分析其中的一篇文章,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確實能夠對這篇文章了解的非常透徹,但是學生對于知識點的掌握卻并不深刻。而且因為缺乏對比和聯系,學生并不能很好的將這些知識點進行融會貫通和運用。所以教師要將學生的閱讀興趣能夠從課內閱讀轉向于課外閱讀,能夠在學會一篇文章之后更加關注有關的整本書籍。
比如說學生在學習了小說或者是散文中節學的某一篇文章后,學生就能夠對整本小說或者是整本散文燃起興趣,在課下學生可以將這本書找來進行閱讀,教師也可以在班級內設置閱讀角,將一些與課文內容相關的書籍進行收入,放在班級內的閱讀角中,感興趣的同學可以利用課下時間進行閱讀和討論,在學生閱讀之后教師也可以組織一個分享大會,學生可以在這個分享大會上分享自己的感悟和疑惑,讀過相同書的同學可以互相交流在讀書中遇到的疑問,同學也可以向教師尋求答案和幫助,這樣可以達到一個更理想的教學效果。
四、結語
總而言之,語文閱讀教學并沒有一個規定的方法,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可以不斷的探索和改進,而讀文本閱讀教學作為一種新的閱讀教學方式,能夠對單篇閱讀教學進行補充,能夠進一步彌補單篇閱讀教學的不足。但是對于更好利用多文本閱讀教學,如何更好的使讀古文本閱讀教學的優勢得到充分發揮,還需要語文教師不斷的研究和實踐。
參考文獻:
[1] 喻建生,駱愛華. 小學語文多文本閱讀教學與經典誦讀整合的教學策略[J]. 知識窗,2020(6):48.
[2] 李花云,王果. 農村小學語文多文本閱讀教學的有效實施[J]. 新作文:教研,2020(1):0140-0141.
[3] 楊霓. “文本多元解讀”視域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研究[J]. 課外語文(下),2019(4):93-94.
[4] 錢夢潔. 談小學語文高段閱讀教學中的多視角文本解讀[J]. 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20,14(22):95.
[5] 封秀梅. 小學中段基于單元語文要素的多文本閱讀教學淺析[J]. 語文課內外,2020(11):173-174.
[6] 石小福,范雪婷. 淺談多文本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價值與意義[J]. 新課程·小學,2019(2):31.
本文系2020年河南省中小學多文本閱讀實踐研究專項課題《多文本閱讀課堂教學模式的策略研究》(立項編號:dwbyd20022605)研究成果。
2348500520338